🏡 前言|房價到底是在漲,還是在跌?
如果你現在正準備賣房,我想這兩個問題會是你最想問的:
👉 「現在市場到底好不好?」
👉 「是不是該趁現在賣?」
其實答案不用靠我說,而是看兩個重要指標:國泰房地產指數 & 信義房價指數。
這兩個是賣方不可不知的市場溫度計。
📊 指標知識整理
1️⃣ 國泰房地產指數
- 發布單位:國泰建設與台大共同編製
- 數據來源:銀行房貸實際核貸資料(即「鑑價後」的價格基準)
- 特色:
- 強調「銀行怎麼認定房子的價值」
- 反映「能貸多少」,與買方實際購屋能力高度相關
- 趨勢偏向「保守」,數字通常低於實價登錄
👉 重點:國泰指數代表「銀行眼裡這房值多少」。
2️⃣ 信義房價指數
- 發布單位: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
- 數據來源:實價登錄+信義成交案例
- 特色:
- 偏向「市場買賣雙方實際成交」
- 反映「市場願意出多少錢買房」
- 因含仲介成交樣本,通常比銀行認定值高
👉 重點:信義指數代表「市場上買家願意出多少」。

🧠 為什麼賣方必須要懂?
- 判斷買家能否順利成交
- 即使市場價(信義指數)很高,但如果銀行估值(國泰指數)不足,買家貸不到款,你的房子就卡在那裡。
- 避免「看得到吃不到」
- 只看信義指數:以為房子漲翻天,結果買家貸款補不上,成交破局。
- 只看國泰指數:誤以為房價冷清,卻錯失市場上願意高價的買方。
- 調整定價策略
- 賣方定價時,要同時參考兩個指標: 👉 信義指數 = 市場期待值 👉 國泰指數 = 實際成交能量
- 抓在兩者之間,才能既不錯過買家,也不怕買方貸不下來。
📌 延伸思考|賣方操作建議
- 掛價策略:掛價可貼近信義指數,但成交預估要拉回國泰指數水位。
- 看買家反應:若有買方表達意願,先確認他能貸多少(對照國泰指數),避免空歡喜。
- 時間敏感度:當兩個指數同時上升 → 熱市機會點。若兩者分歧(市場喊高、銀行卻壓低),就要特別小心成交風險。
🏁 結語|懂得「兩個溫度計」,才不會被市場騙
國泰指數 = 銀行的冷靜
信義指數 = 市場的熱情
賣方要同時看冷與熱,才知道自己房子能不能順利成交。
只看一邊,就可能高估或低估,最後不是錯失機會,就是被迫降價。
👉 下次仲介跟你說「行情很好」或「最近市場冷」,別急著信。
先問他:「信義指數跟國泰指數最近走勢怎麼樣?」 這才是真正專業賣方該具備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