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思想遺產,哲學博物館的必要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恭喜桃園文學館於本月三日正式啟用(2022年4月辦理動土施工儀式)!

   根據國立臺灣文學館今年七月的新聞稿,全臺已有38間文學家族館舍。另根據文化部統計,截至去年底,全臺共有29所歷史及人文的博物館,其中與歷史、考古相關的至少有11所。然而,哲學身為人文學科「文史哲」中的一員,我國何時會有第一座以保存思想為主的哲學博物館?

   臺灣哲學發展的歷史已逾百年,2019年臺大出版中心更出版了《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介紹臺灣哲學發展的重要思想與人物,及外國思潮在臺灣哲學脈絡中的吸納與轉換。

   現況,全臺有以文化資產的形式,保存一些個別思想家的故居,如:曾任臺大哲學系的殷海光及方東美老師的故居。然而,文資所保存的,多偏重在硬體方面,而非思想家的思想。如:方東美寓所,修復後保留建築,作為藝術展覽使用,現場僅在牆上掛了三張A4大小之文字、照片介紹方東美,未留下其生活於此的痕跡,更未作為傳遞、發揚其思想的空間,甚為可惜。

   思想家的思想發展,隨著思想家的過世,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如:殷海光一生堅信科學、民主與自由,卻在人生最後階段轉向倫理道德。乃因自由民主需要道德理想作為原動力,若不受倫理規範的制約,都可能被利用。由此可看出,思想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自我批判、反思而有演變的可能。作為遺產,應傳承、發揚其整體的思想,該思想才有可能在開放、動態的互動關係中持續生生不息。

   考量近幾年我國哲學先賢的相繼離世,如:沈清松、林正弘、袁信愛、成中英、蔡仁厚、王曉波等中外學者,其思想若不再保存、思考,將逐漸被遺忘,且過去多數思想家的思想並未被系統性的保存,成立一座以保存思想為主的哲學博物館成為當務之急。

