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未來的想像,不該被資源限制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
「我是不是不用去想那些資源、脈絡、條件,只要我想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我笑著說:「對,先想就對了。」
因為在「想」的那一刻,其實是我們在替未來開門。
那不是天真,而是一種啟動。只要我們開始去想「我想成為誰」,
就已經在替那個還沒出現的自己點起第一盞燈。
想像的力量,是起點,不是幻覺
在我做職涯諮詢的過程裡,我常常遇到兩種人。
有些人對未來的畫面很清晰——他們知道自己想去哪裡,我們談的,是橋要怎麼搭。
但也有一些人,對未來還模糊——他們說:「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
這時候,我會請他在我們對談前,先練習「想」。
每天睡前五分鐘,閉上眼睛,問問自己:
五年後、十年後的我,在做什麼?
我在哪裡?身邊有誰?臉上帶著什麼表情?
只有當你看見那個畫面,你才會知道自己想不想往那裡去。
這個練習不為現實,而是為了讓你更貼近自己。
因為一旦你開始想,現實就會慢慢靠過來。
我的角色:陪你看見未來,然後一起搭橋
我每個月都會舉辦「三對三職涯聊癒室」,我們三位諮詢師的角色很明確。
三個人,一個陪你療癒過去,一個陪你重新看見現在,而我,則陪你對焦未來。
我會問:「做到這件事,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你真的成為那樣的人,你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以為職涯諮詢是幫你找方法,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先看見「為什麼」。
有時候,人不是沒有方向,只是忘了先問自己「為什麼想去」。
走出困住的自己
我自己也曾經卡在原地太久。那種停滯的無力感,我再熟悉不過。
所以我會對於「困住」的狀況很敏感,希望不要逗留太久。
不是因為沒有耐心,也不是因為不理解,而是我知道那種內耗的狀態會讓人慢慢失去熱情跟自信。
正因為這樣,我更想陪人一起走出來。
我深信,沒有誰能真正引導別人走一條他沒走過的路。
所以每一次陪伴,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共行。
九局下半的逆轉勝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到棒球。
他說,看球能讓他從工作裡抽離,重新呼吸,補充電力。
我們聊到:「什麼樣的比賽最精彩?」
不是穩穩贏的那場,而是九局下半、兩好三壞時的逆轉勝。
那個瞬間,你會看到一個人不放棄的樣子,看到意志的力量在空氣裡震動。
職涯,其實也是這樣的比賽。
只要你還想繼續打,奇蹟就有可能發生。
比賽永遠到最後一刻才算數。
那個畫面,就是你的邀請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想去的地方。
有些地方看起來遙遠,甚至不合理,但那都是真實的你在對自己發出邀請。
而我想做的,就是陪你確認那個邀請,
看看你現在站的位置,然後一起找出那條走得動、走得下去的路。
你不用一開始就清楚答案,只要願意開始想。
因為所有的行動,都是從「想要」開始的。
如果你也正卡在「想要」與「能不能」之間,
也許,是時候為未來的自己,留一點時間,給一點空間。
歡迎來參加我們即將舉辦的活動,
在現場,感受一下,看看那個畫面——
那個屬於你的未來,是不是正在對你微笑。
10/19(日)上午-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下午-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請至accupass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