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10年慘減18所!博士還值得讀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Public hand index

Public hand index


本篇為高等教育系列的導讀頁面,旨在把複雜的數據趨勢與職涯判斷濃縮為幾個可操作的閱讀路徑,並說明每一條路徑對應的風險與可行性,幫助讀者在面對學術或非學術職涯選擇時,能更有依據地做出決策。

近十年來大專院校數量與師資的縮減揭示了高教系統正處於結構性調整過程,私校退場與教職開缺減少使得傳統走學術線的年輕研究者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因此本系列分成三篇:

  1. 數據篇說明整體趨勢與制度影響(高教趨勢:大學退場與師資變化(數據篇)
  2. 判斷篇量化博士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以及給出是否讀博的判斷準則(高教職涯:讀博士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判斷篇)
  3. 實戰篇則提供博士後或畢業者可選的產業、公職與轉職策略(高教出路:博士的產業、公職與轉職策略(實戰篇)

感謝閱讀

如果這系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104-113學年度)

最後更新:2025年10月


捧飯碗 Public Hand

一個專為新世代國考人設計的公職職涯平台現在就加入數萬考生的行列,體驗最有效率的公職之路! https://public-hand.web.app/

關鍵字:大專院校、博士、大學教師、高等教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H
1會員
42內容數
未來的世界沒有加速運算。
JH的其他內容
2025/10/12
幼教市場10年增加三成 先看這個驚人的數字: 2015年(104學年度) 幼教師資:46,169人 2024年(113學年度) 幼教師資:62,898人 增加:16,729人 成長率:+36.2% 這份統計數據所代表的意義極為重大:過去10年平均每年新增了1,673個職缺,也相當於每天
Thumbnail
2025/10/12
幼教市場10年增加三成 先看這個驚人的數字: 2015年(104學年度) 幼教師資:46,169人 2024年(113學年度) 幼教師資:62,898人 增加:16,729人 成長率:+36.2% 這份統計數據所代表的意義極為重大:過去10年平均每年新增了1,673個職缺,也相當於每天
Thumbnail
2025/10/12
表面平靜下的暗潮洶湧 根據教育部自104至113學年度的統計數據,台灣的學校總數增加了120所,教師總數也微幅增加了3,929人。從總體數據來看,教育體系似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深入剖析這些數字背後的結構性變化,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場深刻影響未來台灣數萬名教育工作者職涯的巨大變
Thumbnail
2025/10/12
表面平靜下的暗潮洶湧 根據教育部自104至113學年度的統計數據,台灣的學校總數增加了120所,教師總數也微幅增加了3,929人。從總體數據來看,教育體系似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深入剖析這些數字背後的結構性變化,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場深刻影響未來台灣數萬名教育工作者職涯的巨大變
Thumbnail
2025/10/10
為因應當前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的社會發展趨勢,提供完善且具有彈性的留職停薪制度,考試院今(9)日院會審議通過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5條、第6條、第9條修正草案,放寬育孫留職停薪及增訂留職停薪期間業務代理等規範,使公務人員得以兼顧家庭及職場工作;草案將儘速函請行政院同意會銜後發布施行。
Thumbnail
2025/10/10
為因應當前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的社會發展趨勢,提供完善且具有彈性的留職停薪制度,考試院今(9)日院會審議通過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5條、第6條、第9條修正草案,放寬育孫留職停薪及增訂留職停薪期間業務代理等規範,使公務人員得以兼顧家庭及職場工作;草案將儘速函請行政院同意會銜後發布施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