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類藥物等效劑量轉換的學理與臨床應用
鴉片類止痛藥物是治療中度至重度疼痛的基石,但在長期治療過程中,常因藥物耐受性、副作用或劑型調整等因素,需要將病人使用的藥物進行轉換(Opioid Switching)。此時,精確且安全的等效劑量轉換便成為臨床藥學與疼痛管理的核心課題。

鴉片類止痛藥物等效劑量轉換器 網站,請點我
一、 等效鎮痛劑量(Equianalgesic Dosing)的學理基礎
「等效鎮痛劑量」指的是不同鴉片類藥物在特定途徑下,能產生相同疼痛緩解效果的劑量比率。這個概念的建立依賴於以下幾個關鍵藥理學要素:
1. 嗎啡等效劑量 (Morphine Milligram Equivalent, MME)
口服嗎啡 (Oral Morphine) 在臨床上被視為計算鴉片類藥物效價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所有其他鴉片類藥物的劑量,都透過特定的轉換因子,推算其相當於多少毫克的口服嗎啡,即 MME。這使得臨床醫師有一個相對統一的基準來比較和評估不同藥物的總止痛負荷強度。2. 轉換因子的決定因素
藥物間的轉換因子(Equianalgesic Ratio)並非單純基於藥物濃度,而是綜合考量了以下因素:
- 藥物效力 (Potency): 藥物與鴉片受體(主要為 μ-受體)結合的親和力。例如,氫嗎啡酮(Hydromorphone)的效力遠高於嗎啡。
- 生體可用率 (Bioavailability): 藥物經由特定給藥途徑(如口服、靜脈注射、穿皮)後,實際進入全身循環的比例。這解釋了口服嗎啡與靜脈嗎啡之間存在 3:1 的等效比率(即 3 mg 口服嗎啡 ≈1 mg 靜脈嗎啡)。
- 給藥途徑: 轉換因子必須明確標示給藥途徑,例如 Fentanyl (Transdermal Patch) 的劑量是以微克每小時 (μg/h) 來計算,其轉換係數基於穩定態血中濃度與口服嗎啡的關係。
二、 臨床轉換的挑戰與原則
鴉片類藥物轉換並非簡單的數學運算,臨床應用上,除了計算結果之外,還必須考量藥物的藥物動力學 (Pharmacokinetics) 與藥效學 (Pharmacodynamics),特別是以下兩個重要的臨床原則:
1. 交叉耐受性不完全 (Incomplete Cross-Tolerance)
交叉耐受性是指病人對某一鴉片類藥物產生的耐受性,部分或全部轉移到其他鴉片類藥物上。當轉換藥物時,由於不同藥物在受體亞型、結合力、代謝途徑上的差異,病人對新藥物的耐受性通常會降低。
為了避免新藥物劑量過高導致的呼吸抑制等嚴重副作用,臨床實踐中普遍建議:
當從一種鴉片類藥物轉換為另一種藥物時,計算出的等效劑量應酌情減少 25% 至 50% 作為起始劑量,以確保病患安全。
若病人過去使用的鴉片類止痛藥品並沒有達到止痛目標,則一般建議以再加上25%劑量做為轉換後的起始劑量。
2. 特殊藥物的非線性轉換(如美沙冬)
部分藥物(如 美沙冬, Methadone)的等效轉換比率並非單一常數,而是呈現非線性 (Non-Linear) 關係。
- 美沙冬: 由於其長效的半衰期和特殊的代謝途徑,其與嗎啡的等效比率會隨著原嗎啡劑量的增加而顯著提高(從低劑量時的 1:2 增加到高劑量時的 1:20 或更高)。因此,工具中對美沙冬的轉換必須採用浮動比率 (Sliding Scale) 模式。
- Fentanyl穿皮貼片: 轉換也依賴於原嗎啡劑量所處的範圍,而非單一乘數,因為需要考量貼片達到穩態血藥濃度的時間與劑量安全區間(請參考轉換對照表)。
3. 個別藥物的副作用考量與每日極量上限
- 在臨床換算上,口服嗎啡30 mg約等於口服tramadol 120 mg(1:4),這是基於多項臨床藥理與止痛效力比較研究的共識。但反向換算時,tramadol換算為嗎啡的比例通常建議為5:1至10:1,tramadol止痛效力低於嗎啡,且有劑量上限(天花板效應)。舉例來說 : 即tramadol 250–500 mg約等於口服嗎啡50 mg,如果用4:1換算,可能會造成口服嗎啡劑量過高的問題。
4. μ 受體作用
- Nalbuphine 的藥理機轉為 κ 受體作用劑 / 部分 μ 受體拮抗劑,因此不建議和μ作用劑 ex. Morphine, Fentanyl併用,會拮抗其作用並誘發戒斷症狀 (withdrawal)。
- 鴉片類全效劑的止痛效果可能被部分作用劑buprenorphine的競爭作用削弱。 對鴉片類藥物出現生理依賴性的患者,給予部分促動劑buprenorphine可能會引發withdrawal,須小心使用。


三、 轉換器在專業實務中的定位
本轉換器透過整合最新的臨床數據與特殊藥物的轉換規則,將複雜的藥理學計算工具化。
使用時仍須依照臨床狀況與專業人員之建議執行,除了計算之外須考量的重點仍非常多,切勿自行更動劑量。
請秉持「先評估,再轉換,後減量,勤追蹤」的疼痛管理安全原則。
四、參考資料來源
- 1. Micromedex(Opioid Dose Conversion and Equianalgesic Doses)
- 2. Opioid Equivalent Dosing
- 3. [臨床藥學] 共筆專用表 鴉片類止痛藥品劑量轉換表
- 4. Conversion Ratios for Opioid Switc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Mercadante S, Caraceni A. Palliative Medicine. 2011;25(5):504-15. doi:10.1177/0269216311406577.
- 5. CD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rescribing Opioids for Pain - United States, 2022. Dowell D, Ragan KR, Jones CM, Baldwin GT, Chou R.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2022;71(3):1-95. doi:10.15585/mmwr.rr7103a1.
- 6. Comparing the Subjective, Psychomotor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Buprenorphine and Morphine in Healthy Volunteers. Zacny JP, Conley K, Galinkin J.Th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1997;282(3):11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