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NVIDIA AI-RAN?
用 GPU 把「行動網路 RAN」與「AI 應用」跑在同一套邊緣/機房基礎設施上(NVIDIA AI Aerial/Aerial cuBB、cuPHY、cuMAC),並有 ARC-1 參考平台與與 Ericsson、Nokia 等生態合作,目標是讓基地台/邊緣節點同時做無線與 AI 服務,提升效能、開新營收模型。
撰文|編輯部|2025年11月台灣可能受惠的公司(按價值鏈)
A. AI-RAN 伺服器/邊緣機櫃(GPU、DPU、MGX/HGX 平台)
- 緯穎(Wiwynn):AI/邊緣伺服器與 NVIDIA MGX 生態的重要 ODM。
- 廣達/QCT:QCT 已推出 NVIDIA MGX/AI 伺服器方案,切中 vRAN/邊緣需求。
- 英業達(Inventec):HGX 平台 8U/10U AI 伺服器、邊緣一體式液冷機型。
- 鴻海(Foxconn):與 NVIDIA 合作在台建置 Blackwell「AI 工廠」超級電腦與雲基礎;帶動上游伺服器、模組、機櫃需求。
- (延伸:華碩伺服器、技嘉伺服器、和碩、神達/泰安等亦受惠於邊緣/小型機櫃形態的擴張,此類屬性同屬台系 ODM/品牌白牌供應鏈)
B. O-RAN/小基站/無線電(RU)與 DU/CU 生態
- WNC 緯謙:展示 5G Open RAN 解決方案,有 RU/O-RAN 佈建能量。
- 中磊(Alpha Networks)、MTI 微波(2439):列入 Kyocera「O-RU Alliance」 創始成員,鎖定 O-RAN RU 互通與商用。
- 啟碁/Sercomm:全球小基站與 5G RU 供應商,切入企業專網/室內外小區。
C. 回傳/前傳與時鐘同步(DCSG、Fronthaul、PTP 時鐘)
- UfiSpace:AT&T 等電信採用的 DCSG(基地台閘道路由器)龍頭,台灣亦有導入案例;AI-RAN 下前/回傳升級最直接受惠。
- Edgecore/Accton 智邦:開放網通白牌交換器、電信級前/回傳交換器與 SONiC 生態。
D. 電力與散熱(基地台/邊緣機櫃/微型機房)
- 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電信電源(整流/48V/BBU)、資料中心液冷與 AI 機房能源方案;AI-RAN 使「邊緣站點用電/散熱」升級。
E. 儲存/控制器(邊緣快取、vDU/vCU 本地資料)
- 群聯(Phison):企業級 NVMe/資料中心 SSD 與邊緣 AI 儲存方案。
F. 晶圓/先進封裝(間接受惠—GPU 需求外溢)
- 台積電(TSMC):NVIDIA Blackwell 採用 TSMC 4NP 與 CoWoS-L,NVIDIA 大量鎖定 2025 封裝產能。
為什麼這些會受惠?
- RAN 與 AI 共平台化 → 促成 GPU/MGX/HGX 伺服器在基地台機房/邊緣匣(A 區)滲透;
- O-RAN 拆分 → RU/DCSG/Fronthaul/PTP 升級(B/C 區);
- 高功耗高熱密度 → 電源/液冷隨邊緣站點擴張而升級(D 區);
- AI 叢集外溢需求 → SSD/控制器、先進封裝 受惠(E/F 區)。
觀察重點(催化事件)
- Nokia/Ericsson 的 AI-RAN 商轉時程、是否在台啟動 PoC/商用單;
- 台灣電信商與 NVIDIA/設備商的 AI-RAN 合作公告(含 5G-Advanced、O-RAN 佈建訊號);ecore** 等 DCSG/前傳交換器出貨與新規格(TSN、1588v2、FlexE、OpenZR+)導入;
- 台達電等電源/液冷在「邊緣微型機房」專案的落地與出貨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