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不是普通的病中日記,而是一份「A 流戰況日誌」。
我用戰地通訊的方式,把發燒寫成升溫戰術,把水果寫成補給援軍。
既能在混亂裡為自己創造一份秩序感,也希望讓讀者在會心一笑中,學到一些流感照護的小常識。
A 流攻防戰|Day 2〈升溫場控〉
第一夜是最難熬的夜襲。
雖然藥物已經上場,敵軍的攻勢卻不曾放鬆,體溫忽高忽低,像是在進行游擊戰。
我穿著長袖與裹著棉被,卻還是冷得直發抖,直到把冷氣關掉、打開窗戶,讓外頭的暖空氣流進來,免疫軍團才終於能把體溫推升到目標值。
在迷糊的短暫休眠裡,我醒來滿身大汗,沖了個澡,又覺得悶熱到必須再度開冷氣。
這一夜就這樣反覆:冷氣開開關關,體溫上上下下,水分則在汗水與鼻涕間不斷流失。
幸好後勤部大方地給予支持,水與水果總是適時補充好,就放在房門口的櫃子上,補給隨手可得,水分與電解質因此得以維持,讓前線不至於潰散。
清晨,戰場有了新變化。
鼻涕與痰液不再清澈透明,而是夾帶黃色的濃稠絲線,喉嚨也開始隱隱不適。
這是敵軍改變陣型的徵兆。
等待門診開張的空檔裡,我又發起燒來,冷氣只好再度關掉,依靠安靜補水與蔬果,等待身體的溫控中樞調節。
然而這回情況顯得失控,我甚至感到手腳冰冷,懷疑血液循環出了狀況。
幸好體力尚可,我決定以熱水澡作為戰術調整。
熱水一沖,身體的核心溫度逐漸拉起,四肢恢復暖意,免疫軍團再度燃起高溫攻勢。
當然,代價是隨後的疲憊。
退燒後我再度滿身大汗,快速沖洗過後,便立刻出門回診。
掛號時,護理師驚訝我昨天才來過,我只好轉述醫師的交代:若仍發燒便須回診快篩。
果然,這一次檢驗結果揭曉,敵軍真面目確認——正是 A 流。
醫師當即開出流感特效藥與新的藥物組合,並建議我自主隔離一週。
帶著藥袋回家,我再次進入房間封鎖線,並透過 LINE 通知後勤部:我需要的補給是水、水果、三餐、B 群、喉片與川貝枇杷膏。
戰爭正式升級,但此刻至少有了明確的對手,也有了合適的戰術工具。
感冒有三寶:喝水、睡覺、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