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亨:拜占庭地方派系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拜占庭也有地方派系嗎?不只有,還曾經很多。

在1204年,十字軍攻破君士坦丁堡後,拜占庭帝國暫時解體。在解體同時,拜占庭各地方,冒出了一連串大大小小的「地方領袖」,或者領導希臘人跟十字軍對幹,或者「握手言和」,去當十字軍的附庸。

這些「地方老大」當然不是忽然從外太空掉下來的。他們在十字軍來之前,就已經開始主宰地方政治,有時甚至領導對中央的抗稅活動。只是之前被壓制在拜占庭的官僚機器下,在表面上看不太出來。

這些地方老大,在歷史資料中,稱之為「阿爾亨」(ἄρχων),領導者、執政官之義。他們背後代表的是鄉民的利益,很多人早就反感於君士坦丁堡的中央壓榨機器,所以「君士坦丁堡陷落」,部分阿爾亨們心中無甚波瀾,十字軍要來統治,也沒什麼牴觸感。

相反地,由於十字軍帶來的鬆散制度更能保障地方利益,阿爾亨們甚至樂於看到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勢力滾蛋。討生活嘛,不寒磣。

這也就是為何,一些拜占庭解體後的十字軍王國,意外地存活很久——像是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亞該亞侯國(Principality of Achaea)。

這幫十字軍頗得希臘鄉民支持,還會主動幫十字軍一起抵抗以拜占庭正統自居的「尼西亞帝國」:在鄉民們眼中,尼西亞帝國不是收復故土的王師,反而是君士坦丁堡曾經霸政的象徵。這對自號正統的尼西亞來說,恐怕還是挺諷刺的現象。

&

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Greece in 1210.svg"

資料來源: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s and Contex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13會員
1.1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10/24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跟東方的大遼國有什麼關係嗎?直觀上沒有,實際上可能遼國要為東羅馬的衰亡背點間接責任。 之前說到過,每當歐亞大草原出現超級草原帝國時,它所引起的骨牌效應,往往會把人群推到東羅馬那邊,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契丹/大遼興起時也不例外。 有一種說法即認為,當契丹/大遼在十世紀開始崛起
Thumbnail
2025/10/24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跟東方的大遼國有什麼關係嗎?直觀上沒有,實際上可能遼國要為東羅馬的衰亡背點間接責任。 之前說到過,每當歐亞大草原出現超級草原帝國時,它所引起的骨牌效應,往往會把人群推到東羅馬那邊,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契丹/大遼興起時也不例外。 有一種說法即認為,當契丹/大遼在十世紀開始崛起
Thumbnail
2025/10/22
在古代文明的史觀中,所謂「蠻族」似乎是個總是站在對立面、只會帶來破壞的侵略者。但若我們細究之下,就會發現:很多時候,禍患反而是文明世界的腐敗自己招致而來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哥德人。 在公元376年,一群哥德人首領請求東羅馬帝國讓他們入境,他們為躲避匈人,願意作為東羅馬的軍事拓殖者,在多瑙河下
Thumbnail
2025/10/22
在古代文明的史觀中,所謂「蠻族」似乎是個總是站在對立面、只會帶來破壞的侵略者。但若我們細究之下,就會發現:很多時候,禍患反而是文明世界的腐敗自己招致而來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哥德人。 在公元376年,一群哥德人首領請求東羅馬帝國讓他們入境,他們為躲避匈人,願意作為東羅馬的軍事拓殖者,在多瑙河下
Thumbnail
2025/10/21
十字軍在1204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後,表面上龐大的東羅馬帝國終於應聲而碎,其中三大勢力,壽命最長,也最為人所知: .尼西亞帝國(粉色) .特拉比松帝國(咖啡色) .伊比魯斯專制國(紫紅色、目前尚未前往伊比魯斯) 然而,這三大「繼承者國家」,只是內戰中的勝利者而已。當下拜占庭其實是裂解成
Thumbnail
2025/10/21
十字軍在1204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後,表面上龐大的東羅馬帝國終於應聲而碎,其中三大勢力,壽命最長,也最為人所知: .尼西亞帝國(粉色) .特拉比松帝國(咖啡色) .伊比魯斯專制國(紫紅色、目前尚未前往伊比魯斯) 然而,這三大「繼承者國家」,只是內戰中的勝利者而已。當下拜占庭其實是裂解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自從拜占庭喪失埃及、北非、敘利亞以後,雖然帝國的疆域大幅縮小,但同時也使他們的防線來到較易守衛的多山地帶,安納托利亞東緣。 即使如此,這些山脈地帶仍有一些隘口可以讓外敵攻入,而邊境堡壘離君士坦丁堡還是很遠的。於是拜占庭就跟許多疆域廣袤的古代帝國一樣,同樣想到了用火傳訊:烽火台系統。 一座一座的烽
Thumbnail
自從拜占庭喪失埃及、北非、敘利亞以後,雖然帝國的疆域大幅縮小,但同時也使他們的防線來到較易守衛的多山地帶,安納托利亞東緣。 即使如此,這些山脈地帶仍有一些隘口可以讓外敵攻入,而邊境堡壘離君士坦丁堡還是很遠的。於是拜占庭就跟許多疆域廣袤的古代帝國一樣,同樣想到了用火傳訊:烽火台系統。 一座一座的烽
Thumbnail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拜占庭帝國很強大。即使在七世紀後,因為丟失埃及、敘利亞與北非,國土大幅縮小,跟眾多鄰居相比,它仍然實力非凡。但與之形成尖銳差異的是,六世紀到十世紀初,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面對一眾斯拉夫、突厥移民,卻似乎難以應對,一度幾乎丟失整個半島。若是帝國當真如此強大,何以局勢糜爛至此?   我們可以從三
Thumbnail
  拜占庭帝國很強大。即使在七世紀後,因為丟失埃及、敘利亞與北非,國土大幅縮小,跟眾多鄰居相比,它仍然實力非凡。但與之形成尖銳差異的是,六世紀到十世紀初,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面對一眾斯拉夫、突厥移民,卻似乎難以應對,一度幾乎丟失整個半島。若是帝國當真如此強大,何以局勢糜爛至此?   我們可以從三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