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沉默的時候,也許祂在等你先跨出那一步——《神啊!祢到底要我做什麼?》|讀書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總結

Q:如何正確地探求並走在神旨意中?
A:不必刻意尋求指引,動機與目的對了,就會走在神的旨意中。
How:遵循四大指南:1.查詢聖經 2.請教高見 3.禱告 4.做出決定

📌適合對象

正在選擇中迷惘的基督徒、
自以為很了解神旨意的基督徒、
對「你回去禱告看看有沒有感動」很反感的人。

📌架構

本書有10章,大約一半篇幅在批判基督徒過於嚴謹(也可能是寬鬆)或主觀地尋求神旨意,以至於過度浪費時間在等待神明顯的記號引導;
並以「工作」及「婚姻」為例,運用四大指南為讀者做「做決定」的示範。


✏️讀書心得

▲做決定,不要想太多

記得一開始在Amazon的書評上看到大意是「他批判了很多方法,但自己卻也沒提出新洞見」的評論。然而深入閱讀才發現,作者的觀點就是「不要想太多」,所以他不會提出任何新的想法。
舉例來說,當我批判基督徒以擲骰子的方式做決定,自然也不會推薦基督徒以抽籤替代擲骰子。

▲溫和批判的口吻

這位作者的敘述方式讓我想到畢德生,畢德生的文筆溫柔卻尖銳,可是讀者不會感受到作者的強烈態度,這本書也讓我有一樣的感覺,也可能是我平常在批評基督徒時總是選擇非常強烈的字眼,因此對於這兩位作者能夠用平鋪直述的口吻,批判他們認為不妥的事情,並且能讓讀者心平氣和地接受他們的演繹,我非常佩服。

▲為何害怕選擇失敗?

作者分析了「為何基督徒急於尋求神旨意?」的五個心態,
其中之一是:想要完滿的人生。
基督徒害怕選擇了非上帝所預備的道路,因此人生整個差之千里。

尤其在這個世代,我們的選擇變得更多:

我該讀這本書嗎?我中午該吃什麼?吃飯要配什麼影片?
我該讀哪個科系?我該出國嗎?我應該當ooo嗎?
因此我們對於選擇的焦慮更加深,害怕選到不好的決定。
當選擇放大至工作、感情,甚至是置產等重大的決定,

基督徒更希望能尋求到神旨意,深怕做錯決定而導致人生不完滿。

對於遲遲無法下決定的基督徒,卻藉口地說尚未尋求神旨意前不敢輕舉妄動,
作者說:

不要年復一年把自己缺乏能力做決定,靈意化成是為了追求神的旨意。


▲聖經中的尋求神旨意呢?

至於聖經中所記載的濕羊毛,或是直接聽見神對他們說話的故事呢?
基督徒不能也像基甸一樣尋求印證,或是求神也對他們說話嗎?
首先,作者認為基甸的作法更顯出基甸的懦弱與不信;而使徒行傳中的例子,確實是特殊的啟示事件。但要強調是「特殊」,並非使徒們意料內的模式,也都不是使徒所預期得到,因此「不要期待不可預期的」。

▲那些無關道德的事務

作者提到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

除了少數例外,保羅對自己生活中與道德無關的事務,都是自行計畫、擬策略、做決定的。

確實,我們不需要為了「該穿哪件衣服」禱告,我們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找神來背書。

▲結論

作者很清楚地表達「做點什麼吧」的觀念,因此我以這段內文作為結論:

開始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決定吧。
千萬不要再等候那種強烈的感動。
如果你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就會走在神的旨意中,
所以儘管跨出去,開始做點什麼吧。

