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邊總有幾個這樣的朋友──
待人友善、好相處,總是替別人著想。
可當你靠近一點,才會發現,他們把最深的自卑、不安,都藏在笑容背後。
前幾天,我就遇到這樣的一刻。
那天晚上我和尼莫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我拿著李尚龍老師的《你要嘛出眾,要嘛出局》,他低著頭背考題,很專心、很安靜。
我忍不住看著他說:
「你真的不一樣了,你有在變好。」
他愣了一下,抬頭看我,沉默幾秒後說:
「我覺得沒有。」
那一瞬間,我心裡有點生氣,也有點難過。
不是因為他否定我,而是那種心情──
你明明有在努力,為什麼自己看不到?
其實在這件事之前,我們聊過很多,漸漸我才明白,有些人不是不想相信自己會變好,而是他們「從小就沒被允許相信自己」、「不再期待自己能活成什麼樣子」。
尼莫告訴我,他從小做什麼事,都換來一句:
「你這樣不對」 「你做不好」「這不是這樣用」。
想學料理,還沒開始就被一旁的哥哥們指指點點;
想試著變好,卻被潑冷水。
久而久之,他乾脆不做、不試、不期待,因為──
如果不開始,就不用失望。
直到現在,他開始努力、學習,卻還是習慣性懷疑自己。
就算他已經走出原地兩步,還是只盯著前面那九十八步的距離,然後說:「你看,我還在原地啊!」
▒為什麼有些人總覺得自己不會變好?
⊚努力過,但一直失望,久了就學會不期待
失敗久了,大腦會說:「算了啦!反正我也不會成功。」這叫習得性無助,不是放棄,是被失望磨出來的保護色。
⊚說「我沒改變」是一種安全感
只要先否定,就不用承擔希望,也不用怕失望。與其期待、跌倒再痛一次,不如乾脆停在原地。
⊚從小的標籤,變成長大的枷鎖
「你就是這樣的人」「你改不了啦」
聽久了,他真的信了,能力變成固定、無法改變的。
⊚不是沒變,只是沒人提醒他
他記得每一次失敗,卻忘記自己撐過的夜晚。
沒有人說「我看見你了」,於是以為什麼都沒發生。
⊚總拿別人當標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看著別人走遠,就說:「算了,我跟不上了。」
但沒人告訴他,你只是在自己的跑道上慢一點,並不是沒在跑。
▒要怎麼鼓勵,而不讓自己覺得白費
不是逼他承認改變,而是溫柔地說:
⊚「也許你還沒感覺到,但我真的看到你有在努力」
⊚「你不一定要承認你變了沒,但我還是想告訴你,我為你感到驕傲。」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
這些話不會 push 他,但會留下光。
陪伴這樣的人很不容易。因為你會看到他一次次否定自己、否定努力、否定你給的肯定。
但只要有一天,他願意小小地說一句:「好啦!也許我真的有變好一點」──
那就代表,他的心裡,終於開了一扇窗。
▒寫給正在讀這篇、總是沒信心的你
你可以慢,但不要把「還沒做到」變成「我做不到」。
你不是沒進步,只是你看別人太多,回頭看自己太少。
你以為自己停在原地,其實你只是還在路上。
📩 小小請求
今晚,請你回答我一個問題:
「過去這一個月,我哪裡有一點點變好?」
不用很大、不用完美,就一點點就好。
你可以留言給我,也可以寫在心裡。
但答應我,別再說「我沒變好」了,好嗎?
◍•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