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端午節的吃看看 南南之隅 2025世界的粽子 之後,我在中秋烤肉節又被南南之隅的烤肉套組吸引了,就算不是可以時常用炭火烤,用烤箱烤也行啊!而且南南之隅提出的這些地方,都是我在台灣很少見,也相當陌生的地方。能用食物試看看這些地方的食物用法,我覺得很棒!
烤肉這件事從智人已知用火就開始了,根據各地容易獵捕到的動物、相應的植物辛香料以及當地的氣候,發展出各種不同風格。從最簡單的洗淨火烤後沾鹽水,到使用複雜的辛香料層次,不同肉搭配不同的調味,創造出各種變化。
這次買回來的菜單有11種:蘇亞花生烤牛肉(奈及利亞)、羊肉芋頭葉帕魯薩米(薩摩亞)、伊卡芭蕉葉烤魚(東帝汶)、賈傑烤雞腿(摩洛哥)、梅戈茲牛肉香腸(突尼西亞)、煙燻香料烤雞翅(牙買加)、傳統巴西香腸(巴西)、烤甜椰芋糯米(寮國)、玉米餅(哥倫比亞)、提卡烤奶酪(印度)、沙嗲醬燒鷹嘴豆天貝(印尼)。上次寫的字數太多太長,這次就容我分個兩篇(或三篇)來跟大家分享。先說結論,我大多都是用200度左右烤約20-30分鐘,或視情況烤到我認為熟的程度,有些可能烤太久太乾,或是醃太久,總之我覺得最棒的做法可能還是用炭火烤或用煎的。
奈及利亞︱蘇亞花生烤牛肉

成份有:牛肉、花生、辣椒、洋蔥、蒜、薑、鹽、油
奈及利亞位於非洲西部,有一段臨海的海岸線在幾內亞灣。這是我在地圖上看到的資訊,其它我認識的奈及利亞都太刻板了。
裡面是一塊一塊骰子狀的牛肉,可以串起來烤,我是整個攤開進烤箱,用約200度烤30分鐘。烤完還行,吃得懂,不過用炭火應該更好吃。
調味吃得出明顯的花生味,但不重。有複合的香料味,很香,但可以想像如果是現醃現烤不經過冷凍會更香。有點像南洋沙嗲,但沒有那種creamy的感覺,也不像沙嗲有海的鮮味元素。
不辣,但是偏重口味,搭配泡過水的生洋蔥很合適,或生菜、蕃茄,帶點酸的東西也行。

進烤箱前大概長這樣

烤完後直接配生洋蔥絲吃,當一餐
巴西︱巴西傳統香腸
巴西是南美洲西邊的一個大國家,足球超強,有一個著名的基督救世主地標在里約熱內盧。烤肉很有名!

成份如圖,就不寫了
我是用小烤箱烤的,烤了滿久但烤不緊實,都是鬆軟的。吃完才發現好像也沒必要烤得很紮實,有熟就好,甚至做法不是用烤的,而是電鍋或是隔水加熱。我傻,我是都吃完才發現照片裡的這行字,對不起巴西人。
吃起來好像有點辣度但其實還好,有個很明顯的香料味,但說不清楚是什麼樣的香料。搭配的沾醬橘橘帶辣,但更明顯的是有個舒服的酸味,很熟悉但說不太上來,不是水果,也不是醋。(有人會知道嗎?)
口感很鬆軟,感覺像是用肉泥而不是絞肉做的,這部份可能就是文化不同的原因了吧。我後來把肉從腸衣裡拿出來煎,味道是很喜歡的,但口感就不太習慣。早知道用水煮的應該就好了,可惡!

拆開來長這樣

烤得有點過頭了

調味我滿喜歡,但說不清楚有什麼

想說有別的國會把腸肉拿出來做別的料理,就把剩下兩條沒烤的拿來試看看

牙買加︱煙燻香料烤雞翅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上的一個小島,地圖上看起來跟古巴很近,足球好像也很強,曾經被西班牙統治過,其它我就不熟了。

成份:雞肉、辣椒、洋蔥、蔥、百里香、肉桂、肉豆蒄、丁香、黑胡椒、鹽、檸檬、糖、多香果
烤雞翅就很容易吃得懂,整體味道感受是複合式香料,偏比較深沉一點的辛香,帶微微的檸檬味,不過沒注意的話,不會發現有煙燻味就是。
在迷人的辛香味中,有個比較容易跳出來的味道,很像是生的嫩薑的明亮辛辣味,但看材料表上沒有薑。不過肉荳蒄、丁香這種香料的香氣還是滿明顯的。
拿出來一看,要說是哪裡的烤雞翅似乎都會被相信,畢竟加的材料很多地方都會用。

進烤箱前,一樣是用小烤箱烤,上面那小碗是倒出來的醃料

出爐後
摩洛哥︱賈傑烤雞腿
摩洛哥在北非的西邊,國土有一大片沙漠,距離薩哈拉沙漠很近或是根本國家就在沙漠裡。

料包本身就是這樣一大片看不太出來有什麼
雞腿滿好吃的,但也偏鹹,有明顯的薑辛味。吃得出一些檸檬的酸香氣,還有點類似咖哩的香味,我猜應該跟薑黃、洋蔥、香菜、芫荽這些咖哩常見的辛香料有關。吃完整個盤子都黃澄澄的,果然加了薑黃就是不一樣。
不知道是我烤太久還是怎樣,整體口感有點像便利商店雞肉的口感但再乾一些,是好吃的那種。感覺也很適加跟麵包搭配,再配個優格之類的飲料。

入烤箱前

烤完後,這次我有刻意加強皮面的溫度

薩摩亞︱羊肉芋頭葉帕魯薩米
薩摩亞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在澳洲跟墨西哥中間,更近澳洲一點。地圖上看起來離各個大國都很遠。抱歉我完全不知道這是怎樣的國家。

成份只有羊肉、椰奶、芋頭葉、鹽、洋蔥
這份烤羊肉成分很簡單,羊肉味很重,椰奶味很香,滿鹹的,需要搭配個不鹹的主食例如麵包、飯等。芋頭葉應該是不能吃的,因為我試著咬一塊下來,很難咬…應該像棕葉一樣是包材而不是食材。
照著包裝上200度烤20分鐘,我的烤箱完全不夠,要烤到約50分鐘左右才會熟,不知道是否是這個原因,羊肉偏硬,但不難咬。
食材配料寫得很簡單,煮起來其實也很好吃,如果不那麼鹹的話我會很愛。甚至想說有沒有機會把這上面的食材蒐集一下(也不難),然後來試著做看看。芋頭葉不知道大甲能不能拿到,也許會有什麼香氣加分之類的。

包裝就是一大球東西,看不清內容物

第一次200度烤了20分鐘後,芋頭葉還都是綠的,有點意外

因為不知道究竟這樣熟了沒,吃了一口才發現完全沒熟…

重新再烤一次後,芋頭葉變成我比較熟悉的,葉菜類烤過後的暗沉綠色

羊肉不大塊,但味道很好,喜歡吃羊味的人會很喜歡吧
這樣寫一寫也近2000字,我很喜歡嚐鮮,特別是不熟悉國家的飲食文化。有意外也有驚喜,有不習慣也有熟悉,世界很大,如果能用味蕾體會不同的文化,我覺得很棒。
你有什麼台灣很少見的異國美食的經驗嗎?歡迎留言討論分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