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愈努力,前路愈模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為什麼愈努力,前路愈模糊?

「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沒有突破?」

這句話,可能是許多職場人心中最深的嘆息。我們早出晚歸、拼命學習、嘗試各種方法,但到頭來卻覺得原地踏步,甚至愈來愈疲累。

在中醫的智慧裡,這種「卡關」狀態,很像氣血不暢、經絡堵塞。能量並非不存在,而是被阻滯在某些地方,導致你的努力無法有效轉化為成果。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的職涯能量系統需要被梳理和調養。


從「氣血運行」看職場的流動性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推動著血,血滋養著氣,兩者必須暢通運行,身體才能健康。

如果把這套概念巧妙地套用到職涯:

  • 氣: 代表動力、熱情、創意、執行力——是推動你前進的無形能量。
  • 血: 代表知識、技能、人脈、資源——是滋養你職涯發展的實質資產。

一個健康的職涯,需要氣血雙向流動:你有足夠的動力(氣)去運用資源(血),而資源(血)的累積又能滋養你的動力(氣)。但當「經絡」堵塞時,就會出現「努力了卻卡住」的狀況。


職場的三種常見「堵塞」

當職涯中的氣血運行受阻,通常會以三種形式表現出來:

① 痰濕困阻:資訊過載與拖延症

  • 症狀:腦袋混沌、思緒不清,文件多卻無法整理,計畫永遠停在「明天」。
  • 中醫視角痰濕是代謝廢物的堆積。對應職場,就是資訊焦慮、無效忙碌,讓思考變得遲緩沉重。
  • 活絡之道:化痰利濕 → 學會斷捨離,只專注在能產生最大價值的一件事上。避免無效會議,建立簡潔且具體可行的工作流程。

② 氣滯不暢:情緒內耗與害怕改變

  • 症狀:鬱悶、煩躁,對工作提不起勁;想改變卻害怕失敗,長期處於焦慮不安中。
  • 中醫視角:氣滯是氣運行不順,通常因情緒長期積壓所致。對應職場,就是你的「勇氣經絡」被內耗與憂慮所堵塞。
  • 活絡之道:疏肝理氣 → 為職涯注入新鮮感。嘗試一個與日常工作無關的小專案,或建立「微目標」來啟動改變。下班後透過運動、笑聲或寫日記等方式,有效排解壓力。

③ 血瘀不通:方法僵化與與知識停滯

  • 症狀:技能停留在數年前,仍用舊方法處理新問題。雖然努力,但成效落後時代。
  • 中醫視角:血瘀是血停留過久、無法更新。在職場裡,就是你的資源與知識被「舊經驗」僵化的思維卡死。
  • 活絡之道:活血化瘀 → 主動跨界新生。定期更新技能、勇於嘗試新工具,或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換個方法或場域,才能看到新風景,避免被舊經驗綁架

中醫 X 職涯的活絡建議:讓能量再次流動

卡關,並不是失敗的訊號,而是提醒你該調養職涯氣血的關鍵時刻。

  1. 清理痰濕:規律運動、避免久坐;建立簡潔工作流程,避免無效資訊與會議。
  2. 疏通氣機:挑戰微任務,建立成就感;用番茄鐘幫自己啟動行動力,下班後記得排解情緒。
  3. 活血新生:週期性更新知識與方法;定期跨界學習新技能,勇於嘗試新工具與合作方式。。
  4. 心態調養:承認並接受是轉彎契機,而不是失敗;允許自己休息與轉向,將卡關視為成長的訊號。。

卡關,是提醒你「轉彎」的契機

努力,從來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你的「職涯氣血」是否流動順暢。

當你發現自己持續付出,卻始終無法前進,別急著責怪自己,而是先為自己的「職場經絡」把把脈。

🌱 卡關,或許正是提醒你:換一個方法、換一個方向,讓能量再次流動。**當你學會調養與轉向,職涯的路自然會更清晰,你的每份努力也都能開花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涯相癒筆記
2會員
27內容數
在轉彎處,我們或許會迷路,也可能遇見新的風景。 這裡分享中醫的溫度、易經的智慧與職涯的故事, 讓文字成為陪伴,提醒我們——彎路不是絕境,而是另一種開始。
職涯相癒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現代職場壓力巨大,單靠正向思考不足以應對。本文從中醫「氣」與「心」的角度,闡述職場復原力的深層機制,並提供具體的補氣養心方法,包括運動、睡眠、飲食及情緒管理技巧,助你提升職場韌性,從容面對挑戰。
Thumbnail
2025/09/24
現代職場壓力巨大,單靠正向思考不足以應對。本文從中醫「氣」與「心」的角度,闡述職場復原力的深層機制,並提供具體的補氣養心方法,包括運動、睡眠、飲食及情緒管理技巧,助你提升職場韌性,從容面對挑戰。
Thumbnail
2025/09/02
總是感到疲憊、提不起勁?小心職涯倦怠找上門!本文從中醫陰陽觀點切入,分析職場倦怠的成因,並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你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重拾工作熱情。
Thumbnail
2025/09/02
總是感到疲憊、提不起勁?小心職涯倦怠找上門!本文從中醫陰陽觀點切入,分析職場倦怠的成因,並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你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重拾工作熱情。
Thumbnail
2025/08/26
本文提供三種常見職場體質的中醫養生處方箋,分別針對心火旺盛型(完美主義者)、肝氣鬱結型(悶葫蘆)和脾胃虛弱型(過勞小蜜蜂),提供生活、飲食、穴位按摩及職場策略等建議,幫助讀者改善職場體質,提升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5/08/26
本文提供三種常見職場體質的中醫養生處方箋,分別針對心火旺盛型(完美主義者)、肝氣鬱結型(悶葫蘆)和脾胃虛弱型(過勞小蜜蜂),提供生活、飲食、穴位按摩及職場策略等建議,幫助讀者改善職場體質,提升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職場倦怠,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卻是許多人在職場中經歷的真實寫照。每天朝九晚五,面對重複的工作內容,漸漸地,你會覺得疲憊、無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那麼,當你感到職業倦怠時,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重燃工作熱情。
Thumbnail
職場倦怠,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卻是許多人在職場中經歷的真實寫照。每天朝九晚五,面對重複的工作內容,漸漸地,你會覺得疲憊、無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那麼,當你感到職業倦怠時,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重燃工作熱情。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沒幹勁、無法努力、不想去公司!我該怎麼辦?救治超過10,000名職場人的產業名醫親授,恢復元氣、重燃幹勁的必勝心法!
Thumbnail
沒幹勁、無法努力、不想去公司!我該怎麼辦?救治超過10,000名職場人的產業名醫親授,恢復元氣、重燃幹勁的必勝心法!
Thumbnail
💡職場「人」關,關關難過。過不了,換來換去都一樣。過得了,換得越換越好。過關之前,要先走出「被情緒洗腦」,才有機會破「人關」💡
Thumbnail
💡職場「人」關,關關難過。過不了,換來換去都一樣。過得了,換得越換越好。過關之前,要先走出「被情緒洗腦」,才有機會破「人關」💡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職場茫然幾乎成了許多專業人士普遍面臨的情感挑戰。在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人們經常感到迷失、焦慮和不確定。那麼,當我們陷入這種情緒困境時,應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動力?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職場茫然幾乎成了許多專業人士普遍面臨的情感挑戰。在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人們經常感到迷失、焦慮和不確定。那麼,當我們陷入這種情緒困境時,應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動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