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繫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一、


1. 原文


黃帝產元囂,元囂產蟜極,蟜極產高辛,是為帝嚳。


2. 注釋


1. 黃帝:中國上古五帝之一,姓公孫,名軒轅。



2. 元囂:黃帝之子。



3. 蟜極:元囂之子。



4. 高辛:蟜極之子,即帝嚳。



5. 帝嚳:五帝之一,為高辛氏,黃帝之曾孫。




3. 白話文


黃帝生了元囂,元囂生了蟜極,蟜極生了高辛,就是帝嚳。


4. 總結


此段文字簡要說明帝嚳的世系來源,表明帝嚳是黃帝的曾孫。


啟示


中國古代重視血統與傳承,以顯示正統性。


帝王世系的記載反映了對祖先的尊崇與歷史傳統的延續。





二、


1. 原文


帝嚳產放勳,是為帝堯。


2. 注釋


1. 帝嚳:五帝之一,高辛氏,黃帝曾孫。



2. 放勳:帝堯的名字。



3. 帝堯:五帝之一,以仁德聞名,治世有唐堯之稱。




3. 白話文


帝嚳生了放勳,就是帝堯。


4. 總結


這句話指出帝堯的出身,說明他是帝嚳的兒子。


啟示


帝王世系的記錄強調正統血脈的延續。


帝堯的誕生象徵後世稱頌的仁德治世即將展開。





三、


1. 原文


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


2. 注釋


1. 黃帝: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五帝之首。



2. 昌意:黃帝之子。



3. 高陽:昌意之子,即顓頊。



4. 帝顓頊:五帝之一,以高陽氏為號,治世以重視禮樂秩序著稱。




3. 白話文


黃帝生了昌意,昌意生了高陽,就是帝顓頊。


4. 總結


這句話交代了帝顓頊的世系,說明他是黃帝的孫子。


啟示


帝王血統傳承體現了政權合法性。


顓頊承繼黃帝之後,象徵秩序與文化的延續。





四、


1. 原文


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句芒產蟜牛,蟜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是為帝舜,及產象,敖。