   若成立一座哲學博物館,除了可蒐藏、保存思想家的文件與文物,研究、發揚其思想外。更可透過主題性或個別性的展示,如:某哲學思潮的發展、或哲學與科學、歷史、教育、建築等跨領域的關係,或某位哲學家的思想歷程與轉變。及做為推廣教育的平臺,提供國內外哲學社群一個研究、推廣交流的空間。期待我國能夠早日成立亞洲第一個以整體哲學發展體系為主的哲學博物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9會員
672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6/08
        當政治人物高喊性騷、酒駕、虐兒「零」容忍時,現實是,去年職場性騷擾的案件949件成立,酒駕事故死傷人數為9243人,兒虐事件2425件。「零容忍」已淪為口號,本文將反思何謂零容忍,及其難以落實的原因。         首先,何謂零容忍?「零容忍政策」起源於犯罪學,其衍伸自198
Thumbnail
2025/06/08
        當政治人物高喊性騷、酒駕、虐兒「零」容忍時,現實是,去年職場性騷擾的案件949件成立,酒駕事故死傷人數為9243人,兒虐事件2425件。「零容忍」已淪為口號,本文將反思何謂零容忍,及其難以落實的原因。         首先,何謂零容忍?「零容忍政策」起源於犯罪學,其衍伸自198
Thumbnail
2025/06/02
  近日針對中正路、經國路改名一事,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轉型正義其實是一個人權的問題。」然而,轉型正義是誰的人權?其目的為何?改路名是否可達到其目的?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下稱《促轉條例》)於2017年通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下稱促轉會)於2018年成立。依據《促轉條例》,轉型正義的
Thumbnail
2025/06/02
  近日針對中正路、經國路改名一事,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轉型正義其實是一個人權的問題。」然而,轉型正義是誰的人權?其目的為何?改路名是否可達到其目的?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下稱《促轉條例》)於2017年通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下稱促轉會)於2018年成立。依據《促轉條例》,轉型正義的
Thumbnail
2025/05/15
  先喚起大家對拔管案的背景:2018年(狗年),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賴清德,那年,基本工資每小時為140元、發生0206花蓮地震(17人罹難)、普悠瑪號列車出軌事故(18人死亡)、年底縣市長選舉,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與中華民國斷交(邦交國剩17國)。在眾多國事下,唯一貫
Thumbnail
2025/05/15
  先喚起大家對拔管案的背景:2018年(狗年),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賴清德,那年,基本工資每小時為140元、發生0206花蓮地震(17人罹難)、普悠瑪號列車出軌事故(18人死亡)、年底縣市長選舉,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與中華民國斷交(邦交國剩17國)。在眾多國事下,唯一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博物館,位在臺北市二二八公園內。裡面有很多臺灣的動物、植物、文物展品,包括:化石、標本、器物、輿圖、繪畫等等。礙於玻璃帷幕,不適合拍照──光帷幕外的就拍了一堆。很多外國人、學生參觀,也適合親子同行──有很多小朋友遊戲區。   目前比較特別的是捷克城堡展,不用飛布拉格就能深入瞭解相關的歷史
Thumbnail
臺灣博物館,位在臺北市二二八公園內。裡面有很多臺灣的動物、植物、文物展品,包括:化石、標本、器物、輿圖、繪畫等等。礙於玻璃帷幕,不適合拍照──光帷幕外的就拍了一堆。很多外國人、學生參觀,也適合親子同行──有很多小朋友遊戲區。   目前比較特別的是捷克城堡展,不用飛布拉格就能深入瞭解相關的歷史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地有許多文創園區。文創園區地成立目的在於聚集文化平台、又依托一個場域和空間,其背後都不免與歷史產生聯系。而空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再不同時光具焦,就成為園區說故事的元素,也成為園區文創產品創作的元素。換言之;每個文創園區前身用途都不同,但就是要讓舊友空間聚焦於文化平台之再次利用。這篇介紹在桃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地有許多文創園區。文創園區地成立目的在於聚集文化平台、又依托一個場域和空間,其背後都不免與歷史產生聯系。而空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再不同時光具焦,就成為園區說故事的元素,也成為園區文創產品創作的元素。換言之;每個文創園區前身用途都不同,但就是要讓舊友空間聚焦於文化平台之再次利用。這篇介紹在桃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隆田考古園區位於台灣南部,是一個保存和展示古代文化遺跡的重要場所。這裡不僅是考古學家的研究基地,更是一個讓公眾了解和體驗歷史的窗口。每當我走進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這個考古園區覆蓋著廣闊的田野,四周環繞著山巒和河流,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當我第一次踏足這
Thumbnail
隆田考古園區位於台灣南部,是一個保存和展示古代文化遺跡的重要場所。這裡不僅是考古學家的研究基地,更是一個讓公眾了解和體驗歷史的窗口。每當我走進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這個考古園區覆蓋著廣闊的田野,四周環繞著山巒和河流,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當我第一次踏足這
Thumbnail
台南市立美術館館舍分成兩個,一個是位於南門路與友愛街口、原本是台南警察署的1館,一個是座落在府前路與忠義路交接處的2館。致力於透過在地藝術的梳理與詮釋,活化文化記憶,回應台南數百年積累的豐碩人文資產。
Thumbnail
台南市立美術館館舍分成兩個,一個是位於南門路與友愛街口、原本是台南警察署的1館,一個是座落在府前路與忠義路交接處的2館。致力於透過在地藝術的梳理與詮釋,活化文化記憶,回應台南數百年積累的豐碩人文資產。
Thumbnail
票價只需要30元就可以看到本館跟古生物館,不過因為閉館時間是5點,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先選擇古生物館來看,古生物館前身是土地銀行的總行,1991年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
Thumbnail
票價只需要30元就可以看到本館跟古生物館,不過因為閉館時間是5點,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先選擇古生物館來看,古生物館前身是土地銀行的總行,1991年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