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雪莉,近期要來跟大家分享本人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我該如何排解焦慮情緒的作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排解方式歡迎分享給我喔!
我的壓力來自哪裡?
我是標準三明治族群,與公婆同住,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小孩以及婆婆,這部分屬於「照顧」的壓力,其次壓力來源就是「經濟」,別小看這兩種壓力,是足以壓垮整個家庭的兩種來源。
照顧壓力是什麼?
這部分要分兩塊來談,首先是小孩,由於目前兩個孩子的歲數分別是4歲及2歲,學齡前的孩子都還在學習自理能力以及情緒發展,父母的陪伴變得極為重要,像是孩子哭泣或發脾氣時,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怎麼陪伴孩子走過這段情緒風暴,陪伴的過程伴隨的花費大量時間及心力,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婆婆的狀況
前鎮子有申請長照,主因是婆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近期婆婆固執己見出門,這次跌下去除了骨折,還造成肺積血,目前都還在治療中,公公是婆婆的主要照顧者,同時公公也會幫忙看照孫子,我擔心這樣的照顧壓力也會讓公公很疲倦。
經濟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前面提到孩子及婆婆的照顧,經濟的部分也與此相關,孩子長大的過程會伴隨更高的教育費以及生活費,而婆婆的病況也需要添購更多輔具以及照顧用品,有工作的人只有我跟先生,這幾個月的家庭開銷幾乎每月透支。
面對壓力及焦慮,我選擇讓自己忙碌
忙碌,可以短暫的忘記這種感受,在我國中時期,遭遇原生家庭的精神攻擊,導致我每晚失眠,我不敢讓自己有發呆的時間,因為發呆會讓內心開始陷入恐慌,唯一的解法就是讓生活超級忙碌,我並沒有真正的學習排解壓力,以至於我直到現在都還在透過忙碌的方式分散掉注意力,事實上這算是一種壓抑。
學著安撫自己以及做可掌控的事情
持續的壓抑最終只會壓垮自己,我選擇「接受」,做法如下:
- 先到附近有陽光、草或樹的小公園靜靜散步。
- 深呼吸再吐氣直到心平靜下來。
- 告訴內心的自己:我正在焦慮,這是身體在提醒我,壓力超過負荷值,是正常的情形,不要認為自己有錯。
這幾個步驟可以先安撫自己的情緒,後續再來找一些「可掌控的事情」來做,例如:
- 列出具體行動清單:育兒(陪玩30分鐘)、長輩(陪聊15分鐘)
- 最壞打算規劃:如果現在不做什麼,最壞情況是什麼,我能承受多少
列出具體行動清單可以讓自己內心有踏實感,掌控住小項目的事情,讓自已感覺有在努力,最壞打算規劃可以讓心情穩定,明確把「不穩定」感量化成可承受的單位。
結語
各位也有面對過人生種種課題,感受到情緒不穩、焦慮以及心情難受的狀況嗎?我覺得這種感覺特別的不舒服,而且不是外觀可以察覺到的,所以身邊的親友也不見得能注意到你的身心狀況,只有學會讓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及時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