2. 注釋


1. 顓頊:五帝之一,黃帝之孫,高陽氏。



2. 窮蟬:顓頊之子。



3. 敬康:窮蟬之子。



4. 句芒:敬康之子,據傳為木官之神。



5. 蟜牛:句芒之子。



6. 瞽叟:蟜牛之子,帝舜之父,性情頑劣。



7. 重華:即帝舜,名重華,以孝聞名,繼堯為帝。



8. 象:舜之弟,驕縱不肖。



9. 敖:疑為象的字,或與象為同一人。




3. 白話文


顓頊生了窮蟬,窮蟬生了敬康,敬康生了句芒,句芒生了蟜牛,蟜牛生了瞽叟,瞽叟生了重華,就是帝舜,並且生了象,也叫敖。


4. 總結


這段文字記錄了帝舜的家世淵源,從顓頊一路傳下,到瞽叟生下舜與象,突顯舜雖出身於不仁之父,但卻以孝行成就帝業。


啟示


出身並不決定一個人的品德與成就。


即使在惡劣的家庭環境中,仍能憑德行立身。


孝行與德治是獲得天下人心的重要根基。





五、


1. 原文


顓頊產鯀,鯀產文命,是為禹。


2. 注釋


1. 顓頊:五帝之一,黃帝之孫,高陽氏。



2. 鯀:顓頊之後裔,因治水失敗被舜誅殺。



3. 文命:鯀之子,即禹,因治水有功而立為帝。



4. 禹:夏朝的建立者,尊號大禹,以治水成功聞名於世。




3. 白話文


顓頊生了鯀,鯀生了文命,就是禹。


4. 總結


這段文字簡要說明了大禹的世系,表明禹出自顓頊之後,由鯀傳至文命。禹因治水成功、利澤萬民而成為帝王,並開創了夏朝。


啟示


成就不只來自血統,更須憑藉自身的德行與才能。


禹承父志,卻能超越父親失敗的治水經歷,顯示努力與智慧的重要。


一個人的功業可以造福後世,甚至開創新時代。





六、


1. 原文


黃帝居軒轅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


2. 注釋


1. 軒轅之邱:黃帝居住之地,故黃帝又稱「軒轅氏」。



2. 西陵氏:古代一族,嫘祖即出自此族,為黃帝正妻。



3. 嫘祖:黃帝元妃,相傳為養蠶織絲之始。



4. 青陽:黃帝與嫘祖之子,後居於泜水。



5. 昌意:黃帝與嫘祖之子,後居於若水。



6. 泜水、若水:古代河流名,分別為青陽、昌意的居地。




3. 白話文


黃帝住在軒轅之丘,娶了西陵氏的女兒,名叫嫘祖,生下青陽和昌意。青陽後來居住在泜水,昌意則居住在若水。


4. 總結


此段文字記述了黃帝與嫘祖的婚姻,以及二子青陽、昌意的出生與居地,顯示了帝王世系的傳承脈絡。


啟示


家族與婚姻是古代帝王世系延續的重要基礎。


嫘祖不僅是母儀典範,更因養蠶織絲而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人物。


子嗣各有居地,亦反映早期族群的分布與發展。





七、


1. 原文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


2. 注釋


1. 昌意:黃帝與嫘祖之子,居於若水。



2. 蜀山氏:古代部族名,昌意迎娶其女為妻。



3. 昌濮:蜀山氏之女,為昌意之妻。



4. 顓頊:昌意與昌濮所生之子,為五帝之一。




3. 白話文


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子,她名叫昌濮,生下了顓頊。


4. 總結


這段記載了黃帝子昌意與蜀山氏的婚姻,並生下顓頊,顓頊繼而成為五帝之一,說明帝系血脈的延續。


啟示


帝王世系的傳承往往與部族聯姻有關,促進族群融合。


顓頊的出現顯示黃帝血脈在歷代王朝更替中的延續性。


婚姻在古代不僅是家庭之事,更關乎族群與政治結合。





八、


1. 原文


顓頊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


2. 注釋


1. 顓頊:五帝之一,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2. 滕氏:古代部族名,顓頊迎娶其女。



3. 奔:滕氏之男子名。



4. 女祿:滕氏奔的女兒,為顓頊之妻。



5. 老童:顓頊與女祿之子。




3. 白話文


顓頊娶了滕氏族人奔的女兒,名叫女祿,她生下了老童。


4. 總結


此段記錄顓頊與滕氏族的聯姻,以及其子老童的出生,延續了帝王世系。


啟示


帝王血脈的延續常透過部族間的聯姻來實現。


婚姻在古代具有政治意義,不僅是家庭結合,也是族群聯盟。


老童的誕生承接了顓頊的血統,為後世帝系鋪路。





九、


1. 原文


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


2. 注釋


1. 老童:顓頊與女祿之子。



2. 竭水氏:古代部族名。



3. 高緺:竭水氏之女,為老童之妻。



4. 重黎:老童與高緺所生之子,為火官,掌火政。



5. 吳回:老童與高緺所生之子,繼承火正之職。



6. 陸終:吳回之子,在傳說中有六子,為許多部族的祖先。




3. 白話文


老童娶了竭水氏族的女子高緺,她為老童生下了重黎和吳回。吳回生下了陸終。


4. 總結


這段記錄了顓頊後裔的傳承,從老童、高緺,到其子重黎、吳回,再到孫陸終,逐步展現了帝王與各部族血脈的延續。


啟示


帝系世系透過婚姻與後代延續,奠定族群分化與發展基礎。


重黎、吳回代表官職與職能的傳承,說明上古家族與政務的緊密結合。


陸終的出現,為後來多個氏族的祖源提供了神話依據。





十、


1. 原文


陸終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云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2. 注釋


1. 陸終氏:吳回之子,上古重要族長。



2. 鬼方氏:古代北方部族,與中原族群有婚姻聯繫。



3. 女隤:鬼方氏之妹,為陸終氏之妻。



4. 孕而不粥:懷胎而無法順產。



5. 三年:懷胎三年,象徵異常誕生。



6. 啟其左脅:從左肋剖開而生,具神話色彩。



7. 樊(昆吾):六子之一,其後代為昆吾氏族。



8. 惠連(參胡):六子之一,為參胡氏族之祖。



9. 籛(彭祖):六子之一,傳說中長壽的彭祖。



10. 萊言(云鄶人):六子之一,為云鄶族祖先。



11. 安(曹姓):六子之一,為曹姓始祖。



12. 季連(羋姓):六子之一,楚國王族羋姓的祖先。




3. 白話文


陸終娶了鬼方氏族的女子女隤,她懷孕三年卻不能分娩,最後從左肋剖開,生下六個兒子。第一個名叫樊,是昆吾氏的祖先;第二個名叫惠連,是參胡氏的祖先;第三個名叫籛,就是後來的彭祖;第四個名叫萊言,是云鄶人的祖先;第五個名叫安,是曹姓的始祖;第六個名叫季連,是羋姓的始祖。


