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小學觀察:兒童行為與人類傾向的展現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一、前言

身為從小在蒙特梭利環境下長大的小孩,轉眼之間以不同的身份再次回到蒙特梭利教室,頓時感到有些微妙,這個感覺或許是有些奇怪,又或許是身份定位的衝突,但也就是因為角色上的一些不適應,才讓我有機會在觀察的過程中,嘗試讓以老師和學生兩種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教室發生的情況以及學生的行為舉止。而在此次觀察重點(觀察兒童在蒙特梭利預備環境中,如何展現人類傾向與第二發展階段特徵,並探究他們在環境中的適應策略、活 動參與與社交互動之具體表現)的基礎上,我也為自己設定了一些觀察的小方向,包含: 「觀察一個小組或個人的工作和互動情況」、「追蹤同位或同組學生完成某樣工作後的後續 情形」以及「觀察同組小孩參與不同領域課程的反應」。

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看見了孩子們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多種面向表現,這些具體的行為,不僅映照出蒙特梭利所提出的人類傾向,也呈現出第二發展階段(6-12歲)兒童在 心理發展上的鮮明特徵。透過觀察,我開始練習理解、分析和歸納這些行為背後所蘊含的需 求。


二、人類傾向與第二發展階段心理發展特徵在兒童行為中的展現

情境一:集合解散後的工作選擇

在這幾天的觀察中,我發現每當早上集合完,主教老師都會詢問學生:「有人決定好 自己要做什麼工作了嗎?」依依邀請孩子開始工作,而此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早已安排好工作 的內容。其中第二天,有三位學生在老師詢問時隨即舉手說:「老師~我們要一起做〇〇的 數學工作(與二的指數相關)」,而因為在三人當中有一位是剛加入高年段教室的四年級學 生,所以老師進一步詢問:「但〇〇(學生名字)他還沒做過這項工作,如果你們要一起工 作,你們覺得可以怎麼幫助他?」學生便主動表示他們可以示範給四年級的學生看,一步步 教他如何操作。 在蒙特梭利的教室中,學生透過自由選擇工作,能夠展現和發展「對領導與合作有興 趣」、「工作」、「從個體走向群體」等等的傾向與特質。而老師也藉由「固定在集合後詢 問孩子接下來要做什麼工作」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找到自身在教室的「定 位」,進而以穩定的心境和狀態展開一天的工作。

情境二:進入專注工作的 Zone

在這週的觀察中,我發現了大多數學生在進行工作時,都有一個共通點:「能長時間 的投入或參與某個工作」。從早上班級會議結束後,教室中的學生們便會自主安排自己一天 的工作內容與時間規劃,有些人會選擇獨自一人工作,像是進行研究、練習數學和閱讀等; 而有些人則會邀請其他夥伴、同學一同展開群體的工作,如創作熱縮片、進行研究及操作科 學實驗,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無論學生是進行個人或團體的工作,他們都能夠長時間的保 持專注。 我很清楚每個人的學習需求、方式與狀態本來就有所差異,但在這一週我切實的感受 到,透過每日固定且穩定的工作時段安排,所有學生們都努力的幫助自己持續進步,並學習 自我調整與適應。對於有些孩子而言,他現階段可能只能專注工作30分鐘,但在有限的時 間內,他也儘可能的完成設定的工作目標。 我認為這正是蒙特梭利所說的專注工作與正常化的狀態。在這樣的 Zone 裡,孩子展 現出「工作」的傾向,從中獲得內在滿足。第二發展階段的孩子常常藉由這種深度專注,強 化意志力、培養耐心,並在挑戰中獲得自我肯定與來自內在的學習動力。

情境三:地理工作示範 — 物質三態的更多特性

物質三態的更多特性(固體的探索:堅固的、有彈性的、可塑性的)正好是第一期培訓課程期間,我剛學到且記憶猶新的地理工作。因此在一次地理工作示範中,當老師拿出此教具,準備與學生一起進行工作時便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想要一探究竟在教室實際示 範的真實情況。 示範過程中,老師流暢的與學生依序介紹固體的三種不同特性,而隨著時間,有些學 生便逐漸流露出好奇的眼神與渴望繼續探索的慾望。當老師完整示範完後,便提出了「那你們也可以想想看,教室周遭或者你的生活中,還有哪一些固體也有這樣的特性?」的疑問,正當大部分的學生都還在思考時,有位學生突然脫口而出:「老師!那史萊姆算是哪一種固 體啊?」另一位學生也隨即追問:「對欸!史萊姆到底算是哪一種啊?因為它既不像有彈性的固體,當我停止施壓後會變回原來的形狀;但似乎也不符合有可塑性的固體或堅固的固體的特性。」

