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四次十字軍之時,最慘重的破壞之一,不發生於兩次圍城,而是在這之間的1203年8月19日。
此時十字軍因為已經成功擁立廢帝伊薩克二世與新皇阿列克賽四世父子,理論上與兩位皇帝處於同盟狀態。早些時日,阿列克賽四世與一部分十字軍出城巡視色雷斯周遭的領土,伸張權威。他們沒料到的是,當他們回來時,君士坦丁堡竟有一大部分已被燒成了焦土。
事件發生的源頭,來自於駐紮在君士坦丁堡的十字軍與市民間的衝突。
稍早之前,市民開始對城內的西方僑民敵意越來越深。儘管這批以比薩人為主的西方僑民在圍城之時,其實是站在市民這邊幫忙守城的,他們還是被迫逃到了海對岸的加拉塔城區,接受駐紮在那邊的十字軍庇護。
到了8月19日,或許是想報復、或許是單純看人不爽,一部分十字軍和比薩人渡過金角灣,大肆攻擊城內的清真寺——那是建給穆斯林僑民用的。穆斯林大驚之下,憤死抵抗,一邊呼叫希臘市民來助一臂之力。
由於市民方人多勢眾,十字軍不敵之下只得退走,但心不甘情不願的十字軍,竟在城內肆意放火,而這些縱火犯的手筆在夏季乾燥的氣候下一發不可收拾。
大火一路延燒,連燒三天三夜,直抵君士坦丁廣場,超過1.78平方公里的市區化為灰燼,相當於超過全城十分之一的城區毀於火海,連聖索菲亞大教堂都差點遭祝融之災。無數市民命喪火窟。
此次大火與7月17日威尼斯人攻城時放的火相加,恐怕讓數萬人以上無家可歸。
寫下這起事件的希臘大臣尼基塔.霍尼亞提斯當時人就在城內。我想,作為當事人的他看來,那彷彿無窮無盡、將黑夜照得亮如白晝的大火,滿城瀰漫著濃煙的景象,一定有如世界末日般可怕吧。
&
圖片來源:
用Gemini做的示意圖。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ips, "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