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疫情爆發,詭異幽靈
剛過的萬聖節,是西方鬧鬼的日子。朋友問我如何過,我說其實整年都是被萬聖鬼的幽靈所籠罩,到了真正鬧鬼的日子,反而無感,因為它已經成為日常。更進一步來說,突然之間萬聖節完全不可怕了,今年一直延續的日常詭異氣氛,早比萬聖鬼節更加恐怖。
自從疫情三月爆發以來,歐洲政府防疫雖然動作慢了些,但夏季已好轉的疫情,在一些反智否定疫情者的輕忽,與反對人身自由受限的示威遊行中,讓民眾漸漸輕忽了疫情的嚴重性。好些人厭煩了長期戴口罩甚而憤怒拒絕戴口罩,想方設法地找醫生開允許不用帶口罩的證明書。到了夏日出遊度假的時日,全民肆無忌憚地出國度假染疫,回國造成檢篩大塞車與烏龍無能通知染疫者,一直到染疫者的疫調無法落實,直接與確診者接觸的人無視自己可能會是感染源,造成到處趴趴走的亂象叢生。
這種種的失序行為,除了人民輕視疫情嚴重性外,也是政府管控失當的結果,最後只能再度以嚴厲的第二波封鎖措施來對應,不然真的是染疫野火燒不盡,「秋風吹又生」。
現今德國疫情以每日上看兩萬的案例再度噴發,死亡人數飆至上達一萬一千人以上,這也使得德國政府為了十二月的聖誕節經濟與家人團聚時節,必須拿出鐵腕措施,以保聖誕的團聚。如果這個飆升的染疫趨勢不見趨緩,八週以後的聖誕節要和家族團聚的計畫,鐵定全國泡湯。推估控制不了的疫情,今年的聖誕根本就沒平安可言。
黑白是非與宗教衝突的爭議
萬聖節剛過的美國大選,計票結果塵埃尚未落定,郵寄票丟出的幽靈選票,也增添了美國幽靈盤空未去。為誰會贏得總統選舉的兩邊陣營與支持者嚴重對立,也正在撕裂美國這老牌民主國家的人民情感,眼看下一波戰場就是街頭暴力。
而歐洲這邊因為言論自由與宗教褻瀆的嚴重對立,因而爆開的殺人事件卻早已開戰,法國不久之前歷史老師因捍衛言論自由而展示褻瀆先知的圖像所引發的砍頭事件,隨後馬上又爆發在法國教堂與奧地利維也納街頭的無差別殺人事件,整個歐洲都在炸鍋地討論誰是誰非,應該如何捍衛各方的利益。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強勢保衛言論自由與批判伊斯蘭宗教的言論,更再度引起部分伊斯蘭教國家政治領袖與信徒的反彈,激發反法情緒。抗議者認為法國總統馬克宏的發言不適當,不應批評伊斯蘭宗教的內部問題。而德國這邊伊斯蘭教教徒也身感先知被褻瀆,因而也起而聚集教徒抗議示威,反對他們的先知被褻瀆。
但是這些殺人事件帶給大家選擇噤聲、畏於討論的結果,對於被伊斯蘭教迫害而逃來西歐尋求庇護的人來說,顯然超出他們的想像,也變成了他們尋求庇護的噩夢。因為當初他們就是因為批評其宗教而被迫逃亡來歐洲,現在反而仍因宗教問題而不能理性批判自己的宗教,甚而有些支持改革宗教者都還需要警力保護。
他們覺得自己批評伊斯蘭教的言論自由被限縮,自己要因言論自由而恐懼,這是在他們尋求庇護的國度中,令他們感到非常失望與荒謬的。
對他們這些想要改革宗教的人來說,他們覺得德國的政界不支持馬克宏的言論是錯的,宗教批判造成生命危險的恐懼,讓他們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不該存在於開放的民主社會。
褻瀆罪該被追究責任嗎?
沒錯,德國和法國在宗教褻瀆的司法判決上,其實是有相當的差距。德國的法律規定褻瀆宗教或侮辱抱持的宏觀價值是該被法律制裁的。而法國在這一方面則是保持開放的態度。準確一點的說,就是在法國褻瀆宗教是可以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而在德國言論自由並沒有保障褻瀆宗教的行為。
因為德國過去的暗黑歷史,曾經因為宗教問題犯下大錯,所以他們對於言論自由是有程度上的限縮,例如不能允許納粹的思想推崇。
在這裡可以看到,德國因為轉型正義而限縮的言論自由的權利,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沒讓兩方面的衝突尖銳化。雙方意見不同,但褻瀆宗教者的行徑則是不被鼓勵。
反觀法國查理雜誌社,為了提升言論自由的高度,又再度在今年審判該謀殺罪之時,把當年雜誌褻瀆穆斯林先知的漫畫又重新登在當期的雜誌封面上,以示維護言論自由的決心。而法國馬克宏總統也採支持的角度,完全不顧及另一方法國穆斯林也是他國內國民的感受與立場。
人的智慧
在德國的媒體討論中,當然很多人覺得梅克爾(Angela Merkel)沒有站在馬克宏背後支持是錯的,並認為德國整個社會都缺乏勇氣去好好討論今日伊斯蘭激進派殺人對歐洲民主的侵蝕。只是我要問的是,民主是爭辯的文化,卻沒有保障有侮辱他人的自由,同樣也不應該保障有褻瀆他人的先知的自由。這是起碼的法律常識,不是嗎?
這種只爭個人言論與人身自由的問題放諸西歐社會比比皆是,就如同小至戴口罩的問題,也是如此。因為剛開始有專家放言說,戴口罩是保護別人多,保護自己的效果少,所以就有一堆自私者不想也不願顧及他人的安全,想盡方法不戴口罩。前一陣子規定小學生也要戴口罩時,學校家長竟也連署拒絕。
這樣直接只懂直球對決而不顧及他人安全與感受的社會,不可能有圓融也無能建造和諧的基礎,難怪社會衝突永遠不會中止,個人主義燃燒過火,只會讓大家永無寧日。
文章來源:關鍵評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