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25/100 📌 第 3 周:蜂巢式行動網路演進-小區+頻率重用,提效又不斷線。
25. NG-RAN 🌐
gNodeB 分 CU/DU,靈活的 5G 架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進入 5G 時代,無線接取網路(RAN)也進化為 NG-RAN(Next Generation RAN)。
4G LTE 的 eNodeB 雖然一體化簡化了架構,但在 5G 需要 超高速率、超低延遲、超大連接 的新需求下,一體化模式已顯不足。
因此,5G 的 gNodeB(gNB) 被拆分為 CU(Central Unit,中控單元) 與 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單元),搭配 RU(Radio Unit),形成靈活可調的分層架構。
👉 一句話:NG-RAN = gNodeB 拆分為 CU/DU/RU,讓 5G 接取網更靈活、更高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NG-RAN 的核心組成
1️⃣ gNodeB(gNB)
• 5G 的基站,對應 4G 的 eNodeB。
• 可採用 一體化模式(CU+DU 在同一設備)或 分離模式。
2️⃣ CU(Central Unit)
• 集中控制單元。
• 功能:
o 高層協定(如 PDCP)。
o 移動性管理、QoS 控制。
o 更適合集中式部署(如雲端)。
3️⃣ DU(Distributed Unit)
• 分布單元,靠近無線前端。
• 功能:
o 下層協定(如 RLC/MAC/部分PHY)。
o 時延敏感功能。
o 部署在靠近基站的位置,降低延遲。
4️⃣ RU(Radio Unit)
• 最靠近天線的單元。
• 功能:
o 射頻收發。
o 數位/類比轉換。
o 與 DU 透過 前傳接口(如 eCPRI) 連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NG-RAN 的特色
• 分層架構:CU/DU/RU 分拆部署,靈活因應不同場景。
• 低延遲:將時延敏感功能下沉至 DU/RU。
• 雲化/虛擬化:CU 可部署在雲端,支援 vRAN / O-RAN。
• 適應多樣化需求:滿足 eMBB(高速)、URLLC(低延遲)、mMTC(大連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5G NG-RAN 架構
📱 UE (手機)
|
v
📡 RU (Radio Unit) ← 無線收發
|
v
🖥 DU (Distributed Unit) ← 低延遲控制
|
v
🖥 CU (Central Unit) ← 高層控制、雲端部署
|
v
🏢 5GC (核心網)
在 5G 中,原本 LTE eNodeB 的一體化架構被拆分為 RU、DU、CU 三層:📱UE(手機) 透過 📡RU(Radio Unit,無線收發) 與網路連接,🖥DU(Distributed Unit) 下沉到邊緣,就近處理 MAC/RLC 等低層協定以確保低延遲,再由 🖥CU(Central Unit) 集中在資料中心或雲端,負責高層控制與協調多個 DU,最後接入 🏢5GC(核心網) 提供語音、資料、切片、MEC 等服務。這種分層架構同時兼顧低延遲、高彈性與易於擴展,是 5G NG-RAN 的核心特色。
👉 說明:RU 靠近天線,DU 負責時延敏感功能,CU 負責高層協調,三者組合讓 5G RAN 更靈活與高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
請解釋為什麼 5G 要將 gNodeB 拆分為 CU/DU/RU,而不是像 LTE eNodeB 一樣一體化?
• 靈活性:5G 要支援 URLLC、mMTC、eMBB 等多樣化場景,需要不同的部署模式。一體化 eNodeB 很難同時兼顧大帶寬與低延遲。
• 功能解耦:將 gNodeB 拆為 CU(Centralized Unit)、DU(Distributed Unit)、RU(Radio Unit),把控制/管理層、分組處理層與射頻層分開,可以各自升級、擴容。
• 集中化優勢:CU 可以集中在資料中心,統一控制與協調多個 DU,降低 OPEX、便於軟體定義網路與雲原生管理。
• 分布式優勢:DU/RU 下沉到靠近用戶端(邊緣),減少無線/協定處理延遲,滿足 URLLC 需求。
• 開放與多供應商:接口(F1、E1、Open Fronthaul)標準化後,可多廠商互通,降低成本、提升靈活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
若要規劃一個 5G 智慧工廠,你會如何部署 CU、DU、RU 以確保低延遲與高可靠?
• CU 集中化:將 CU 放在工廠園區的「邊緣數據中心/控制室」,集中控制多個 DU,方便統一管理、資源調度與與企業內部網路整合。
• DU 下沉:在工廠內不同生產車間或高密度設備區設置多個 DU,就近處理 MAC/RLC 等低層協定,縮短延遲,確保 AGV、機械手臂等工業控制的毫秒級反應。
• RU 靠近終端:把 RU(射頻單元)安裝在工廠各樓層、產線上方或關鍵節點,確保無線覆蓋均勻且穩定。
• 回程網路:使用專線光纖或 TSN(時間敏感網路)連接 DU 與 CU,確保端到端可靠與低抖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
假設電信要在高鐵沿線部署 5G 網路,你會如何利用 分布式 DU 來確保切換(handover)不中斷?
• DU 分布式部署:在沿線車站或線路旁的邊緣機房設置多個 DU,就近處理無線資源,降低切換時延。
• CU 集中控制:CU 放在區域核心機房,統一管理整段鐵路的多個 DU,提前為高速移動用戶預備鄰區資訊與資源。
• 快速 handover:利用 F1-C/F1-U 接口快速傳輸測量報告和上下文,讓 DU 間上下文無縫轉移。
• 重疊覆蓋與預測切換:調整 RU 的功率與天線傾角,擴大重疊區域,配合列車速度預測切換,降低掉話率。
• 回傳低延遲:確保 DU 與 CU 間使用光纖或高速回傳鏈路,減少 handover 控制訊息延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NG-RAN = 5G 的無線接取核心。
• gNodeB 拆分為 CU/DU/RU,靈活應對不同應用需求。
• 特色:低延遲、可雲化、支援多場景(eMBB/URLLC/mMTC)。
• 意義:NG-RAN 架構為 5G 大規模應用與未來 6G 的 AI 原生網路奠定基礎。
👉 一句話總結:NG-RAN 靠 CU/DU/RU 的分層設計,讓 5G 基站更聰明、更靈活,能支撐智慧時代的各種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