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的燈火:從夢想開始的夜晚
那是個夏夜,窗外的蟬鳴此起彼落。我坐在咖啡館昏黃的燈光下,桌上攤著厚厚的筆記本,寫滿了商業點子。我的心跳快得像要衝破胸口。那時的我,滿腔熱血,覺得世界只要給我一點舞台,我就能翻轉它。

多年後回頭看,我才明白,新創之所以壽命短,不只是因為市場太冷酷,而是因為我們常常在「自己都沒察覺」的地方,一點一點地失血。以下,是我親身走過、也看著無數團隊跌倒過的六大致命陷阱。
陷阱一:自我膨脹——以為自己是天選之子
創業初期的我,就像一個剛拿到武器的新手,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每一個點子都像是能改變世界的火種,我興奮到徹夜難眠。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投資人面前滔滔不絕,講著我們的產品如何顛覆市場。當時的我,眼睛閃閃發亮,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對方的眉頭其實緊鎖。投資人淡淡地問了一句:「你有想過,如果市場根本不需要這個呢?」

那一刻,我愣住了。自我膨脹,讓我誤以為只要自己相信,就能成功。但事實是,市場不會因為你的熱情而改變。很多新創在這裡就倒0下了,因為他們把「自我感覺良好」誤當成「市場需求」。
陷阱二:缺乏現金流——浪漫終究要付房租
我曾經以為,只要專注把產品做好,錢自然會來。但現實卻狠狠教會我另一課。
那是一個月的月底,員工們在辦公室等著我發薪水。桌上散落著剛印好的支票,我的手卻在發抖,因為帳戶裡根本沒有足夠的錢可以兌現。

那一夜,我幾乎徹夜未眠。看著天花板,我才明白:夢想可以浪漫,但現金流卻是殘酷的現實。如果沒有穩定的資金管理,再好的產品、再熱血的團隊,也會因為付不出房租、水電而瓦解。
創業,不只是追夢,更是算數。
陷阱三:團隊不和——同船卻不同心
團隊,是一間公司的靈魂。但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走得長遠。
有一次,我們為了產品方向爭吵不休。有人認為要快點推出市場,有人堅持要打磨到完美。我在會議桌前看著朋友們臉漲得通紅,心裡一陣冰冷。創業前,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好友;創業後,卻成了劍拔弩張的敵人。

那一刻我才懂,團隊不是「找朋友來一起幹大事」這麼簡單,而是需要清楚的分工、共識,以及彼此的信任。少了這些,船雖然開了,但遲早會在大海中解體。
陷阱四:忽略顧客——只聽見自己的聲音
創業初期,我太沉迷於「我的產品有多好」,以至於忽略了真正使用它的顧客。
有位早期客戶曾經對我說:「你們的系統很酷,但用起來好麻煩。」那時候我心裡不以為然,甚至暗暗覺得對方「不懂專業」。直到後來,我才發現,我們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解決客戶真正的痛點。
忽略顧客,就像一位歌手在空蕩的劇場裡自唱自聽,唱得再動情,也換不來掌聲。真正能活下來的新創,都是那些願意放下自戀,學會「聽」市場的聲音的人。

陷阱五:缺乏彈性——把計畫當聖經
我曾經是個計畫控。商業計畫書寫得鉅細靡遺,每一個月要達成什麼目標,都列得清清楚楚。問題是,市場從來不會按照我的劇本演出。
有一年,我們原本預計主攻企業客戶,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動,需求完全崩盤。我死死抓著原本的計畫不放,結果公司差點斷氣。
那一次,我才明白:創業不是考試,不會有人照著標準答案出題。唯一能做的,是隨時調整。僵化的團隊,就像一艘不懂轉舵的船,註定會在暗礁上粉身碎骨。

陷阱六:創辦人耗盡——燃燒自己,卻燒光了熱情
最後一個陷阱,也是最殘酷的一個:創辦人自己耗盡。
我曾經每天工時超過 16 小時,週末也不敢休息。表面上看起來是拼命,實際上卻是在慢慢掏空自己。有一晚,我走出辦公室,城市的霓虹燈閃爍,我卻突然覺得自己像一個空殼。明明公司還在運作,但我的靈魂早已乾涸。

很多新創不是因為市場打敗了他們,而是因為創辦人先打敗了自己。沒有休息,沒有自我照顧,沒有給自己喘息的空間,終究會讓人失去最初的熱情。
回望:六大陷阱,六堂生命課
當我把這六個陷阱重新整理時,我發現它們其實不只是「創業的失敗學」,更是人生的縮影。
- 自我膨脹,提醒我們要謙卑。
- 缺乏現金流,提醒我們理想需要落地。
- 團隊不和,提醒我們人心比技術更重要。
- 忽略顧客,提醒我們要學會傾聽。
- 缺乏彈性,提醒我們適應才是生存之道。
- 創辦人耗盡,提醒我們人生不是只有「燃燒」,還需要「滋養」。
創業教會我的,是如何面對自己的局限,也如何在跌倒之後再站起來。這六大陷阱,不只是警示,更是六堂生命課。每一堂,都讓我更靠近真正的自己。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九、精選金句
- 「夢想可以浪漫,但現金流卻是殘酷的現實。」
- 「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創辦人自己的耗盡。」
- 「團隊不是朋友聚會,而是需要分工、共識與信任。」
- 「創業不是考試,市場沒有標準答案。」
- 「忽略顧客,就像在空蕩劇場裡自唱自聽。」
- 「從自我膨脹到學會謙卑,是創業者的必修課。」
- 「理想要落地,否則只是空中樓閣。」
- 「真正的危機,不是市場崩盤,而是創辦人先崩潰。」
- 「適應比堅持更能決定你能走多遠。」
- 「創業教會我們的,其實是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