4. 總結


這段記錄了陸終與女隤的後裔來源,六子各自成為不同氏族的始祖,其中既有歷史上著名的彭祖,也有後來重要的曹姓與楚國的羋姓,體現了神話化的多族分源說。


啟示


神話式的「三年懷胎、剖脅而生」象徵異於常人的開族祖先地位。


六子分別建立不同氏族,展現上古族群的多元分化。


姓氏起源常以神話包裝,反映古人對血統與族群傳承的重視。





十一、


1. 原文


季連產什祖氏,什祖氏產內熊,九世至于渠,婁鯀出。


2. 注釋


1. 季連:陸終氏第六子,羋姓的始祖。



2. 什祖氏:季連的後代之一。



3. 內熊:什祖氏之子,承續羋姓世系。



4. 九世:指經歷九代。



5. 渠:內熊後裔,羋姓傳承的重要人物。



6. 婁鯀:由渠這一代分出,為楚國先祖之一。




3. 白話文


季連生下了什祖氏,什祖氏又生了內熊,經過九代傳到渠,婁鯀便是從渠這一支系中出來的。


4. 總結


這段承接了羋姓世系的傳承,從季連到什祖氏、內熊,再歷經九代至渠,最後分出婁鯀,逐步形成楚國的重要族源。


啟示


古代族譜以世系相承,展現血統延續的重要性。


九世的跨度強調了時間的綿延與族群的繁盛。


婁鯀的出現,標誌著楚國王族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十二、


1. 原文


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為無康,為句亶王;其中之名為紅,為鄂王;其季之名為疵,為戚章王。


2. 注釋


1. 熊渠:楚國的重要先祖,羋姓後裔。



2. 孟:長子。



3. 無康:熊渠長子之名,封為句亶王。



4. 句亶王:句亶為地名或封號,表明其封國。



5. 紅:熊渠次子之名,封為鄂王。



6. 鄂王:鄂為楚地古國之一,後為楚國重要都邑。



7. 季:幼子。



8. 疵:熊渠幼子之名,封為戚章王。



9. 戚章王:戚章為其所封之國或地名。




3. 白話文


熊渠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叫無康,封為句亶王;次子名叫紅,封為鄂王;幼子名叫疵,封為戚章王。


4. 總結


這段文字記載了熊渠三個兒子的名字與所受封號,顯示楚國早期的分封體系,反映了宗族勢力的分化與發展。


啟示


古代貴族分封制度使王族子嗣各據一方,有助於拓展勢力。


名與封號密切相關,彰顯血統與政治地位。


熊渠子嗣的分封,為楚國後來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十三、


1. 原文


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鄶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連者,楚氏也。


2. 注釋


1. 昆吾:即樊,陸終六子之一,其後裔為衛氏。



2. 參胡:即惠連,陸終六子之一,其後裔為韓氏。



3. 彭祖:即籛,陸終六子之一,其後裔為彭氏。



4. 鄶人:即萊言,陸終六子之一,其後裔為鄶人,後演變為鄭氏。



5. 曹姓:即安,陸終六子之一,其後裔為曹姓,發展為邾氏。



6. 季連:即季連,陸終第六子,其後裔為羋姓,楚國王族。




3. 白話文


昆吾的後代是衛氏;參胡的後代是韓氏;彭祖的後代是彭氏;鄶人的後代是鄭氏;曹姓的後代是邾氏;季連的後代是楚氏。


4. 總結


這段文字交代了陸終六子後裔的族氏傳承,分別成為衛、韓、彭、鄭、邾、楚等重要氏族,對後世各諸侯國的建立與發展有深遠影響。


啟示


中國上古氏族繁衍,逐漸演化為後世的諸侯國。


家族血統與國家起源密切相連,顯示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這些氏族分化,體現了多元一體的華夏族群來源。





十四、


1. 原文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產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簡狄,氏產契;次妃曰陳隆氏,產帝堯;次妃陬訾氏,產帝摯。


2. 注釋


1. 帝嚳:高辛氏,五帝之一。



2. 卜:占卜,預測未來。



3. 四妃:帝嚳的四位正妃。



4. 姜原:有邰氏之女,生后稷(周族始祖)。



5. 簡狄:有娀氏之女,生契(商族始祖)。



6. 陳隆氏:第三妃,生帝堯。



7. 陬訾氏:第四妃,生帝摯。




3. 白話文


帝嚳為四位妃子所生的兒子占卜,結果顯示他們將來都會有天下。第一妃是有邰氏的女子姜原,生了后稷;第二妃是有娀氏的女子簡狄,生了契;第三妃是陳隆氏的女子,生了帝堯;第四妃是陬訾氏的女子,生了帝摯。


