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不是免費恩惠,是專業被看見的最好時機。」
在銷售現場,很多人以為成交後就萬事 OK,但真正的挑戰往往發生在「後續」客戶那句無意的:
「可不可以順便幫我……」
不論是搬家、清潔、醫美或保養服務,這句話的背後,常常藏著讓你白白損失時間和利潤的隱形成本。這不是單純的溝通問題,是一門讓你的價值被看見的銷售功課。
感性的「順便」VS. 理性的成本
以搬運服務為例:搬運當天,客人臨時說:
「可不可以順便幫我把幾件家具放到另一個地方?就順便而已啦。」
客戶認為的「順便」,通常以為不會影響費用。但對專業服務者來說,這代表了:
- 物件數量不明:客人口中的「兩三件」,實際可能更多。
- 作業動線改變:貨物重新排放,影響原本排程。
- 人力與時間增加:多一趟車、多一位員工,都是成本。
如果沒有事先建立規則與收費標準,就會陷入想收錢卻不敢收的困境。
👉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加收一趟車的費用。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讓客戶心甘情願地「順便加錢」?
💡 三步驟:讓客戶的「順便」變心甘情願「加錢」
目標是將客戶從感性的「隨手幫忙」引導向理性的「資源投入」,讓他們為你的專業額外付費。
1️⃣ 設定規矩,事先溝通(預防勝於治療)
先講清楚,後面就不會尷尬。
在報價、簽約或服務開始前,務必清晰劃分服務範圍:
- 順路服務(已含費用):輕量物品、同路線、客戶自行搬運。
- 特別服務(額外收費):多一個地點、大型物品、需要員工協助。
2️⃣ 把「順便」變成「有感」的數字
當客戶說:「就兩三件東西而已」,不要只回一句「這要加錢喔」。要像專業顧問一樣,把看不見的成本轉成數據:
- 透過測量或拍照,讓客戶清楚看到體積與重量。
- 說明這些物品會如何影響車輛空間、裝卸動線。
- 解釋為什麼需要加派人手或車輛。
當成本被量化,客戶會理解這不是「隨手幫忙」,而是確實增加了時間與資源。
3️⃣ 讓客戶有「選擇權」
給客戶兩個方案:
「這裡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照原定計畫完成,另一種是多載這些東西,但需要額外費用。請問您選哪一種呢?」
把決定權交回客戶手中,讓客戶感覺是自己做出的選擇,而不是被迫加價。

讓客戶的順便加價
銷售是讓價值被看見的過程
透過 設定規矩 → 數字化成本 → 提供選擇
你不僅能讓客戶從感性的「順便」轉向理性的成本考量, 每一次的「順便加錢」, 也能讓客戶對你的專業產生更深的信任。
如果你遇到客戶說「順便」時,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精準銷售 #天使美學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