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不過大學剛畢業的人,經歷有限,可要說失敗的話,也有值得一談的。
與日語的緣份
在親戚們的耳濡目染下,在下自幼便鐘愛日本文化,大概是從小學四年級(或許更早,在下已不太記得)便已經開始看高達、火影、海賊王等動漫,順便一提,我最喜歡的是高達W哦!當時沉迷到每天下課一回家就開始看,除去寫作業、洗澡、吃飯之外的時間都在看動漫,我的近視度數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如此日積月累下,我的日語力水漲船高,漸漸地我也能說幾句日語,在六年級還是初中去日本的時候便已經能跟日本人交流,當時全家人都是靠我交流的(自豪)。
學……不了一點
因為這些經歷,我一直覺得講日語是件非常快樂的事,然而在中學期間我都沒系統地學日語,直至大學才毅然決定參加日語班,勤加學習,終於在今年考過了N1。為甚麼我一直對於學日語很有興趣而不去學呢?這主要體現在一個「拖」字。
事實上,在初中時我便參加過暑期日語班,不過只一個暑假之後便沒再去了。當時想着「有點麻煩啊,之後有時間再學吧」再加上也要學正課內容,便順勢以此作為藉口拖延下去。
過於後悔,奮發學習
到了大學,以前認識的朋友都考過了N2、N1,就我還自恃「能跟日本人說幾句日語」不去學日語,實在慚愧。大學是最有空閒時間追逐目標的階段,我不能也不願以「時間不足」為籍口,不去學日語了,於是在大二和大三學了段時間,後面由於日語班不開了,便開始自學,終於考過了N1。
淺淺反省一下
若我在小學便開始修讀日文,我可能會走得更遠,說不定現在便已經在研讀日本文學作品了呢!也有可能會去日本讀書。我認為會拖了這麼多年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沒有明確的目標
我的朋友有不少都是「留學派」,即以去日本讀書為目標而研習日語,所以他們早在中學畢業前便考過了N2;有些則是「喜歡就學派」,這些人對於日語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初期學習可能會特別迅速,但是這種目標曖昧的學法,很容易一遇到困難便厭倦,繼而放棄。並非說「喜歡就學派」不好,只是這種情緒到才學的學法進展會非常緩慢。
第二:懶
「平日上正課學了這麼多,我也該是時候休息下了。」然後把空餘時間拿來打遊戲,打累了就看YOUTUBE,看得無聊了也繼續硬看,反正就不學日語。
小建議
其實其中要點在於定立目標,「喜歡就學」作為動機非常不錯,不過應該在熱情尚未消散時下個決心,譬如「我要在今年內考過N2」、「我之後要去日本工作」、「我要留學」都是些不錯的目標。如此一來,第二點便很容易克服,只要做好時間規劃,如「由於這周的某幾天要學其他的,所以另外幾天我都要用來學日語」;還有,遊戲和YOUTUBE之類的看一會兒就好了,可不要像我一樣看累了也堅持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