4. 總結


這段文字說明帝嚳的四妃分別誕下了后稷、契、堯、摯,這些人物後來都成為王者或開創王朝的始祖,展現了五帝時代家族血統與政權傳承的關聯。


啟示


占卜在上古時期被視為王權合法性的依據。


周族(后稷)、商族(契)、以及堯、摯的傳承都與帝嚳有關,顯示五帝世系對後世王朝的正統性影響深遠。


王族血統延續成為中華文明歷史發展的重要根基。





十五、


1.原文


帝堯娶于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氏。


2.注釋


1. 帝堯:上古聖王堯帝。



2. 散宜氏:古代一個部族的名稱。



3. 女皇氏:帝堯妻子的稱號。




3.白話文


帝堯娶了散宜氏的女子為妻,稱作女皇氏。


4.總結


這段文字記載帝堯的婚姻,說明他迎娶散宜氏的女子為妻,被尊稱為女皇氏。這反映了上古王族之間的婚姻多是部族聯姻,有助於鞏固部族關係。


啟示


婚姻在古代常具有政治和聯盟功能。


帝堯的婚配象徵王權與部族間的和合。


家族與國家興盛,往往需要透過聯姻或合作來實現。





十六、


1.原文


帝舜娶于帝堯之子,謂之女匽氏。


2.注釋


1. 帝舜:上古聖王,繼堯而治天下者。



2. 帝堯:舜之前的天子。



3. 女匽氏:帝舜妻子的稱號。此處「帝堯之子」疑為「帝堯之女」之訛,指堯帝的女兒。




3.白話文


帝舜娶了帝堯的女兒為妻,稱作女匽氏。


4.總結


這段文字記錄了舜帝娶堯帝之女為妻,稱為女匽氏,顯示了堯舜兩代之間的家族聯繫,並透過婚姻關係加強政權的傳承與合法性。


啟示


婚姻在上古常是王權傳承的重要手段。


舜娶堯之女,象徵政權承續的正統性。


家族聯姻不僅是家庭之事,也是國家治理的策略。





十七、


1. 原文


鯀娶于有莘氏之子,謂之女志氏,產文命。


2. 注釋


1. 鯀:古代聖人,治水英雄,禹之父。



2. 有莘氏之子:有莘氏家族的後代男子。



3. 女志氏:鯀的妻子,產下文命。



4. 文命:鯀與女志氏所生的兒子,即後來的禹。




3. 白話文


鯀娶了有莘氏家族的女子女志氏,兩人生下文命。


4. 總結


記載鯀的婚姻與後代,表明禹的血統來源。


啟示


聖王的家族婚姻常影響後代政治與治水事業。


血統與德行相連,是傳承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據。





十八、


1. 原文


禹娶于塗山氏之子,謂之女憍氏,產啟。


2. 注釋


1. 禹:治水有功的聖人,文命之子。



2. 塗山氏之子:塗山氏家族的後代男子。



3. 女憍氏:禹的妻子,產下啟。



4. 啟:禹與女憍氏所生的兒子,即夏朝的開國君主。




3. 白話文


禹娶了塗山氏家族的女子女憍氏,兩人生下啟。


4. 總結


記載禹的婚姻與後代,說明夏朝君主的血統來源。


啟示


聖王的配偶選擇影響後代的治理傳承。


家族與血統在古代政治制度中至關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7會員
650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1
一、 1. 原文 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予聞諸榮伊,言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可勝觀也!夫黃帝尚矣,女何以為?先生難言之。」宰我曰:「上世之傳,隱微之說,卒業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則予之問也固矣。」
2025/10/01
一、 1. 原文 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予聞諸榮伊,言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可勝觀也!夫黃帝尚矣,女何以為?先生難言之。」宰我曰:「上世之傳,隱微之說,卒業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則予之問也固矣。」
2025/10/01
十六、 1. 原文 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問二三子之行於賜也,不一而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未知中否,請嘗以告。」孔子曰:「言之。」子貢以其質告。孔子既聞之,笑曰:「賜,汝偉為知人,賜!」子貢對曰:「賜也焉能知人,此賜之所親睹也。」孔子曰:「是女所親也:吾
2025/10/01
十六、 1. 原文 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問二三子之行於賜也,不一而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未知中否,請嘗以告。」孔子曰:「言之。」子貢以其質告。孔子既聞之,笑曰:「賜,汝偉為知人,賜!」子貢對曰:「賜也焉能知人,此賜之所親睹也。」孔子曰:「是女所親也:吾
2025/10/01
