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adcom「Thor Ultra」登場:AI 資料中心網路的大戰開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嗨我是Mech Muse~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看到:

  • Broadcom 最新推出的 Thor Ultra 800G 網路晶片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它被視為 NVIDIA 在資料中心網路領域的直接挑戰?
  • 背後的前因與時間線,讓你秒懂這場「乙太網 vs. InfiniBand」的競賽。
  • 讀者最在意的重點補充:規格亮點、競品比較、採購決策要看什麼。
  • 最後我會幫你收斂成一個簡單的總結,方便快速掌握重點。

🌐 Thor Ultra 究竟是什麼?

10 月 14 日,Broadcom 在全球媒體前正式發表 Thor Ultra 800G AI Ethernet NIC。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張「超強 AI 專用網卡」,能讓數萬甚至十萬張 GPU/AI 加速器互相快速溝通。這顆晶片的特點在於:

Thor Ultra 800G AI Ethernet NIC

Thor Ultra 800G AI Ethernet NIC

  • 速度翻倍:單埠支援 800Gbps 傳輸,符合最新的資料中心需求。
  • 支援 10 萬+ XPU 規模: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支撐超大型 AI 訓練叢集。
  • 符合 UEC 標準:與 Ultra Ethernet Consortium 的規範相容,等於讓乙太網在 AI 領域也能「走標準化」路線。

這對產業意味著什麼呢?過去,大型 AI 訓練常依賴 NVIDIA 的 InfiniBand 或 NVLink,因為它們效能強、延遲低。但缺點就是「貴」而且「綁死一家公司」。Broadcom 這次就是要證明:乙太網不只能做一般網路,在 AI 訓練裡也能挑戰高規格,還能更便宜、更普及。

更有意思的是,這次發表緊接著 OpenAI 與 Broadcom 合作的晶片計畫。兩者一前一後宣布,市場普遍解讀為:Broadcom 不只要做 AI 晶片,還要把自家網路整合進去,打造成完整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這讓 NVIDIA 面臨真正的挑戰。


📅 前因與時間線:乙太網能不能跑 AI?

要理解 Thor Ultra 的重要性,必須把時間線往回拉:

  • 2023 年:NVIDIA 幾乎壟斷 AI 網路,InfiniBand 是超大規模模型訓練的標配。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乙太網沒有辦法處理那麼大規模的同步資料交換。
  • 2024 年:業界成立 Ultra Ethernet Consortium (UEC),集合多家大廠,目標是讓乙太網在 AI 場景下有更好的擴充性與互通性。這是「標準化」的第一步。
  • 2025 年上半年: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經過最佳化的乙太網效能其實可以接近 InfiniBand,重點差距逐漸縮小。這時開始有廠商嘗試推出 UEC 相容產品。
  • 2025/10/13:OpenAI 宣布與 Broadcom 合作開發 AI 晶片與系統,計畫在 2026–2029 年分批部署。這是 Broadcom 把產品直接推向實戰的第一步。
  • 2025/10/14:Broadcom 發表 Thor Ultra,直接對標 NVIDIA 的網路方案。

這條時間線告訴我們一件事:這不是一場單純的產品發表,而是 乙太網在 AI 領域的翻身之戰。Thor Ultra 正式把「乙太網能不能跑 AI」的問題,從爭論變成實際產品驗證。


🔍規格、對手與採購重點

很多人看到這新聞後,第一個問題大概是:「Thor Ultra 到底有多厲害?和 NVIDIA 比起來差在哪?」我幫大家整理幾個重點:

800G 為什麼重要?
現在 AI 模型動輒上兆參數,要靠上萬張 GPU 同步。每張卡都要不斷交換梯度、參數,這種資料量如果網路跟不上,GPU 再快也白搭。800G 的帶寬,就是讓這些加速器能「不塞車」。

Ethernet vs. InfiniBand:

    • InfiniBand:效能佳、延遲低,但貴、且幾乎被 NVIDIA 壟斷。
    • Ethernet:便宜、普及,但過去被認為效能不夠。 Broadcom 現在用 Thor Ultra 想把效能差距補齊,讓大家有「NVIDIA 之外的選擇」。

OpenAI 合作的加乘效應:
如果 Broadcom 把 Thor Ultra 與自家 AI 晶片整合,並由 OpenAI 親自大規模部署,等於幫業界做了一個「大型示範案」。未來其他雲端業者或企業可能會跟進,這會直接影響 NVIDIA 的市占。

採購者要看什麼?

