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間矽谷科技巨企工作,屈指一算,有三十多年,有一半時間是資訊科技(IT)和項目管理的經理,員工包括美國,歐洲,亞洲(星加坡,印度,中國)等等。X公司有沒有冗員呢?我不清楚。我只能希望自己和帶領的員工不是冗員。冗員這個問題不好談。換一個問題:科技巨企如果少了兩三成員工,對業務有沒有影響?我覺得短期可能沒有。公司可有可無的員工大有人在。大公司不少項目都是用一個炸彈的資源去打一隻烏蠅,打死烏蠅(即是項目成功出街)還會百多人慶祝一番。科技龍頭如X公司可以放大量人力物力在一個項目,好景時不會花太多時間優化。我在香港成長,有效率習慣精益求精的優化(廣東話是平靚正),是香港人的基因。
矽谷是美國頂尖的電腦科創發源地,包括我工作多年的兩間科技巨企,都是從車房(Garage)創業。
從香港移居美國矽谷開始幾年,對於老美用兩三倍的人力物力投放在一個項目,很不認同也不明白,覺得很浪費。好有些老闆覺得我超能幹,當我是MVP。有些老闆想擴張團隊,提升自己勢力,平靚正是擴張團隊的障礙吧。看得多以後,習慣了,我是打工仔,離高層總裁太遠,沒話好說。
近年,看到中國內地電車價廉物美,對環保也好,卻受到歐美排擠,又看到中國內地5G,手電和不小高科技產品都做得很好,又遇到政治打壓。對於歐美用一個炸彈的資源去打一隻烏蠅的思維和方法好像是有點明白了。
為什麼優化平靚正不是X公司和其他科技龍頭的重點呢?我想到以下的原因。
第一,先請人吧,即使還沒想到要做什麼,員工可以自己找事做,有時員工還會做出一點成績。好景時擴張,請多點人,可以做多一點成績。好景時不需要優化。
第二,老美大公司遊戲規矩,項目不順利,做得不好,還可以說不夠人力物力,又可以請人。說不夠人力物力總比說自己團隊管理得不好更入耳,更受上司下屬歡迎,好聽得多吧。請人要時間,又可以給自己團隊多點時間。何樂而不為? 你不跟遊戲規矩,分分鐘其他老闆請人不停擴張。你的員工不停優化拼命是沒用的。
第三,在市場上的頂尖人才,把他們放入公司,又比讓他們到競爭對手好。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還有這些大公司重組頻繁,領導多些人手做業績還是節省人手好呢?
最後就是成本貴人工高,提高GDP, 更多空間做創科,有更多空間研究,發明新的產品。在人工高的地方生活,去其他低人工國家生活和旅遊就覺得很輕鬆吧!節約,有效率,平靚正,中國及亞州不少國家都比歐美做得優勝太多吧。明白歐美遊戲規矩,制度如何能比亞州人做得少但生活過得更優裕也重要吧!
經歷幾十年才明白這一點點。希望跟你們分享。平靚正固然好但做得更勤力更優化,還要留下空間擴張,看明白歐美巨企方式,更能用自己能力和周圍的人材提昇科創業績和生活質素。
不過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以上是巨企的遊戲規則,想想巨企有幾間能不停再創高峰呢?這些遊戲規是未能盡用人材,容易走向官僚走向政治化。
自己公司還是平靚正較實際,人盡其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