這段對話凸顯了第二發展階段孩子的想像力與推理性心智,他們不再只停留於眼前的 感官經驗,而是能將不同情境連結,進一步提出抽象推理。這同時也展現了對真理與因果的 探究。孩子透過觀察與提問,不僅深化了知識,也訓練了邏輯思維,他們渴望理解「為什 麼」與「怎麼發生」。


三、結論

透過這幾次的觀察,我更加清楚的看到孩子們如何在蒙特梭利的環境中展現人類傾向 與第二發展階段的人格特質。無論是<情境一>中,學生在自由選擇工作的同時,主動關照 剛升上高年段的同學,展現合作與領導的能力;或是<情境二>裡孩子們能長時間投入專 注,體現出「工作」帶來的內在滿足與意志的鍛鍊;亦或是<情境三>中,學生將生活經驗 與教具示範連結,進一步提出「史萊姆屬於哪種固體」的追問,皆讓我看到他們推理性心智 與想像力的發展。

這些真實片段,都是蒙特梭利所強調「從具體走向抽象」與「從個人走向群體」的真實展現。 作為觀察者與準教師,這些經驗提醒我: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創造環境,讓 孩子有機會展現他們天生的傾向與特定階段具有的特徵。當孩子進入專注工作的 Zone,成 人要學會保護與尊重;當孩子展現合作與提問時,成人要給予空間與引導,而不是急於給出答案。

因此我認為,教師的角色是一位細心的觀察者、支持者與環境的準備者。 這段觀察讓我再次確認,蒙特梭利教育的價值並不單在於學會多少知識,而在於培養孩子探索的勇氣、合作與自主規劃的能力,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而這些體會也將成為未來教學實踐的重要提醒:保持耐心,信任孩子,並願意與他們一同在學習的旅程中不斷學習與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學生聊教育的沙龍
10會員
26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以兒童為中心進行數學教學。根據一次實習助教的經驗,本文分享了在幫助孩子學習數學運算時,應先觀察孩子的能力,再逐步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文章中提出三大心法,包括從簡單題目開始、陪伴完成題目後退為觀察者、以及即時示範操作,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以兒童為中心進行數學教學。根據一次實習助教的經驗,本文分享了在幫助孩子學習數學運算時,應先觀察孩子的能力,再逐步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文章中提出三大心法,包括從簡單題目開始、陪伴完成題目後退為觀察者、以及即時示範操作,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Thumbnail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Thumbnail
十六   我們活到今天,已經知道如何推理,那是因為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學會的
Thumbnail
十六   我們活到今天,已經知道如何推理,那是因為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學會的
Thumbnail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Thumbnail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Thumbnail
六   我們基本的教育觀念是:我們絕不能變成孩子發展的障礙。   小心得:所以說太多負面的詞彙,不如不要說話,然而最好的方式還是簡潔、清楚,並給予鼓勵。 七   聲音、微笑和眼神,會成為彼此間的特殊溝通。   小心得:提醒自己不只話語內容,語調也要注意,並且常保持微笑,不要常皺眉頭。
Thumbnail
六   我們基本的教育觀念是:我們絕不能變成孩子發展的障礙。   小心得:所以說太多負面的詞彙,不如不要說話,然而最好的方式還是簡潔、清楚,並給予鼓勵。 七   聲音、微笑和眼神,會成為彼此間的特殊溝通。   小心得:提醒自己不只話語內容,語調也要注意,並且常保持微笑,不要常皺眉頭。
Thumbnail
一   如果不給兒童提供幫助,如果忽視他的環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將會處於持續的危險之中。 小心得:要給孩子提供能夠操作教具,練習專注、獨立、秩序,及協調的環境,這樣他就會往正常化前進,否則不僅是浪費生命,還會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
Thumbnail
一   如果不給兒童提供幫助,如果忽視他的環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將會處於持續的危險之中。 小心得:要給孩子提供能夠操作教具,練習專注、獨立、秩序,及協調的環境,這樣他就會往正常化前進,否則不僅是浪費生命,還會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