  • 端到端方案:不只是 NIC(網卡),還要看交換器、光模組、整體佈線能不能配合。
  • 實測數據:特別是大規模 All-Reduce 的效率和 tail latency。
  • 供應鏈穩定度:Broadcom 雖然能量強,但能否在 2026–2029 確保交貨,這會是關鍵。

簡單來說,Thor Ultra 不只是「一張新卡」,而是整個乙太網陣營的旗艦產品。


✅ 總結:AI 網路的下一回合

Broadcom 的 Thor Ultra 出現,讓 AI 網路的戰場正式升級。這場比賽不是「乙太網 vs. InfiniBand」的二選一,而是「誰能提供更好的 AI 網路標準與供應能力」。

未來幾年會看到兩種情況並存:

  • 已經大量投資 InfiniBand 的業者,繼續加碼 NVIDIA 生態。
  • 新建或擴建資料中心的業者,開始評估乙太網路線,尤其是像 Thor Ultra 這樣的 800G 新世代產品。

最後,這場戰爭的勝負將取決於 2026–2029 的實際部署效果。誰能更快、更穩、更便宜,就能贏得市場。

如果你也想持續追蹤這類 AI 故事,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 🔔,我會持續帶來第一手的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6會員
395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無人機、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加州通過 SB 243,要求容易被誤認成人類的聊天機器人必須揭露 AI 身分,並建立自傷/自殺互動的應對與年度報告機制,聚焦保護兒少與脆弱族群。本文帶你掌握完整時間線、法規重點,以及產品設計與國際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2025/10/14
加州通過 SB 243,要求容易被誤認成人類的聊天機器人必須揭露 AI 身分,並建立自傷/自殺互動的應對與年度報告機制,聚焦保護兒少與脆弱族群。本文帶你掌握完整時間線、法規重點,以及產品設計與國際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2025/10/14
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掌握 **GIGABYTE 最新 AI TOP ATOM 個人 AI 超級電腦**的重點。你將了解它的核心規格、產業背景時間線、能應付哪些 AI 任務、導入時要注意的現實條件,最後還有一份「導入清單」幫助判斷是否適合你。📌
Thumbnail
2025/10/14
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掌握 **GIGABYTE 最新 AI TOP ATOM 個人 AI 超級電腦**的重點。你將了解它的核心規格、產業背景時間線、能應付哪些 AI 任務、導入時要注意的現實條件,最後還有一份「導入清單」幫助判斷是否適合你。📌
Thumbnail
2025/10/14
ASUS 推出 Ascent GX10 個人 AI 超級電腦,搭載 NVIDIA GB10 平台,主打 1 PFLOP 算力與 128GB 統一記憶體。本文整理新聞重點、完整時間線、進階補充(能跑多大模型、雙機直連、軟體堆疊),並總結為研究者與企業帶來的實際價值。
Thumbnail
2025/10/14
ASUS 推出 Ascent GX10 個人 AI 超級電腦,搭載 NVIDIA GB10 平台,主打 1 PFLOP 算力與 128GB 統一記憶體。本文整理新聞重點、完整時間線、進階補充(能跑多大模型、雙機直連、軟體堆疊),並總結為研究者與企業帶來的實際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COMPUTEX 之後 AI 議題持續發燒,其實背後就僅是一間公司把這波熱潮推至高峰:NVIDIA。NVIDIA 憑著 AI GPU 的大獲成功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蘋果和 Google。
Thumbnail
COMPUTEX 之後 AI 議題持續發燒,其實背後就僅是一間公司把這波熱潮推至高峰:NVIDIA。NVIDIA 憑著 AI GPU 的大獲成功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蘋果和 Google。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Thumbnail
NVIDIA、Intel、Tenstorrent和RISC-V在AI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和合作。Intel在AI領域推出了一系列產品,Tenstorrent和Rapidus合作開發新技術,而RISC-V開放源碼指令集架構也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些內容都展示了AI半導體市場的技術革新和競爭激烈的情況。
Thumbnail
NVIDIA、Intel、Tenstorrent和RISC-V在AI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和合作。Intel在AI領域推出了一系列產品,Tenstorrent和Rapidus合作開發新技術,而RISC-V開放源碼指令集架構也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些內容都展示了AI半導體市場的技術革新和競爭激烈的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NVIDIA在推論式AI半導體市場的挑戰,以及介紹了Intel在AI領域的強化舉措。文章中提到了新興企業可能有機會取代現有市場領導者,並討論了RISC-V技術在AI半導體市場的應用和其他相關動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NVIDIA在推論式AI半導體市場的挑戰,以及介紹了Intel在AI領域的強化舉措。文章中提到了新興企業可能有機會取代現有市場領導者,並討論了RISC-V技術在AI半導體市場的應用和其他相關動向。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NVIDIA在人工智慧處理專用GPU領域的地位牢固,但面臨著來自英特爾和超微半導體等競爭對手的反擊。新興企業也加入競爭,使得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合作關係將變得至關重要,NVIDIA和其他競爭對手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Thumbnail
NVIDIA在人工智慧處理專用GPU領域的地位牢固,但面臨著來自英特爾和超微半導體等競爭對手的反擊。新興企業也加入競爭,使得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合作關係將變得至關重要,NVIDIA和其他競爭對手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