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刷牙一邊看時間,距離出門只剩十分鐘,
咖啡豆來不及研磨,濾掛又被水沖得亂七八糟,只好撕開即溶咖啡、加水、搖晃,那股熟悉的香氣升起時,睡意散了,也像為自己按下了開始工作的鍵。

市面上常見的咖啡沖泡方式
1.即溶咖啡
通常使用 噴霧乾燥法 或 冷凍乾燥法 將咖啡液濃縮成粉末或顆粒。遇水即可快速溶解,攜帶方便,是上班族和學生最常喝的類型。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高溫製程會流失部分抗氧化物與香氣,部分平價品牌可能加入香料或麥芽糊精。
2.濾掛式
每包內有咖啡粉和濾紙小袋,把濾袋掛在杯口,用熱水沖泡即可,風味接近手沖,免去磨豆與濾杯的麻煩。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雖然天然,但需要熱水、時間沖泡,對趕時間的人稍顯麻煩。
3.研磨豆/手沖
需要咖啡豆、磨豆機、濾杯或法式濾壓壺等工具。是最講究的一種方式,風味最佳、能喝到最完整的咖啡表現。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需要器材與操作時間,不適合趕時間的日常使用。
4.三合一、四合一
咖啡粉中直接加入 糖、奶精,四合一版本還可能多一種風味(如榛果、可可)。甜度高,口感順滑,適合新手。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含糖量、奶精(氫化植物油)與人工香料高,經常飲用容易增加熱量負擔與心血管壓力。
5.白咖啡
源自馬來西亞的特殊 低溫烘焙方式,通常會搭配奶精與糖,入口醇厚並帶焦糖香。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多數市售版本含奶精與糖,熱量高,長期飲用對血糖控制不利。
6.咖啡液球/膠囊
- 咖啡球 / 濃縮液:密封液體包裝,打開後加水或牛奶即可飲用,方便攜帶。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部分產品為保存會加入糖或防腐劑,健康性下降。
- 咖啡膠囊(Capsule):需搭配專用膠囊機使用,沖泡快速、風味穩定。
- 便利性:★★★☆☆
- 健康程度:★★★★☆
- 缺點:需要額外設備;膠囊材質(塑膠、鋁)在加熱過程中存在爭議,雖風險不高,但仍被部分人質疑。
全聯3款 即溶咖啡實測
這裡挑選幾款即溶咖啡,筆者最近物色到的便宜咖啡,思考健康及便利性為主,多包數及便宜單價也是一大考量,僅提供參考:
1.摩卡咖啡
一包有25小包,最提神,風味濃厚。
- 產地:巴西、越南
- 風味:風味溫和,堅果香氣明顯,酸度低。
- 厚度:中等,喝起來順滑偏醇厚。
- 尾韻:放一陣子味道也一致。
- 咖啡因:約 84.4mg(每 2.5g 粉)


2.雀巢金牌咖啡
一包有20小包,咖啡因中等。
- 產地:日本兵庫縣
- 特色:單純咖啡粉,無額外添加物。
- 風味:口感滑順,尾韻像茶一樣微澀感。
- 厚度:單薄感
- 尾韻:苦後帶甘,整體平實。
- 咖啡因:約 61mg(每 2g 粉)


3.雀巢醇品咖啡
咖啡粉型態的即溶咖啡,一包總體有200g,便宜實惠。
缺點是沒有另外小包裝,要自己斟酌用量。(每日用量可抓2g)
- 產地:馬來西亞
- 風味:烘焙味厚重,帶可可與炭香。
- 厚度:適中濃度。
- 尾韻:帶可可感。
- 咖啡因:約 80mg(每 2g 粉)
有醇厚感,並帶來巧克力香和炭培味道。


依咖啡產地挑風味?
在買咖啡通常可翻閱背後包裝的產地,可以大致知道什麼風味,以下整理出常見產區的風味特徵:
咖啡產地
1.巴西(Brazil)
世界最大咖啡產地之一。
- 風味特色:堅果香、可可味、焦糖甜感。
- 口感:圓潤滑順、苦味低、酸度輕柔。
- 適合人群:喜歡順口、溫和、不愛酸味的人。
2.哥倫比亞(Colombia)
以平衡風味著稱。
- 風味特色:焦糖、榛果、莓果酸香。
- 口感:中等濃郁、酸甜均衡。
- 適合人群:想喝到香氣又不想太苦太酸的人。
3.衣索比亞(Ethiopia)
咖啡的起源地。
- 風味特色:花香、柑橘果酸、藍莓、茉莉。
- 口感:明亮酸香、層次豐富。
- 適合人群:喜歡果香、花香系咖啡的人。
4.越南(Vietnam)
以「羅布斯塔豆」為主。
- 風味特色:苦味強、帶焦糖與堅果香。
- 口感:厚實濃烈、咖啡因高。
- 適合人群:需要提神、喜歡濃郁厚口感的人。
5.肯亞(Kenya)
風味鮮明、酸度突出。
- 風味特色:紅莓、黑醋栗、葡萄乾、果汁感強。
- 口感:明亮、活潑、有層次。
- 適合人群:喜歡高酸果香系的咖啡控。
6.印尼(Indonesia / Sumatra)
泥土氣息濃厚、口感飽滿。
- 風味特色:香料、煙燻、草本、巧克力。
- 口感:厚重、低酸、尾韻悠長。
- 適合人群:偏愛深焙、想搭配甜點的人。
7.瓜地馬拉(Guatemala)
中美洲風味代表,帶花果香氣。
- 風味特色:柑橘、杏仁、黑巧克力。
- 口感:中焙滑順、香氣均衡。
- 適合人群:想要「酸甜中庸」風味的人。
烘焙程度的影響
咖啡的風味不只看產地,還會受到烘焙程度影響
- 淺焙:偏酸、果香明亮。
- 中焙:平衡、焦糖與堅果味明顯。
- 深焙:苦味強烈、炭燒感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