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我們總是高估自己一天能完成的事,卻低估了自己三個月能走出的距離。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習慣:一旦下定決心,就想要一次完成一大塊內容,結果往往是寫到深夜筋疲力盡,第二天反而完全提不起勁。久而久之,寫作變成壓力,而不是喜歡。直到後來,我調整了方式。每天只要求自己寫「一點點」──可能是 200 字、一段想法、或是生活中一個小故事,不求完美,不求馬上能發佈。這些零碎的文字,就像是日常灑下的種子,當時看起來不起眼,但三個月後回頭一看,竟然長成了一片小小的文字花園。
我的「200字挑戰」
那段時間我常常覺得沒有靈感,也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持續寫下去。於是我替自己設了一個門檻低到幾乎不可能失敗的挑戰:每天只要寫 200 字。
200 字大概就是一則訊息、一段隨筆,寫下來的時間甚至比刷手機還短。剛開始幾天,我寫的內容零零碎碎,有時只是今天遇到的事情,有時是腦海裡一閃而過的問題。
三週後,我驚訝地發現,很多 200 字的片段,竟然可以拼接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當初隨手記下的心情,經過整理後成為了故事的開頭;一些短短的反思,後來成了文章的結尾金句。
那一刻,我意識到:累積,不需要很華麗的起跑,只要每天留下一點足跡就夠了。
每天寫一點點,帶給我三個重要的改變
- 降低了心理門檻
以前我總覺得「寫作=大工程」,需要準備安靜環境、好幾個小時的專注。但當我只要求自己 200 字,反而能隨時隨地寫,不再畏懼開始。 - 逐漸建立了習慣感
當寫作不再是「偶爾的大任務」,而是日常的一部分,就像刷牙、泡茶一樣自然。這種習慣感,比任何靈感都更可靠。 - 看見了時間的力量
三個月後,200 字乘以 90 天,就是 1 萬 8 千字。這幾乎是一本小書的篇幅。那些我以為自己「沒寫什麼」的日子,其實都悄悄累積成了厚度。
給讀者的共鳴
或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總想要一次完成很多,卻因為壓力太大而遲遲無法開始。
但事實是,真正能推動我們前進的,不是「一次爆發的衝勁」,而是「每天一點點的持續」。
就像健身一樣,與其偶爾大爆發去跑十公里,不如每天固定散步三十分鐘。文字、習慣、生活,都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也想培養一個習慣,或是開始一個計畫,試著問自己:我能不能先只做「最小的一步」?也許是寫 100 字、讀 10 頁書、整理一個抽屜。當你堅持下去,三個月後,你一定會對自己有全新的認識。
每天寫一點點,聽起來很不起眼,但這份「微小的累積」就是最可靠的力量。
三個月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已經完成了一本書、一份作品集,或者養成了一個穩定的創作節奏。更重要的是,你會重新相信自己的可能性。
我常提醒自己:謝謝偉大的改變,不是來自某一次的大爆發,而是日復一日的小步堆疊。
如果這篇文章也讓你想到屬於你的生活片刻,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也許你的經驗正好能啟發另一個需要溫暖的人。
💌 喜歡這樣的文字,歡迎訂閱、贊助或分享給朋友,讓我能持續寫下更多日常小觀察,也陪伴你在生活裡找到療癒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