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糾結人」podcast,談到關於目標設定的糾結。由於我是走訓練發展跟員工關係這個function的HR,當聽到一個很好運用的訓練環節小活動時,不由得眼睛亮了起來,這個活動就是「接龍聯想」。
起頭是:「講到KPI,你想到什麼?」
第一個人說:「想到獎金。」第二個人接:「想到拿不到。」
第三個人接:「拿不到,就想到壓力。」
你看,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接龍問題,整個心理脈絡就跑出來了。
在做年度績效目標設定時,通常會使用這兩種方式:
一是 OGSM模式:從德國總部到大中華區,再到台灣分公司,最後展開到每個部門、每個人。它很清楚,告訴你「公司要什麼」。
二是 OKR自我成長:除了工作目標,還會讓每個人填寫自己想做的學習或成長目標,像是一種年度自我挑戰。
聽節目後,讓我忍不住想:在寫下自己的年度目標的時候,大家心裡是什麼感受呢?
是:「哇,我知道方向了,好期待!」
還是:「啊,又多了一個壓力而已。」
或是:「填完就好,反正這是公司要的,我就寫吧。」
這個感受很重要。目標不只是公司的對齊工具,它也是一種心理激勵。
就像在做職涯諮詢時,我們要請來諮詢的朋友看到未來的自己:如果目標能讓你心裡有期待、興奮,想要努力去達到,那整個過程,自然就會產生動力。
如果每個人在設定年度目標時,也能產生這種期待感,而不只是壓力,大家的績效自然會提升,因為每個人都真心想要達成它。就像節目裡主持人提到的例子 : 設定與「創新」相關的KPI時,用每一次活動都要加入新元素,這樣的目標清楚又有趣,讓每個人都想參與。
今天聽完這集節目,讓我重新思考目標設定的意義:
目標不只是數字,不只是KPI,它也能是我們對未來的期待。
當我們用心去設定、去達成、去Review,年度目標也能變成一次次看到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 如果你也想有職涯教練跟你一起規劃職涯,歡迎留言或私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