我覺得作者這段話,充分表達了他想說的,猶如英文書名:Just Do Someth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T
3會員
32內容數
嗨嗨!我是YT,是方格子的新手,嘗試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數位時代的探索心聲及更多內容放在這裡,希望能跟更多人互相交流學習!
YT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本書《好好休息》透過睡眠科普知識,探討什麼是「好好休息」。作者提出「睏睡度」、「睡眠債務」和「微休息」等概念,將睡眠視為可觀察調整的行為。內容包括主動設定微休息中繼站;清醒系統過度活躍會影響入睡。書中提供「打造好眠體質6原則」作為實作指南,適合有壓力和睡眠困擾的讀者,幫助在忙碌生活中找到喘息空間。
Thumbnail
2025/09/23
本書《好好休息》透過睡眠科普知識,探討什麼是「好好休息」。作者提出「睏睡度」、「睡眠債務」和「微休息」等概念,將睡眠視為可觀察調整的行為。內容包括主動設定微休息中繼站;清醒系統過度活躍會影響入睡。書中提供「打造好眠體質6原則」作為實作指南,適合有壓力和睡眠困擾的讀者,幫助在忙碌生活中找到喘息空間。
Thumbnail
2025/09/18
本書探討如何以正向溝通建立信任,核心在HEAR原則(誠實、同理心、自主、回映),並透過四種動物模式說明不同對話風格。作者強調傾聽與回映的作用,能引導對話深入、避免破壞信任。書中結合理論與案例,附錄提供測驗與實例,幫助讀者在日常練習中辨識與調整溝通方式,逐步提升人際互動品質。
Thumbnail
2025/09/18
本書探討如何以正向溝通建立信任,核心在HEAR原則(誠實、同理心、自主、回映),並透過四種動物模式說明不同對話風格。作者強調傾聽與回映的作用,能引導對話深入、避免破壞信任。書中結合理論與案例,附錄提供測驗與實例,幫助讀者在日常練習中辨識與調整溝通方式,逐步提升人際互動品質。
Thumbnail
2025/09/10
《從選擇題到必考題》由陳顯立與謝銘元合著,前半部以理論切入,強調「以終為始」與數位轉型三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後半部則以案例與圖表解析實務應用,聚焦數據化流程與策略成效。全書簡明易懂,適合任何企業參考,尤其在理解數位工具、品牌經營與流程管理上,提供清楚的方向與具體啟發。
Thumbnail
2025/09/10
《從選擇題到必考題》由陳顯立與謝銘元合著,前半部以理論切入,強調「以終為始」與數位轉型三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後半部則以案例與圖表解析實務應用,聚焦數據化流程與策略成效。全書簡明易懂,適合任何企業參考,尤其在理解數位工具、品牌經營與流程管理上,提供清楚的方向與具體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在事情真正的秩序裡,一個人並不為了要快樂而做某一件事——而是一個人是快樂的,所以做某件事。 一個人並不為了有慈悲心而做某件事,而是一個人是慈悲的,所以以某種方式行事。 就一個高度有意識的人而言,靈魂的決定先於身體的行動。 只有一個無意識的人,才企圖經由身體在做的事,來產生一種靈魂的狀態。 這
Thumbnail
在事情真正的秩序裡,一個人並不為了要快樂而做某一件事——而是一個人是快樂的,所以做某件事。 一個人並不為了有慈悲心而做某件事,而是一個人是慈悲的,所以以某種方式行事。 就一個高度有意識的人而言,靈魂的決定先於身體的行動。 只有一個無意識的人,才企圖經由身體在做的事,來產生一種靈魂的狀態。 這
Thumbnail
如果我能給你們任何禮物,能給你們任何特殊的恩寵,以便讓你們能找到我,則那就是無懼。 無懼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認識神。 這意謂著,你必須無懼到足以拋卻你原以為你對神的認識。 你必須無懼到足以跳開別人所說的有關神的種種。 你必須無懼到敢於走入你自己對神的親身體驗中。 然後你又必須無懼到不因
Thumbnail
如果我能給你們任何禮物,能給你們任何特殊的恩寵,以便讓你們能找到我,則那就是無懼。 無懼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認識神。 這意謂著,你必須無懼到足以拋卻你原以為你對神的認識。 你必須無懼到足以跳開別人所說的有關神的種種。 你必須無懼到敢於走入你自己對神的親身體驗中。 然後你又必須無懼到不因
Thumbnail
你不會得到你所求的,你也無法擁有任何你想要(want)的東西。這是因為要求本身就是欠缺的一種聲明,在你說你想要一個東西時,只會在你的現實中形成那個「缺乏」(wanting)的經驗。 因此,正確的祈禱永遠不是懇求的禱告,而是感恩的禱告。 當你為了自己所選擇在你的現實生活裡要去經驗的事而預先感謝神時
Thumbnail
你不會得到你所求的,你也無法擁有任何你想要(want)的東西。這是因為要求本身就是欠缺的一種聲明,在你說你想要一個東西時,只會在你的現實中形成那個「缺乏」(wanting)的經驗。 因此,正確的祈禱永遠不是懇求的禱告,而是感恩的禱告。 當你為了自己所選擇在你的現實生活裡要去經驗的事而預先感謝神時
Thumbnail
在追求成功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障礙,那就是「等我準備好...我就會...」的心魔。這種思維模式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錯覺,認為只有當我們完全準備好時,才能開始採取行動。但是,這種等待完美時機的態度往往導致機會的流失和潛能的浪費。
Thumbnail
在追求成功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障礙,那就是「等我準備好...我就會...」的心魔。這種思維模式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錯覺,認為只有當我們完全準備好時,才能開始採取行動。但是,這種等待完美時機的態度往往導致機會的流失和潛能的浪費。
Thumbnail
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Thumbnail
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