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後,有時比起加速奔走,更需要停下來靜心問自己:究竟是真勤勞,還是徒辛勞?
曾經,老娘我以為自己真的懂「天道酬勤」。直到最近,才恍然大悟:勤勞與辛勞兩者只差一個字,卻是整段生命質感的分叉點。
勤勞是一種「選擇」——主動、充滿能量。辛勞是一種「心境」——無奈、心力交瘁。
當說「我願意」,那是勤勞。
當喊「救命啊」,那是辛勞。
餘生,希望勤勞地耕耘人生,但避開辛勞的泥沼。
近期的自我提醒
1. 勤勞嘗試,不辛勞執著
嘗試新事物,就像遊戲玩家探索新地圖,每次都能累積經驗值。
勤勞是懂得根據情勢調整策略、換裝備。
辛勞則是卡在同一關、重複同一招,直到能量耗盡、黯然離線。
2. 勤勞保養,不辛勞妝美
認真防曬、做好基礎保養,是為肌膚抗老打底的勤勞投資。
若每次出門都要花三小時化全妝,那就不是悅己,而是辛勞的折騰。
3. 勤勞節流,不辛勞開源
控制開銷、記帳,讓錢包喘口氣,是聰明的勤勞。
若為了賺更多而拼命兼差、熬夜,換來的不是財富自由,而是醫院VIP卡——這就是本末倒置的辛勞。
4. 勤勞創作,不辛勞經營
日更寫作是與心靈對話的日誌,是紀錄生活、鍛鍊思考的方式——這是真正的勤勞自我成長。
若為迎合演算法而硬擠靈感,創作樂趣被消耗殆盡,初衷也隨之流失,那就是辛勞的陷阱。
--
勤勞如鹽,點綴生活,適量食用,身心皆得平衡。
辛勞如石,增加壓力,過度負荷,壓垮生活質量。
少一分辛勞,多一分自在。
餘生,只想當個懂得適量調味的達人,而不是被石頭砸得頭昏眼花的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