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靈魂漂浮在宇宙,身體卻還留在人間
今天來聊聊INFJ與INTJ非常容易出現的問題——虛無感(或者說是虛無主義)
這種虛無感並不只是單純的「無聊」或「沒事做」,它更像是一種無意義與空白的感覺
好像靈魂被丟進了無邊無際的宇宙裡漂浮著,而身體卻依舊在地球上運轉
那種割裂與抽離的感覺,往往來自於他們的主導功能:Ni(內傾直覺)
當Ni帶你走進虛空
Ni的特質之一,是渴望洞悉事物背後的規律與本質。
INFJ與INTJ不甘於僅僅感知表面,而是想要觸碰更深、更源頭的東西。
然而,當他們持續往「源頭」追尋,最終常會發現那裡是一片空白的空間。
在那片空白裡,飲食、生活、文化,甚至「存在的意義」本身,似乎都被吞沒了。
就這樣,Ni的深度視野在帶來洞察的同時,也可能反噬他們—— 讓他們成為被宏觀視野掏空的靈魂旅人,在萬物皆虛的感覺裡成為「空心人」。
對抗虛無:從哲學到個人
「對抗虛無感」這個命題可大可小。
大,可以大到涉及各個哲學流派對虛無主義的解方;
小,則可以小到每個人生命裡,那些能夠真切體會「當下」的珍貴時刻。
今天,我想分享的我自己長年以來被虛無感困擾, 卻又努力以「活著」的姿態去感受這個世界的過程。
用Se找回「存在」:讓身體成為回歸的路徑
既然虛無感是因為Ni過度強勢所導致,
那麼我選擇以它的對立功能Se(外傾感覺)來平衡。
於是我開始學習舞蹈:爵士舞、K-POP、古典舞,我都嘗試過。
其中,古典舞最讓我感受到「當下」的狀態。
我記得有一次練習古典舞時,我進入了一種心流狀態
我不再只是模仿老師的動作,而是我的身體與意識合而為一
我能清楚地感受到身體與空間之間的連結,也能在呼吸與動作之間找到自然的節奏。
對於一個長期過度用腦的人來說,這是一段極其珍貴的體驗。
對抗虛無的兩個實踐建議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我想邀請你試試以下兩個方法:
- 真實地活動身體
是的,就是這麼直白。
請真實地活動你的身體,例如運動、跳舞、跑步、打拳……
任何能讓肌肉、關節、呼吸重新「參與」生活的方式都行。 - 回到當下
請意識到「過去」與「未來」都只存在於頭腦裡,真正發生的時間點,只有「此刻」。 事實上,「此刻」本身也不存在——因為若沒有過去與未來作為參照,它就是純粹的「存在」。
當你意識到自己正存在於這個空間與時間裡,那份覺察本身就足以讓人心生感激
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困難,但每當你焦慮於過去或未來時,請提醒自己:
「存在本身,就是最珍貴的體驗。」
學習MBTI的真正目的
🌿學習MBTI,不只是為了知道自己的人格傾向
而是為了從中看見自己的優勢與盲點,並學會在功能之間取得平衡
它才能真正成為自我覺察與成長的工具
🌿我是CC,以16人格與九型人格作為輔助工具的生活教練與療癒師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學習人格工具的應用,或探索自己更大的潛能
歡迎透過LINE與我聯繫 👉 @789grl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