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提到,當十字軍擁立的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賽四世拒絕繼續支付酬金時,威尼斯總督恩里克.丹多羅憤然拋下一句話:
「可憎的小鬼頭!是我等將你從泥沼中解救出來的,如今我等也會把你扔回泥沼之中。」這句話乍看之下,還頗有東魏權臣高澄氣勢洶洶地衝進皇宮,留下千古名句「陛下何意反邪!」的味道,不過其實關係還是不太一樣。
最大的差別在於,十字軍和威尼斯此時跟拜占庭皇帝之間,「沒有」真正的臣屬關係。即使威尼斯本來是拜占庭的總督區,那也早就是往事一件了。
十字軍跟阿列克賽明面上更像是稱兄道弟、平等締約的共犯關係。至少在十字軍心中,他們就是被兄弟從背後捅一刀,心中憤怒,可想而知。
但在1203年-1204年間,還有一群人更有資格說出「陛下何故謀反?」——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們。
在他們心目中,皇帝本該是文明的捍衛者,而阿列克賽四世與他爸爸伊薩克恐怕再也不是合格的皇帝,只是一夥引入野蠻人、大肆破壞君士坦丁堡的叛徒而已。
在1204年1月,市民們的耐心終於耗盡。並且主動控制了君士坦丁堡的大街小巷。
一群暴民衝入聖索菲亞大教堂,脅迫元老院、教會召開「皇帝選舉」,要用街頭民主,直接把阿列克賽四世鬥下台。他們在1月25日選出了一個短命皇帝Nicholas Kanavos。
阿列克賽四世大懼之下,又偷偷聯絡十字軍,想請他們鎮壓群眾——這下真是「陛下何故謀反」了。
然而,阿列克賽四世的親信之一,阿列克賽.杜卡斯(暱稱穆爾楚弗洛斯, Mourtzouphlos)卻背刺皇帝,聯絡宮廷不同派系,成功把皇帝囚禁在監牢之中。
穆爾楚弗洛斯掌握重要的政府、派系資源,又曾親自與十字軍搏殺過,很快就鬥倒了街頭皇帝Nicholas Kanavos,成為1204年第四位皇帝,是為阿列克賽五世。
十字軍聽聞消息後,立刻發聲指責,譴責穆爾楚弗洛斯篡位、背叛主君、要求馬上釋放十字軍的合作夥伴阿列克賽四世——本年度又一次「陛下何故謀反」。
這一系列變化,不過是一、兩個月的事情。在一連串讓人眼花撩亂的謀反、背刺、暴動中,君士坦丁堡的浩劫近了……
&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ips, "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