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ESME的人生沙龍的推薦,我才知道阿姜查這位大師,去找他的書來閱讀。

以往都是閱讀大乘佛經、聖嚴法師書籍的我,
看了本書,
充滿清新與親切感,
遣詞用語均不同於大乘用法,
不玩玄妙的文字遊戲,而是更直接的解說,
即使從未接觸過佛教的人,也看得懂。
看了之後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南傳佛教的樣貌~
這本書用語非常現代,生活化的比喻。
淺顯易懂的說明了「空性」、「無我」、「放下」,及禪修的方法。
之前我一直無法體會「空」,
但這本書的反覆解說,我終於領悟了!
書中處處顯示阿姜查的智慧,不流於俗世:
他曾說,不喜歡那種千百人的大型演講,因為可能只有四五人在用心修行,還不如與小團體談話,更容易教導、更有助益。
(我想起:對照台灣宗教界,很喜歡辦大型活動,覺得人越多越好....)
他也說過:斷惡,比佈施或其他修行更重要。
(我想起台灣佛教、民間信仰也是動不動就提「做功德」....)
他說:有些人無法改變,「他們回到以前的主人」,這就是業。
(天啊,這是我聽過,對「業」最精準的解釋!)
我是共情很強的人,尤其注意到關於「改變世界」這問題,
阿姜查給的方向很棒,入世卻不執著!
*不要想改變世界,不要無端生事,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其原因,許多佛陀都在這裡自我訓練,放下他們的包袱,他們並沒有帶著世界一起走,做你能做的就好,盡可能自利與利他。放下你應該放下的,並且做你應該做的,不要擔心如何教導全世界都遵循法。
*如果我們嘗試解決所有人的問題,那我們一定會疲於奔命。我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身作則,不再以世俗或自私的方式處事,如果我們能如法行事,有善緣的人就會注意到,並對我們的話感興趣,它們會吸引那一類型的人。當法在一些人的心中生起時,它就能造福這個世界,善人欣賞它,惡人則否。
太多了,書中太多這種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
當下面對問題,而不亂扯什麼虛無飄渺的前世因果,
他舉了很多例子,教我們如何放下、不執著,
我覺得比心理書籍還有效。
無論你是不是佛教徒,
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心中的平靜與智慧。
我大力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