一、 1. 原文 衛將軍文子問於子貢曰:「吾聞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詩世;道者孝悌,說之以義,而觀諸體,成之以文德;蓋受教者七十有餘人。聞之;孰為賢也?」 子貢對,辭以不知。 2. 注釋 1. 衛將軍文子:衛國的將軍,名文子,向子貢詢問孔子教學之事。 2. 夫子:指孔
2025/10/01
一、 1. 原文 衛將軍文子問於子貢曰:「吾聞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詩世;道者孝悌,說之以義,而觀諸體,成之以文德;蓋受教者七十有餘人。聞之;孰為賢也?」 子貢對,辭以不知。 2. 注釋 1. 衛將軍文子:衛國的將軍,名文子,向子貢詢問孔子教學之事。 2. 夫子:指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什麼?連天神都會作亂? 上次提到這是一個妖獸四出的年代 北有猰貐、中有封豨、西有九嬰、南有巴蛇、鑿齒… 這次要說的是,東邊的大風… 另外,射下9個太陽的人到底是誰?射下太陽的英雄下場會如何呢?…
Thumbnail
什麼?連天神都會作亂? 上次提到這是一個妖獸四出的年代 北有猰貐、中有封豨、西有九嬰、南有巴蛇、鑿齒… 這次要說的是,東邊的大風… 另外,射下9個太陽的人到底是誰?射下太陽的英雄下場會如何呢?…
Thumbnail
這是一個妖獸四出的年代 北有猰貐 中有封豨 西有九嬰 南有巴蛇、鑿齒 東有… 堯要如何渡過這些挑戰呢、會有神話中的英雄來解救大家嗎?
Thumbnail
這是一個妖獸四出的年代 北有猰貐 中有封豨 西有九嬰 南有巴蛇、鑿齒 東有… 堯要如何渡過這些挑戰呢、會有神話中的英雄來解救大家嗎?
Thumbnail
人類的文明走進了部族文化。 但,隨著人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衝突也不斷的增加。 最後,無法避免的,迎來了上古時代的第一場大戰…涿鹿大戰 這場戰爭為何被稱為史詩級的戰爭呢? 同時,一場毀天滅地的災難,也在這個時候接近人類… 人類的文明將何去何從呢? 另外,為什麼,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呢?…
Thumbnail
人類的文明走進了部族文化。 但,隨著人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衝突也不斷的增加。 最後,無法避免的,迎來了上古時代的第一場大戰…涿鹿大戰 這場戰爭為何被稱為史詩級的戰爭呢? 同時,一場毀天滅地的災難,也在這個時候接近人類… 人類的文明將何去何從呢? 另外,為什麼,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呢?…
Thumbnail
伏羲氏-人面蛇身 神農氏-牛首人身、透明的身體 人類文化的起源難道是外星文明?… 人類是如何走出天然洞穴? 又是如何拉開與動物的生活距離呢?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三皇],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將人類,從蠻荒帶進了文明世界…
Thumbnail
伏羲氏-人面蛇身 神農氏-牛首人身、透明的身體 人類文化的起源難道是外星文明?… 人類是如何走出天然洞穴? 又是如何拉開與動物的生活距離呢?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三皇],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將人類,從蠻荒帶進了文明世界…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在五象限的駐留狀態,滐兒鮮少遭遇讓祂棘手到極點的事件。自從調律修整南天超帝國的「起源迷思」、正式切離第五代皇帝與前代們的基礎連結,更是毫無罣礙,無須擔憂過於強烈的重塑造成整體的扞格與裂縫。
Thumbnail
在五象限的駐留狀態,滐兒鮮少遭遇讓祂棘手到極點的事件。自從調律修整南天超帝國的「起源迷思」、正式切離第五代皇帝與前代們的基礎連結,更是毫無罣礙,無須擔憂過於強烈的重塑造成整體的扞格與裂縫。
Thumbnail
漢高祖叫劉邦,呢樣嘢大家都知道,但係大家又知唔知出處係咩呢?大家可能覺得《史記》或者《漢書》有記載,其實唔係,我地睇下呢兩本書既記載。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漢書.高帝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史記》同《漢書》都係無記載漢高祖叫咩名,《漢書
Thumbnail
漢高祖叫劉邦,呢樣嘢大家都知道,但係大家又知唔知出處係咩呢?大家可能覺得《史記》或者《漢書》有記載,其實唔係,我地睇下呢兩本書既記載。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漢書.高帝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史記》同《漢書》都係無記載漢高祖叫咩名,《漢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