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流感、RSV 這類感冒盛行,讓我突然想起五月時的一場小小經歷。
那時候我難得感冒,非常不舒服,家裡的備藥也派不上用場,只好出門看醫生。
當天先生開車載我,女兒自然也跟著一起。從家裡一路到診所,她都氣噗噗地碎碎念,似乎對這趟突如其來的外出充滿不滿。我們中途幫她換了便便的尿布,也試著餵奶,但她不喝,只想不停動來動去。
我坐在副駕駛座,戴著口罩。雖然不想讓她不安,我還是努力地和她說話,讓她聽見熟悉的聲音。每當我開口,她會停一下,接著又繼續哼哼唧唧。我心裡突然一閃,也許她不太確定我是誰。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透過聲音、氣味與臉部去確認「這是我熟悉的人」。
但當我戴上口罩,她看不清我的臉,只聽得到聲音,卻感到混淆。
她一邊碎念,一邊努力轉過身來看我,像是在說:
「妳是媽咪嗎?妳真的還在嗎?」
車上,女兒的聲音此起彼落。
先生邊開車邊忍不住問我:「你知道她到底在氣什麼嗎?」
我笑了一下,回:「嗯……其實我也不太確定。可能是不想被綁在汽座吧?還有啊,她剛剛看到我戴口罩,會不會其實不知道我有沒有一起出門?」
成為媽媽之後,我一直努力去猜測還不會說話的女兒,她的需求、她的情緒。
有時也會懷疑,她才這麼小,真的能懂那麼多嗎?
不過,孩子的身體正在拼命成長,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感受。不能小看那小小的身體,她正用最大的力量去接觸世界,也在學習如何生活。
而我能做的,就是在她碎念時,耐心地聽著;在她不安時,讓她知道——媽咪一直都在。
這些解讀與翻譯,終究只是我作為媽媽的片面理解。
遲早有一天,她會親口說出她真正的感受,
而我真心期待,那一天她能願意,與我分享她的心情。
不曉得幾年前疫情下的孩子們,究竟如何度過那段「口罩遮臉」的時代?
在看不見完整表情的日子裡,他們又是怎麼確認——誰在身邊,誰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