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
你必須建立個人價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可變現的品牌。

一開頭就是這麼武斷的話,可能聽起來不太舒服,但很抱歉,這就是現實,也是未來。
無論你是一般的上班族為公司工作,也可能你有自己的公司組織、自己的事業,或是你單純作為一位自由工作者,靠著接案賺錢,你都是 「品牌」,而這個品牌可能是你的名字,也可能是你刻意打造的虛構物件(像軟式生活一樣)。
價值創造與價值獲取的學術觀點

剛好我碩士論文就在寫 「價值創造」 與「價值獲取」:
價值創造: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足特定受眾之需求
價值獲取:價值被創造之後,換回物質層面的報酬
現實中的價值流失
上面聽起來有點太過學術,簡單來說,就是你解決了什麼問題,換回多少錢錢。
但這是比較狹義的說法,有時候你創造了價值不一定能有所回報,原本應該變成錢等資源回到你身上,偏偏這些錢被公司拿走、被消費者白漂、被時間遺忘⋯⋯
為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

回到題幹,為什麼我們要好好打造自己這個品牌?
當然是為了鞏固自己付出努力,所換到的回報不被別人幹走呀!
上班族的困境
舉個例,假設你是一位在公司努力上班的員工,早上準時報到,經常還要加班卻沒有加班費,某方面來說,你創造出來的價值有一部分被公司拿走了,但你無能為力,畢竟就是個打工人。
創業的風險
有人會說,我不想被當廉價勞工,我要自己出來創業!
現實是,你拿了一筆資金出來創業,偏偏你欠缺商業嗅覺、業務技巧、管理能力、風險控管知識等。
不到一年,你就把資金燒完乖乖回去上班了,賠了錢、賠了時間、賠了名聲。
個人品牌的真正意義
這邊一概不鼓勵上述這種行為,那我要建立個人品牌幹嘛?
「沒叫你不去上班啊!」
有些人就是很適合當一位好員工,有些人則適合打造自己的事業帝國,有些人則喜歡獨自工作。
我舉自己的例子,可能偏向後者,我不喜歡管理,自主性太強容易與人起衝突,但又擔心傷了和氣所以容易內耗。所以我從一開始就決定以「一人公司」 方式建立我的品牌、我的事業。

我們重回「個人價值」 這個核心命題吧!
自我認知、槓桿、吸引力法則
最一開始的階段,你還是必須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自己個人特質是什麼?」
我們要用「槓桿力量」去打造個人價值,把你的價值創造極大化。
另一方面,我們要使用「吸引力法則」,創造價值的同時,價值就會變成錢回歸到你身上。
如此一來,你只要花少少的時間,就能創造大量價值,並且獲得相應的回報。
這就是「品牌」,也是你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下一篇,我會講品牌建立方針,從頭開始規劃品牌定位,並且打造一套系統讓品牌成為你堅實的後盾與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