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意識的巧克力
烤箱漏電,劈到了一粒可可豆和一杯牛奶,世上第一塊巧克力由此而生。
接著這塊巧克力開始複製自己,變得越來越多,演變成不同品牌。
烤箱溫度,內部結構每變一次,都會把不合適的巧克力融化。
只有幸運產生耐熱性的得以留下。
這故事十分荒誕可笑。可這就是基因與生命,無法更簡單,也無法更奇怪。
基因不帶著目的地突然誕生,然後複製,突變。
一切都是隨機的,并非必然。
基因從來沒有「為了」什麼而存在,生命亦然。
在進入主題之前,我想贈你一句:
「一粒M&M無法變成Snickers。」
先別急著笑,你也許曾為這句荒謬而哭過,恨過。
這粒M&M有天覺醒了,發現自己比Snickers,Kit Kat更容易被壓扁。
於是它開始努力設法保護自己,可它無法改變自己的本質——它天生就是更脆弱。
無論它怎麼努力,始終也無法體驗到其他巧克力的輕鬆。
於是,這一粒M&M產生了一個念頭,你可稱其為「欣賞」、「羨慕」、或「不甘」。
但它們都是來自同一個源頭——「嫉妒」。
我們是怎樣的巧克力,本來就是隨機的,這烤爐從來就沒有公不公平一說。
沒有人,包括我們,需要為自己天生不如人負責。
爲此而感到不快的人,難道不像一個因太陽東昇西落而憤怒,接著不停質問太陽為何不是西昇東落的瘋子嗎?
人會嫉妒,因為有比較。
人會比較,出於我們對「公平」的渴求。
而我們追求公平,僅因為我們能夠,僅因為我們有「智慧」罷了。
我們因天生不如人而痛苦,而努力也是痛苦的。
我們會害怕努力後還是一無所獲而痛苦,但不努力等死則更是痛不欲生。
世界不公,而智慧讓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
智慧從來都不是禮物,它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世界上沒有一隻老鼠會嘗試成為貓,為能否成為貓而焦慮,更不會因為自己不是貓而怨恨。它們只會好好生存,有東西吃就開心,有危險就跑,不會過多思考。
二、白巧克力的的誕生
這個世界,什麼都有可能;但我們,不是什麼都能的。
你十年的努力,也許是別人的一個月,但也可以是別人的二十年。
你可以做一輩子慈善,卻突然因為恐襲而亡;也可以在恐襲後逃脫,悠閒過日。
大自然不會因爲你是誰,做了什麼而保護你或者懲罰你。
「無後果,無責任」——這正是弱小的巧克力最恨之入骨的東西了。
於是,有些巧克力便開始寫故事。
它們說:一塊發光的白巧克力用了七天發明了烤爐。
只要你侍奉祂,無論在烤爐裡多慘,最後也會得到救贖而快樂。
而壞巧克力在死後則會被永遠焚燒。
別的巧克力問:如何證明白巧克力的存在?
它們答:因為烤爐太精緻,鐵盤太美,加熱燈太帥氣,不像是普通巧克力做的,所以就是白巧克力做的。
只是,你既然可以是因偶然的組合而誕生的,為何烤爐不能是一堆剛好拼湊出來的零件? 也許這個廚房有著好幾個壞掉的烤爐,而這樓也有著好幾個報廢的廚房。
這些信奉白巧克力的,全都堅信著烤焦後會去到冰箱裡,清涼而舒適。
奇怪的是,沒有一顆希望馬上去。
它們都希望自己能被「正統」地烤焦,而不是半途融化。
它們並不是在尋求真理,只是尋求一個不主動融化自己的理由罷了。
接受「現在無能」已經很難,更不用說接受「一生無能」了。
而即便你不信白巧克力,你或許也希望有天能在烤爐中感受到涼風,甚至成為Snickers或者Kit Kat。
而也因此你才願意繼續待在烤爐裏,努力生存。
努力,從不是為了什麼「遠大的理想」。
它只是人對於自己能夠減少痛苦,未來能快樂的信仰而已。
那麽恭喜你,你現在是一塊賭徒巧克力了。
「以活著的痛,當作未來幸福的籌碼——這不是賭博,是什麼?」
(來自IG版《運氣不好的賭徒》,我之前寫的一篇散文)
三、結語:寫作的契機
我認為自己的思想也只不過是前人所說過的話而已。但我無意拾人牙慧,只是有感而發而想略表粗見罷了。之所以寫出這一篇文,是因為一件事讓我確實感受到了生命上的不可知性。
美國猶他州一座大學發生的刺殺事件。受害者不只是一位政治辯論家,更是一名父親,一名丈夫。無論你多恨他,都不該用這種極端的方法將他噤聲。
我對政治並不熱情,但我認為他不值得以這種方法死去,更何況他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
如果信仰都保護不了自己,保護不了無辜的家人,如果自然中不存在正義一説——
那麽一切是非對錯的意義何在?
古語有雲:「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人時候一到便會死,一切功名和記憶將會永遠消失。對於這個事實,我們永遠無法掌握。
我們覺得明天自己不會被車撞,是因爲幾率低,可誰都曾信過自己會中樂透。
最後,我不希望自己的文章被人誤解為有立場的政治評論,因此我便不提及死者的名稱了。他的觀點我雖然只是部分贊同,但我很尊敬他從沒向對手作出任何人生攻擊,無論他的論據是否有謬誤,他依然能在被侮辱或者高壓情況保持理性,這是我們都該學習的。
所以,我仍希望可以通過這篇文對他說出四個字:
願你安息。
附錄:笑容和槍
(以下内容也許會讓你不適,請做好心理准備。)
那個畫面實在是太讓人不適了,因為他不是馬上倒下的,而是反應了好幾秒。 先是嘴巴張開,眼睛閉上。接著手提高了甩了兩下,似乎想摀著頸部,然後血馬上從頸部噴湧而出,手因無力而掉下,接著整個人便倒在地上了。
那個畫面,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而在處理的同時,竟然真的感到頸部不舒服,在摸了摸後才平靜了一點。
我從來不相信自己是多有同理心,多大愛的人,可看到影片的那刻,那份恐慌感,和似乎不屬於我的心疼混在一起,讓我十分困惑而害怕。
即便是到最近,我看著不少Youtuber的影片。鏡頭裡的他們都是笑著,帶著熱誠的。但我的腦子卻總會遊蕩到黑暗的那一面——他們在微笑時,脖頸突然就被開了一個洞,接著用著同一個姿勢倒下。
人類天生就是有這份共感的能力,無論你承認與否。這也是智慧的展現。雖然我認為這是一種美德,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毫無疑問也是痛苦的。
我只能希望自己幾天後會恢復吧。 最後,雖然很陳腔濫調,但你要知道:
此時此刻你還在呼吸,真的不是必然的。
本文章未有任何烤箱、冰箱、厨房、巧克力受到傷害。此外,無意比較M&M,Snickers以及Kit Kat的耐熱程度。
這篇文章將會被翻譯成英語,並於Medium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