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的尾巴我們一家受邀參加了一場很有意義的活動,說實話沒想過人生會到了39歲才增加一個母親的身份,也是在孩子八歲後,第一次以媽媽的角度分享教養的心得,讓其他在早療、弱療和那些懷疑自己每一個決定的媽媽們分享,這個奇怪的小生物,我們這麼愛他,但是究竟要怎麼跟他一起長大才是最好!
分享的最後一題,他的題目是
•如果有一位現在也正在困難中的家長坐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麼?
接下來就是我的想法:
先讓自己深呼吸,也許你撐得很累了,但你還是這麼努力地陪著孩子走在路上,真的很了不起。
我想跟你說:請相信你的孩子,也相信你自己。
也許現在慢了一點、路繞得遠了一點,但這條路不會白走。
發展遲緩不是停止發展,只是用不同的節奏長大而已。
你看我們自己在職場上,三十歲和二十五歲的人一起工作,有人做得快,有人做得好,從來不會只因為「幾歲」來判定價值。
孩子也是一樣,他們終究要走進混齡的社會,那裡接納多樣,也需要多樣。
與其焦急於每個發展階段的里程碑,不如學著放寬對自己的標準。
當一個標準寬鬆的媽媽,放過自己,不代表你不愛他,而是學會在愛裡放慢腳步,這樣你才能陪他走更遠。
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白費的。
孩子會在他的時區裡,慢慢地長出屬於他自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