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生佛說:
菩提若嗜血,嗜血亦名菩提;此乃心得不得解脫之象。修苦行而執苦,猶如嗜血;好勝心而不化,亦失菩提。
小善美問:「這個道理容易明白。若悉達多修苦行是錯誤,那他還是悉達多嗎?還能成為釋迦牟尼佛?以身餵虎若為一次慈悲,是否還需第二次?這難道才是菩提心?」
本師笑言:
「信仰本身沒有對錯。我不讚成嗜血菩提,只因你不喜歡。」
報生佛說:
覺悟民族之良心,道統若巧而不實,則是次生果實之不完美。善而不巧,方為佛心之真。
此章針對次生佛法之「三慈格局」——佛慈、妙慈、魔慈。
小沙彌說:
「佛慈,就是覺悟民族的良心。」
阿良叔叔說:
「我知道。我所寫的次生佛法,道統巧而不實,正是為了維護魔慈眾生的尊嚴。」
化生佛說:
原生思考,未辨真假善惡;次生思考,雖能修復,猶未全知;唯愛生思考,能進能退,能圓能融。不說則不知,說了還不知嗎?
原生阿彌陀佛言:
「若小善美不愛嗜血菩提,人間便無菩提?」其實不然——無須自困於血與苦,愛生世界自有其慈悲,不嗜血而成菩提。
《三生總結偈》
菩提若嗜血,願火化成慈;
道統巧成妄,良知實為基。
原思真假外,次悟是非馳;
知非知亦智,不知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