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的藝術、音樂與生活:一場深刻的文化探索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一直相信,生活就是藝術。不是只有在劇院裡,藝術才發生。

raw-image


介紹一個我之前主持的節目《南希的藝文沙龍》。從新聞現場一路走來,經歷過採訪、報導、製作,對於藝術,我始終懷著初心與熱情。我希望透過節目,和大家一起看門道,不只看熱鬧。更想透過藝術,探索我們自己,也探索這個世界。

這一集,帶大家去一個我一直覺得神秘而充滿魅力的國度,古巴。

這個加勒比海的小島,在2021年爆發了六十多年來最激烈的群眾抗議。疫情、物資短缺、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困境,讓上千人走上街頭。我們總聽見西方媒體對古巴的種種標籤:「集權」、「貧窮」、「落後」,但少有人注意,這個國家同時孕育出世界最豐沛的音樂文化之一。

音樂、文化與人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

為此,我邀請了一位對古巴音樂懷抱深情的音樂家,徐崇育Vincent。

他笑著說,這條路的開端,是來自大學時期的一位啟蒙老師。那是一位熱愛古巴節奏的打擊樂老師,教會他如何聽見音樂背後的靈魂。

後來他到了紐約,開始跟許多來自波多黎各、古巴的音樂人學習。他們大多是在七〇年代很紅的音樂人,後來轉做教學,把文化當成一種責任。

那些課程,常常是在紐約第五大道附近的社區學校裡舉行,學費不高,卻給了他深刻的文化洗禮。也正是這樣的過程,點燃了他對古巴的渴望。

「我的打擊老師曾對我說:『古巴音樂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還說,即使他是外國人,也覺得自己還不夠了解古巴音樂。那我呢?我是誰?」

那句話,如重錘敲響他的心弦。他決定親自走一趟古巴。

那是他人生中最特別的一段旅程。他特意選擇在哈瓦那爵士音樂節期間前往,一天三堂課:白天跳舞,下午練打擊樂,晚上聽現場演出。他說,那幾乎是一種「文化的浸泡式療程」。

古巴不只給他音樂的震撼,也給了他現實的撞擊

有一天他到哈瓦那大學參觀,一位學生跟他說:「在古巴,一切都是免費的,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但人是不自由的。」

那句話讓他久久難以忘懷,也揭開了古巴制度深層的矛盾。

他去的那年,古巴人才剛剛被允許可以出國,但昂貴的機票仍是高牆。現實的邊界,從來不只是國界。

在他眼中,古巴是一座音樂的熔爐。黑奴文化與西班牙殖民歷史交織出獨特的節奏與旋律。倫巴、曼波、騷沙……這些舞動世界的音樂風格,全都來自這座島嶼。

很特別的是,因為長年的鎖國政策,古巴反而保留了許多西非的傳統節奏,甚至比非洲本地還完整。

某些宗教儀式的鼓聲與節奏,在古巴被嚴格保護,過去甚至只有古巴人才被允許演奏。

他還參觀了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劇場,他說那是他見過最豪華的建築之一。「裡面燈光水晶閃耀,外面卻是物資匱乏,像兩個世界。」

物資的貧乏,他也深刻體會過。有次趕課前,他只能啃著乾糧,老師見狀,便親手為他做了古巴三明治,還特地倒了杯冰水給他。

「在那裡,冰水不是理所當然,是一種溫柔的奢侈。」

談到觀光區的繁華與在地居民的日常落差,他語帶感慨:「你會看到街上有人吃著龍蝦牛排,那些是觀光客的,古巴人不能吃。」

在同一片陽光下,兩種生活如影成雙。也或許正因如此,音樂與舞蹈才成為他們面對困苦的出口。

當你無法從物質獲得滿足,只能尋找精神上的滿足。

節目最後,我邀請 Vincent 分享了他結合古巴與非洲元素的音樂作品,節奏裡有土地的呼吸,有人們的堅韌與詩意。

這不只是一次音樂的旅行,更像是走進了一段歷史與靈魂的對話。

在這場對談中,我們不只聽見了鼓聲與旋律,更聽見了遠方島國人們的生活脈搏,與那句埋在節奏裡的心聲「即使一無所有,我們仍要唱出靈魂。」

 

Podcast與徐崇育的完整專訪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ep12-feat?in=aaiadio/sets/2tih9jb1glbx&utm_source=clipboard&utm_medium=text&utm_campaign=social_sharing

關於古巴,推薦這本書 : 敲打天堂的門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36651846595?srsltid=AfmBOoqAilXmpmgKRrTur013xNYOZRfeiwjcloE0MGmApsTHalxO---8

