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錯覺!為何學校像坐牢?淺談學校與監獄的歷史淵源

阿祐-avatar-img
發佈於祐歷史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 教室示意圖

▲ 教室示意圖


早上7:30,你從學校大門一路衝刺到教室,卡著最後一秒打卡進門。

󠀠

睡眼惺忪的坐在位子上,望著前方空白的黑板、旁邊跟你一樣滿臉寫著想睡覺的同學。

󠀠

你是否也好奇過:「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什麼上學感覺像坐牢一樣?」

󠀠

先說結論,覺得上學像坐牢,確實不是你的錯覺。

󠀠

法國哲學家傅柯曾在《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一書中指出:

「學校、監獄、軍隊、工廠、精神病院等制度,都是「紀律社會」的不同表現形式。它們看似不同,實則出自同一邏輯:現代國家透過「規訓身體」、「內化服從」來塑造合乎秩序的個體。

󠀠

仔細想想,學校和監獄確實有著不少共通點:

  1. 需嚴格遵守鐘聲、課表等時間安排
  2. 不被允許隨意移動
  3. 空間的設計能讓教師清楚看見每個人
  4. 行為舉止被「規範化」(站姿、坐姿等)
  5. 都有一套可用來量化個體的標準(成績單、獎懲紀錄等)

󠀠

傅柯認為,這些方法可以讓人「把權力運作內化進自己的身體裡」,讓人進行自主管理,實現「有權力者不在場的時候,也可以施展權力」的目標。

󠀠

此外,18世紀法國軍事學校的體制,後來甚至成為英國哲學家設計監獄的靈感來源,也難怪有人覺得「上學跟坐牢一樣」了,因為監獄確實就是「借鑑」了學校而誕生的。

󠀠

好,現在我們知道了學校與監獄的關係,接著就該來談談「義務教育」是怎麼出現的了。

󠀠

我們知道,在18世紀以前的歐洲,主要負責傳遞知識的機構是教會而非學校,當然,受教育並不是「義務」的一種。

󠀠

但在18世紀的普魯士,由於身處戰亂年代,國家需要能聽懂命令的士兵,而在當時,能徵召到的人普遍都是農民階級,大多缺乏紀律觀念且知識水平低下,在溝通上十分困難。

󠀠

所以普魯士決定推動「義務教育」,藉由上述這些方式,培養國民的基本知識素養以及讓他們感受到「國族共同體」,並讓他們將這些規範「內化」進自己的身體,最後製造出「國家需要的人」。

󠀠

至此,最原始的「義務教育」體制就出現了,但除了普魯士,其他國家也有經歷過「教育改革」,並且原因各不相同。

󠀠

但這邊就先賣個關子,如果對後續有興趣,就在留言向我催更吧(笑)

󠀠

---

󠀠

最後我想說:

󠀠

對,學校像監獄確實不是你的錯覺。

󠀠

但我也並不是要大家別去上學。

󠀠

而是讓你在知道了這些的前提下,能對學校提出的要求、規範,進行思考,而不是單方面的接受。

󠀠

因為隨著時代的演變,很多從前的規範都不再合適,現代畢竟不是威權時代,學校自然也不再是威權的象徵。

󠀠

即便學校依然承載「型塑下一代」的使命,但現在國家需要的,未必還是從前那種「唯命是從」的士兵。

󠀠

況且,人類的科技樹都已經快點到真正的「機器人」了,幹嘛還要把活人訓練成「服從命令」的機器呢?

󠀠

---

󠀠

你認為學校像監獄嗎?在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分享,這能帶給我支持,也能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

󠀠

如果你還想看到更多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或加入我在方格子的沙龍!

