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拿自己寫的履歷來問我,看多了別人的履歷,我發現一個共通點: 大家都想把自己寫成「最厲害的那個人」,卻很少有人花時間想「我是誰、對方要的是什麼、我們之間的交集在哪裡」。
其實履歷就像商業提案。 你不可能用「我很努力、我學得快」去說服客戶買單。你得拿出證據 —— 你做了什麼、結果是什麼、對公司帶來了什麼價值。 越具體越好,最好能用數字說話。
我常跟他們分享幾個小訣竅:
1. **建立履歷主檔案**:像備料一樣,把成就、數據、專案都收好。需要投履歷時,只要挑對的食材組合就行。
2. **找出你的差異點**:市場上你就是商品。要會分析消費者(應徵公司)、競爭者(其他候選人)、還有商品本人(你),找到並凸顯你的相對優勢。
3. **量化成果**:不要只寫「協助改善流程」,要寫「將專案週期縮短30%」。
4. **誠實為上**:行銷不是造假,業界很小要留口碑給人探聽。
履歷準備還有很多眉眉角角日後有機會慢慢分享,不論技巧再多再花俏,對我來說有個核心概念 — 「履歷能幫你放大價值,卻無法補上能力。」如果那個夢幻職位離你現在的能力還有距離, 那不是靠文案能跨過的。 要嘛補足能力,要嘛調整期待。 即使很幸運地面試上了,入職後將會是痛苦的開始...。
我本身很享受寫履歷的過程,可以把它視作一種自我覺察練習。清楚描述過去成就與價值,有助於強化自我認同,降低求職時的不安感,也能釐清自己的職涯道路。來吧~和我一起在寫履歷中探索未來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