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定義
「有太多受環境、受他人影響-我不能控制的部份了」
「焦慮」是一種當我們預測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或風險,自覺自己即將遭遇危險必須處理與反應,但又感到無法解決困難的害怕、擔心、緊張。
源於自身能力能夠看見危險,但自己懷疑自己具備能力足以安然度過,不完全絕望又不完全安心。通常會讓我們感覺壓力沉重,忍不住一直想:「要是……就完蛋了!」、無法放鬆,心裡總覺得有某種危險在逼近,即使還沒真正發生、不停地尋找線索、試圖拼湊出一個能讓自己安心的答案,但又無法完全確定。
身心靈當下狀態
- 靈魂:我們突破了一個坎,進到新的關卡了!
- 想法:我沒辦法解釋清楚,這是我不理解的事情,如果搞不清楚,我很可能會失敗,所以接下來一定會很糟糕!
- 身體:我以新關卡的方式行動~
情緒特性組成

- 對自己的狀態還不夠有信心,特別擔心被群體拋棄,不敢主張自我
- 關於自我認同、自我接納、課題分離的主題
- 拒絕 (對群體沒有貢獻甚至是幫倒忙、被排除群體之外、一直以來所相信的事有錯誤、沒有影響力被他人看輕、無能為力)
- 對自己是否擁有足夠資訊與理解沒有把握,恐懼不能被理解,防禦著自己「無法及時行動」,注意觀察著能完整表達自我的時機
- 目光放在未來,想理解未來、想知道未來怎麼做最好
- 想要參與、也想要放鬆
關於這個情緒,我可以怎麼做?
當我們感受到「焦慮」:- 感受
感受身體的變化,肌肉的放鬆或僵硬、呼吸的速度、感覺到的溫度、頭腦的通暢或是鬱塞,熟悉情緒帶給我們的感受,能讓我們下次更快的認知到自己的情緒。 - 休息/暫停/轉換
吸氣,停留五秒,再吐氣,重複三輪。
焦慮跟想放鬆有關,我們認定在完成此時目標的過程是辛苦的,這個辛苦的未來讓我們想甩開。因此焦慮時,很大一部份是現在的我們正在疲憊中,給自己一點換氣、放鬆的時間,也許沒辦法很長,但光是能換氣、伸展一下,便能夠短暫轉換狀態。 - 整理現況,一步一步來
排出順序,一次一件事情,一個一個處理。
焦慮來自於想放鬆,因此我們會想要控制不可控的因素讓自己可以不用花更多心力應付突發事件,但現實是不可能掌控所有事情的。越是試圖控制每個變數,越會需要抽心力去其他項目、越會意識到控制不了所有事,反而會讓自己更無法放鬆。
焦慮提醒了我們「有危機需要處理」,而我們對自己的理解不足以解決問題。危機是確實存在著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並不是「急著搞清楚這到底怎麼辦」,而是踏出一步、尋求支援,與其讓自己困在「我做不到我要毀滅了」的想法裡,不如先採取行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或是尋求理解問題的人的協助。
當我們開始行動,即使是小小的一步,內心的焦慮就會減少。 - 如果壓力確實存在,試著將它化為己用
壓力與自信常是一起出現的,當我們感到自己必須面對艱鉅任務時,我們會感到壓力;而自信則需要從過往經歷中我們獨力完成的任務中看見自己的影響力累積而成。焦慮是我們成長到能看見「任務困難」,但對自己還不夠有把握時會有的情緒,這些讓我們焦慮的事件,是讓我們擁有自信的機會,在獲得完整的自信前,我們常會經歷焦慮,當壓力事件確實發生,面對這些讓自己焦慮的壓力事件,我們實際上是有能力完成這些任務的!需要的是「看見自己做得到!」。 - 接受自己的無限可能,而不是執著於過去的框架
我們的靈魂一直在成長,但如果我們的想法停留在過去,就會產生焦慮。
明明我已經長成大象了,我看得更高更遠,我能輕易看見獵豹跑來,卻一直停留在自己是小象時弱小無助的自我認知,既不驅趕獵豹也不跑走,獵豹卻又拿我沒辦法,我反而還焦慮牠為什麼一直玩弄我。
這是焦慮在提醒我們的,我已經跟過去的自己不同了,請相信自己可以適應新的變化,而不是一直困在過去的模式裡。回顧一下自己來時的路程,更新對自己的認識吧!
人際中的情緒

這個情緒告訴我們
親愛的夥伴:
你已經跟以前不同了,但你還沒發現!
以前遇到同樣的事情會有糟糕結果,是因為那時候的你對某些信號渾然不覺,現在你有能力看到這些信號,這是很好的事啊!這表示你能避開危機。
你該學會看見自己的能力~你早就不再是從前的你了!
無能為力是小象,是過去的你,你現在是大象了!
你只是還沒發現而已!
你可能會把其他情緒跟焦慮混在一起,像是恐懼、恐慌、害怕、擔心等等,焦慮的訊息只是「我看見了困難,而我不太確定我能不能解決這個困難」,這個情緒提示你,你正處於能力升起來,但沒有回顧自己過往影響力的階段。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狀態,更新一下自己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