󠀠

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祐的知識冰箱
1會員
14內容數
小知識|碎念|自我成長|日常反思
阿祐的知識冰箱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這篇文章以1938年「慕尼黑協定」為起點,回顧二戰爆發的歷史脈絡,揭示張伯倫「以和平換領土」的外交失敗如何加速戰爭來臨。從希特勒背信、波蘭遭侵略,到英法被迫參戰,歷史如同警鐘。作者最後呼應當代的俄烏與巴以衝突,呼籲更多以對話代替戰爭的理性之聲,期盼真正實現跨世代的和平。
Thumbnail
2025/10/27
這篇文章以1938年「慕尼黑協定」為起點,回顧二戰爆發的歷史脈絡,揭示張伯倫「以和平換領土」的外交失敗如何加速戰爭來臨。從希特勒背信、波蘭遭侵略,到英法被迫參戰,歷史如同警鐘。作者最後呼應當代的俄烏與巴以衝突,呼籲更多以對話代替戰爭的理性之聲,期盼真正實現跨世代的和平。
Thumbnail
2025/10/20
其實法國也有一把這麼厲害的聖劍,它就是查理曼大帝所持有的咎瓦尤斯(Joyeuse)。 之前提到查理曼大帝把「迪朗達爾」交給羅蘭,或許是因為他已經有武器了,多帶一把也用不到,所以才交給別人。
Thumbnail
2025/10/20
其實法國也有一把這麼厲害的聖劍,它就是查理曼大帝所持有的咎瓦尤斯(Joyeuse)。 之前提到查理曼大帝把「迪朗達爾」交給羅蘭,或許是因為他已經有武器了,多帶一把也用不到,所以才交給別人。
Thumbnail
2025/10/20
說起「石中劍」,往往想到的是英國亞瑟王拔出來的那把,但你知道,其實法國也有一把「石中劍」嗎?󠀠󠀠
Thumbnail
2025/10/20
說起「石中劍」,往往想到的是英國亞瑟王拔出來的那把,但你知道,其實法國也有一把「石中劍」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教場》(日語:教場/きょうじょう Kyōjō),是日本作家長岡弘樹所著,以警察學校為場景的警察小說系列,出版至今共有短篇集4冊、長篇1冊。「教場」在日本的警察學校中指的是「班級」。
Thumbnail
《教場》(日語:教場/きょうじょう Kyōjō),是日本作家長岡弘樹所著,以警察學校為場景的警察小說系列,出版至今共有短篇集4冊、長篇1冊。「教場」在日本的警察學校中指的是「班級」。
Thumbnail
我們本該自由且明朗的學生,如今我卻像是分數的俘虜一般在名為刻板印象的鬥獸場廝殺
Thumbnail
我們本該自由且明朗的學生,如今我卻像是分數的俘虜一般在名為刻板印象的鬥獸場廝殺
Thumbnail
在那段被智力測驗定義的日子裡,我們彷彿早已被分配好了未來的軌跡。補習班的老師,像是擁有魔法的巫師,開設智力測驗的課程,好像能讓我們跨過那道看不見的門檻,進入所謂的「好班」。在這些班級裡,每日的小考成了我們成長的烙印,每失去一分,似乎就要用身體來承受相應的懲罰。男生打屁股,女生打手心。   我讀的
Thumbnail
在那段被智力測驗定義的日子裡,我們彷彿早已被分配好了未來的軌跡。補習班的老師,像是擁有魔法的巫師,開設智力測驗的課程,好像能讓我們跨過那道看不見的門檻,進入所謂的「好班」。在這些班級裡,每日的小考成了我們成長的烙印,每失去一分,似乎就要用身體來承受相應的懲罰。男生打屁股,女生打手心。   我讀的
Thumbnail
大學沒住過外面,不算獨立 大學的宿舍可以說是千變萬化,與高中的軍訓化宿舍有明顯的差異,由於宿舍的管理是放任性處理,除了不要把宿舍炸掉以外,其他的幾乎也都沒有什麼管理,所以每間宿舍的環境都要靠個人的維護,所以每個寢室都有不同的風貌,今天就來介紹幾間常見的,還有特殊型態的請示世界吧 這些
Thumbnail
大學沒住過外面,不算獨立 大學的宿舍可以說是千變萬化,與高中的軍訓化宿舍有明顯的差異,由於宿舍的管理是放任性處理,除了不要把宿舍炸掉以外,其他的幾乎也都沒有什麼管理,所以每間宿舍的環境都要靠個人的維護,所以每個寢室都有不同的風貌,今天就來介紹幾間常見的,還有特殊型態的請示世界吧 這些
Thumbnail
Second day 專業培訓和🪪的挑戰
Thumbnail
Second day 專業培訓和🪪的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學校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不公不義之事,以及作者對此的看法。希望讀者在閱讀後可以更輕鬆地面對這些問題,並祝願大家順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學校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不公不義之事,以及作者對此的看法。希望讀者在閱讀後可以更輕鬆地面對這些問題,並祝願大家順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