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我是Haruhii晴日~~
這個系列是我做題的時候有請AI延伸說明、深入解釋的筆記彙整,沒有依據主題或難易度分類,分享給需要的格友!
以下使用AI工具生成而彙整之資料僅供學習參考,請不要當成唯一備考準備來源喔。 相關資料的內容正確與否還請自行查證。加油!!努力了一陣子,再過幾天就要驗收啦!
一、ISO 15489 的重點
(一) 通論
· 版本:第一版於2001年發表,最新版為2016年(ISO 15489-1:2016)。· 制定:國際標準,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
· 定位:為全球第一個正式規範「文件(Records)」管理的國際標準。
· 關鍵概念:定義記錄(Records)的管理原則與要求,強調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與可靠性。
(二)內容
· 兩大部分:
o ISO 15489-1:概論與原則(2016)
§ 定義記錄管理(Records Management, RM)的原則
§ 涵蓋記錄的建立、接收、分類、保存、鑑定、銷毀
§ 強調組織治理、風險管理、合規性
o ISO/TR 15489-2(技術報告)(已不再更新,但在早期版中為實務指導)
· 改版重點(2016 版)
o 從程序導向變為「風險導向」
o 與ISO 30300系列相銜接
o 強調組織治理與資訊風險管理
(三)影響
· 影響:為各國檔案法、資訊管理政策提供基礎架構
· 對台灣的影響:行政機關及國營事業單位建立電子文件與紙本檔案管理制度參照ISO 15489
· 現今應用:許多大型企業及公部門建立ERMS或資訊治理(Information Governance, IG)時遵循此標準
二、國際檔案理事會(ICA)成立背景
(一)通論
· 成立年份:1948年
· 成立國家/地點:法國巴黎
· 起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倡議成立,旨在促進全球檔案專業協作與發展
· 關鍵概念:全球檔案專業的最高國際組織,推動檔案專業標準、倫理與跨國合作
(二)關於
· 成立目的:
o 協助世界各國檔案發展
o 制定檔案標準與指導原則
o 協調各國之間的檔案業務交流
· 主要活動:
o 發表專業標準(如ISAD(G)、ISAAR(CPF)、ISDF、ISDIAH)
o 推動專業倫理
o 舉辦國際會議(ICA Congress)
(三)影響
· 影響:ICA標準成為許多國家檔案描述規範基礎
· 對台灣影響:檔案局及各級機關檔案描述系統多參考ISAD(G)標準
· 現今應用:國際間檔案共享、數位典藏及跨國資訊合作的重要平臺
三、台灣行政機關通常建議採「機構功能分類法」的原因
(一)通論
· 關鍵概念:以組織「功能」而非「組織結構」為核心進行檔案分類
· 主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管局)
(二)說明
· 理由:
o 機構功能較組織架構穩定,不易因組織調整而失序
o 以「功能」為主,更能反映檔案產生原因與內容實質
o 符合ISO 15489「基於業務活動」的檔案分類原則
· 優點:
o 系統性好,方便全機關整合管理
o 分類邏輯清晰,有助於後續鑑定、保存、開放應用
(三)影響
· 影響:台灣各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普遍推行
· 現今應用:
o 各機關編制「檔案分類及保存年限表」時必須採用
o 配合資訊化管理,利於ERMS建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