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在說什麼?
特殊清掃,並非我們想到的一般打掃清潔的工作。秋廣香澄之前任職的事務機公司倒閉,而且還是在公司關閉前一天才被告知,她領到的資遣費只夠應急一個月的房租,急需要一份新工作的她,到處應徵無果,不然就是處處碰壁。在時間的壓迫與面試條件沒那麼嚴苛的情況下,他決定到「終點清潔隊」上班。「終點清潔隊」是一家專門處理特殊清掃作業的公司,這間公司在秋廣香澄尚未加入之前,只有老闆五百旗頭亘與員工白井寬兩人作業。
這本懸疑推理的文學小說,不僅探討了孤獨死的現象,同時也描述了特殊清掃這門行業的不易。特殊清掃不單只是處理垃圾屋、凶宅等居家清潔服務,其中還囊括祭拜、遺物整理、收購家具、改建翻新等都包含在內。除了實際物件的整頓,還有那些看不見的,關於在屋子裡死去的房客的意念與遺憾。
書中共計四則特殊清掃的案例,每一則都可以當作獨立的短篇故事來閱讀,每一則都會描述到現場執行的極大困難度,必須全副武裝穿戴好防護設備,承受難以忍受的氣味及悶熱感,還有視線所及的不適感,更要小心防範現場肉眼看不見的病菌。我大概明白一個人死後隔了很久才被發現,屍體是會腐爛發臭的,還會滋生一些蟲子,但透過這本書的描述下才知道,原來一團蒼蠅聚集在一起看起來會像是一片黑霧般的驚悚,那種驚悚程度我覺得比一團蛆聚集在一起蠕動的畫面更為令人雞皮疙瘩。獨居不再有年齡之分
自己一個人住,並不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有些時候選擇自己獨居反而還比較清閒。獨居兩字已不再適用於老人,現在也有很多獨居的年輕人。如今社會的觀念,讓很多家庭裡的小孩在長大成年之後,有能力可以自己搬出去住,就傳統的定義來說可能覺得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但其實同住者就算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終究也還是另一個他人。各自的生活作息、衛生習慣、興趣愛好等等都會不同,沒有誰規定家人就非得要同住在一起。分開並不是一種叛逆,有時候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書裡頭的每一則孤獨死案例都會帶來啟發。讀著的時候會發現,「人心」說到底還是一個很複雜的存在。故事裡不免有牽扯到留下龐大遺產的老爸,他的孩子們是多麼想要這些錢,手足之間在這一刻是否希望對方並不存在,老爸也不是省油的燈,老早就摸透各自孩子的性格,繼承給某些孩子來說等於是將錢投入大海;還有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好幾年,再也無法欺瞞自己只是單純熱愛音樂,熱愛自己喜歡的事物不再只能用意志力堅持,心中仍是懷抱著想讓大家看見自己的心情;也有從小歷經家庭創傷,長大後對於親密這兩個字是抱持不信任的,不願意付諸自己真實的情感,但是卻遇到一個讓他願意重新思考這件事的人;更甚者,為了想要忠於自我,在不會傷害他人的情況下,她不知道單純地「做自己」有哪裡不妥當,最後是帶著無望與這個世界抗衡。
真正能做到死而無憾的人沒有幾個,是不是就算絕望也要奮鬥到生命最後一刻?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為了想要做自己,卻找不到在這個世界可以立足的平衡點」的故事。30出頭的年紀,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就算沒有做到主管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順順的做好分內之事不是問題。然而她卻離職了。她的性別是女性,在她的內心卻渴望成為一名男性,她始終沒有辦法以「真實的自己」獲得母親的諒解。看到最後,令人感到悲痛的是,母親要的只是一個乖巧聽話,不會忤逆自己的女兒,就算間接導致女兒絕望於租屋處離世也無所謂。女兒的離世對母親來說竟然是一種心安,一種不會再受到女兒不聽話的心安。可以說,女兒被逼出來的絕望感,除了這個社會的不容許,更慘的是來自於自己母親的不諒解與壓迫。「這個家到底是不是她能安心的地方?會不會那個被垃圾包圍得無法動彈的房間才是她的安寧之所?」作者透過秋廣香澄的視角,在故事最後留下的話語,反思裡更多的是藏不住的哀愁與惋惜。
看完這本書會讓我更進一步去思考所謂的血緣關係是怎樣的存在,我們每個人無從選擇自己的家人,卻又好似時時刻刻被牽絆著,從家裡搬出去自己一個人住,有時候也許能讓這些牽絆有了出口。以孤獨死的社會現象為主題,透過特殊清掃業者的視角,推理的是更深層的人心問題。當人心有了貪念、有了為自己、有了怕別人怎麼看的眼光,我們距離活出真實的自己就會更遙遠了一些。
—「記得要從各個角度來看物件,畢竟瑕疵底下藏了別的瑕疵的事情多的是。」
Info
書名:特殊清掃人
分類:推理/驚悚小說
作者:中山七里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16
#特殊清掃人 #時報文化 #閱讀心得 #書評 #閱讀治癒所 #推理 #懸疑 #驚悚 #孤獨死 #特殊清掃 #日本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