錄音場地 : 南希的美好人聲自媒工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希不設限書房
10會員
35內容數
南希主持《不設限自媒書房》,走過影視、新聞與藝文現場,戲劇學碩士出身,喜歡紐約的百老匯、外百老匯與現代舞的自由氣息。熱愛藝術的奔放,也關注心靈、人際、創業與生活美感。最愛吳爾芙的一句話:「人不該是插在花瓶裡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不設限,就是南希的生命風格。
南希不設限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打破戲劇系等於明星夢的刻板印象!本文採訪兩位戲劇系畢業生,一位成為知名塔羅師,一位則在電視編劇界闖出一片天,她們分享從校園到職涯的精彩歷程,以及戲劇訓練如何成為人生養分。
Thumbnail
2025/09/24
打破戲劇系等於明星夢的刻板印象!本文採訪兩位戲劇系畢業生,一位成為知名塔羅師,一位則在電視編劇界闖出一片天,她們分享從校園到職涯的精彩歷程,以及戲劇訓練如何成為人生養分。
Thumbnail
2025/09/19
故事工廠最新作品《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以黑色喜劇手法,探討公務員在制度陰影下遭遇的困境,以及吹哨者所面臨的兩難。此劇透過一宗神祕死亡事件,揭露官商勾結、媒體責任、社會良知等議題,並呼籲觀眾省思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Thumbnail
2025/09/19
故事工廠最新作品《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以黑色喜劇手法,探討公務員在制度陰影下遭遇的困境,以及吹哨者所面臨的兩難。此劇透過一宗神祕死亡事件,揭露官商勾結、媒體責任、社會良知等議題,並呼籲觀眾省思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Thumbnail
2025/09/12
雨天的金瓜石總是帶著濃濃霧意,空氣潮濕,山城低語,如夢似幻。奈良美智的畫筆在這樣的時空場域中,劃出了一道深邃又感性的軌跡。展名《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喚醒我們對自我、記憶與時代的感知。 這是奈良美智基金會與文化總會共同策劃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
Thumbnail
2025/09/12
雨天的金瓜石總是帶著濃濃霧意,空氣潮濕,山城低語,如夢似幻。奈良美智的畫筆在這樣的時空場域中,劃出了一道深邃又感性的軌跡。展名《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喚醒我們對自我、記憶與時代的感知。 這是奈良美智基金會與文化總會共同策劃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喜歡藝文作品,也有陣子常自己創作。透過它們,我看見、共感、抒發那些屬於人類幽微或者深埋的情感。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陰影或隨之引發的情緒上癮了。
Thumbnail
喜歡藝文作品,也有陣子常自己創作。透過它們,我看見、共感、抒發那些屬於人類幽微或者深埋的情感。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陰影或隨之引發的情緒上癮了。
Thumbnail
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若是注意力聚焦在結果,就會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
Thumbnail
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若是注意力聚焦在結果,就會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
Thumbnail
「大田藝術中心」致力於感受、思考際遇的神奇與奧妙,與藝術做出更多元的結合。充滿著眾多夢想與理念的藝廊咖啡廳,黃志東藝術總監期待營造悠閒的藝術場域品咖啡、賞藝術,藝術不光只是欣賞而已,更乘載著眾多創作者的冀盼與內心嚮往,透過大田藝術中心傳遞出去。
Thumbnail
「大田藝術中心」致力於感受、思考際遇的神奇與奧妙,與藝術做出更多元的結合。充滿著眾多夢想與理念的藝廊咖啡廳,黃志東藝術總監期待營造悠閒的藝術場域品咖啡、賞藝術,藝術不光只是欣賞而已,更乘載著眾多創作者的冀盼與內心嚮往,透過大田藝術中心傳遞出去。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31】藝術對生活有幫助嗎?讓性、食物與執念變化成藝術與自己。#草間彌生 其實也像 #可憐的東西 |《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9 Video podcast片段: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31】藝術對生活有幫助嗎?讓性、食物與執念變化成藝術與自己。#草間彌生 其實也像 #可憐的東西 |《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9 Video podcast片段: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3 Q.回想小時候,你曾對哪些事物感到好奇? ✍️音樂或舞蹈……藝術。 Q.如果可以繼續探索,你會想如何滿足自己? ✍️耐心與毅力。 寫於20240403(週三)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3 Q.回想小時候,你曾對哪些事物感到好奇? ✍️音樂或舞蹈……藝術。 Q.如果可以繼續探索,你會想如何滿足自己? ✍️耐心與毅力。 寫於20240403(週三)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內在世界的聲音,忙於應對工作壓力和日常雜務。然而,每個人都有一個深藏的創造力和情感世界,值得我們去重新發現和探索。沉浸式沙畫體驗,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通往身心靈平靜的旅程。 沉浸式沙畫體驗是一種藉由手部動作和沙粒的排列來創作圖像和場景的藝術形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內在世界的聲音,忙於應對工作壓力和日常雜務。然而,每個人都有一個深藏的創造力和情感世界,值得我們去重新發現和探索。沉浸式沙畫體驗,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通往身心靈平靜的旅程。 沉浸式沙畫體驗是一種藉由手部動作和沙粒的排列來創作圖像和場景的藝術形
Thumbnail
什麼是藝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Thumbnail
什麼是藝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