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
- 投資大師Howard Marks 最近在"The Calculus of Value"一 文中提到:當前股市已從『高估值』變成『令人擔憂』,他建議減少積極型持股,增加防禦性持股(但還沒有到大幅減碼的時候)。
- 持股的長期報酬率和進場時的本益比高低呈現顯著的負向關係,但股市的短期漲跌與本益比高低沒有太大的關係。
- 目前美股的預估本益比為 22.30倍,位於PR值92.9%的高位,雖然AI發展趨勢、減稅和FED即將降息都有利於股市多頭延續,但市場波動與評價風險亦不可忽視。
Howard Marks 對於近期股市的高評價提出警告
- 2025/1 在"Bubble on watch"文中提到 :股市的高估值不一定預示著泡沫的存在,主要是市場並未出現典型泡沫的極端投資者心理,當時的股票價格『高昂但不瘋狂 』(lofty but not nutty)
- 2025/8 在"The Calculus of Value" 文中提到:當前股市已從『高估值』(elevated)變成『令人擔憂』(worrisome)。
- 面對高於平均的市場估值和樂觀的投資者行為,他建議可以採用以下6個投資準備狀態(INVESTCON),現在應該要採取策略5。 (策略1、2、3對一般投資人可能過於極端)
6.停止買入。
5.減少積極型持股,增加防禦性持股
4.賣出所有積極型部位。
3.降低防禦性的部位。
2.清倉。
1.做空。
長期持有股市的報酬率與進場本益比的關係
- Howard Marks: "The relationship of price to value should be expected to strongly influence investment performance, with high valuations presaging low subsequent returns, and vice versa." "But that relationship must not be counted on to have the expected impact in anything but a long-term sense."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預計將強烈影響投資業績,高估值預示著後續回報較低,反之亦然。但除了長期影響之外,這種關係不可能產生預期的影響。」 - 我們用S&P 指數(不含息) 1990/1~2025/8的資料進行分析:
X:進場時的預估本益比(fw 12M PE) 、Y:持有股市10年的年化報酬率
Y = -0.0125X + 0.271 (R^2 = 0.7718) - 我們用S&P 指數(不含息) 1980/1~2025/8的資料進行分析:
X:進場時的預估CAPE (Cyclical Adjusted PE )、Y:持有股市10年的年化報酬率
Y = -0.0045X + 0.1825 (R^2 = 0.6944) - 上面數據顯示持股的長期報酬率和進場時的本益比高低呈現顯著的負向關係。

進場時的美股預估本益比(fw 12M) VS 持有美股10年的年化報酬率

進場時的美股CAPE VS 持有美股10年的年化報酬率
股市的短期報酬與本益比沒有太大的關係
- 我們用S&P 指數(不含息) 1990/1~2025/8的資料進行分析:
X:進場時的預估本益比(fw 12M PE)、Y:持有股市2年的年化報酬率
兩者個關係如下圖,並沒有很顯著的關係,因此無法推論說在高評價的位置進場,報酬率一定會好或是壞。

進場時的美股預估本益比(fw 12M) VS 持有美股2年的年化報酬率
高評價可能壓縮股市的長期報酬、但短期內不一定會大幅修正
- 目前美股的預估本益比(fw12M)為 22.30倍,PR值(1990/1 以來)為92.9%的高位階,用上面的方程式進行估算,預期未來10年的年化報酬為虧損-0.78%;若以目前的CAPE = 38.38倍 進行估算,預期未來10年的年化報酬也只有0.98%。顯示在目前的高評價水準下,長期持有股市很難達到投資人心理期望的報酬目標(10%)。
- 然而股市的短期報酬與本益比高低沒有太大的關係,就好像一個人即使有非常嚴重的高血壓、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但明後天他可能還是快樂的活蹦亂跳,很難預測這個人何時會game over。
- AI的發展趨勢、大而美法案對企業的減稅刺激、還有FED即將降息的資金活水,這些都有利於股市多頭延續,但市場波動與評價風險亦不可忽視。投資人應保持資產配置的紀律,透過區域、產業與幣別的分散,來平衡潛在風險與報酬,確保投資組合能在不確定環境下持續穩健前行。
統計分析:長期持有股市的報酬率與進場評價本益比
關鍵字:投資、資產配置、美股、本益比、CAPE、統計分析
首次發表:2025/9/12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本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