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un 傳將離開 Meta,自創「世界模型」AI 新創:科研與產品的分岔點?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嗨我是 Mech Muse 👋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則在 AI 圈超級震撼的消息——Meta 的首席 AI 科學家 Yann LeCun 被爆出打算離開公司,自己開一家「世界模型(World Models)」新創。這不只是單純的離職,而可能會改寫整個 AI 研究與商業化的節奏

讀完這篇,你會知道:

  • LeCun 想做的「世界模型」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他會選在這個時候離開 Meta?
  • 這背後牽扯到的「研究派 vs. 產品派」矛盾
  • 以及這件事對整個 AI 生態的潛在影響

🚀 LeCun 為什麼離開?他要做什麼?

根據《金融時報》(FT)與 TechCrunch 在 11/11 的報導,LeCun 已開始和投資人接觸,計畫創辦一家以「世界模型」為核心的新創公司

這個「世界模型」不是什麼神祕名詞,其實就是他多年倡議的概念——讓 AI 學會理解世界,而不只是模仿語言

他主張的 JEPA(Joint Embedding Predictive Architecture)架構,就是希望讓 AI 透過觀察影片、互動資料,學會「預測下一步」,進而能規劃、推理、行動

簡單講,現在的 ChatGPT 是靠「背語料學說話」,而世界模型是「學會觀察世界再行動」——有點像差別在模仿 vs. 理解

Meta 其實早就投入這一塊,像 V-JEPAV-JEPA 2 就是這條路線的具體成果。只是這些研究進展慢、短期看不到商業回報,而 Meta 近年又被外界逼著要推出更多能賺錢的 AI 產品,讓研究派的 LeCun 顯然感受到壓力。

所以他乾脆選擇創業,用自己的方式走到底


🧭 從「貓都不如」到 V-JEPA 2 的誕生

讓我們照時間軸快速回顧這段演變 👇

  • 2023–2024:LeCun 開始頻繁批評 LLM(大型語言模型) 他說現在的 AI「連貓都不如 🐱」,因為它只會模仿文字,沒有常識、也無法理解世界。
  • 2024/2:Meta 發表 V-JEPA 這是 LeCun 世界模型的第一步——讓模型在「抽象表徵空間」預測影片內容,而不是像素級別重建。
  • 2025/6:V-JEPA 2 發布 結合更大規模影片資料與互動軌跡,讓模型更懂「預測與規劃」。這讓外界開始相信世界模型真的能落地。
  • 2025/6–8:Meta 成立 MSL(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公司整合多個 AI 團隊,開始更聚焦於產品開發。這同時也讓 LeCun 所在的研究部門(FAIR)角色被削弱。
  • 2025/10–11:LeCun 傳出離職創業消息 根據 FT 與 TechCrunch,LeCun 已與投資人接洽,準備自立門戶。時間點落在 11/11 晚間(台北時間)。

這整段歷程,幾乎就像一部「研究理想 vs. 商業現實」的紀錄片。


🧠 世界模型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要創業來做?

1️⃣ 世界模型想解的問題

現在的 LLM 雖然超強,但它們是靠語料堆出來的,對世界的物理規則、時間連貫、因果關係都沒概念

LeCun 的世界模型理論希望 AI 能「在腦中模擬現實」,就像人類預測球往哪裡飛、或下一秒該閃哪邊。這才是真正的「理解」而非「背書」。

2️⃣ 為什麼要創業而不是在 Meta 做?

很現實的原因是:世界模型的研究太燒錢又看不到短期回報🔥

在大公司,算力和預算都優先給能快速產品化的專案,像聊天機器人或影像生成模型。 而世界模型需要長時間收集影片、互動資料,還要重建新的評測方式(不是看 BLEU、而是能不能預測未來的場景),這對商業單位來說太慢。 所以 LeCun 想自己開公司,把這條「長期但關鍵」的路走完。

3️⃣ 開源哲學與人才吸引力

LeCun 一直是開源派代表,他認為AI 進步應該公開透明

Llama、JEPA 的研究都走這條路。他的新創如果延續這風格,可能會變成「開源世界模型」的旗艦公司,吸引學界與工程師共同參與。

4️⃣ 實際應用在哪?

短期內不會出現在你手機上 😂

世界模型的潛在應用在 機器人、自駕、產線自動化、物流調度、虛擬模擬環境 等領域。

這些地方都需要 AI 能「預測未來、理解物理」,而不只是「回答問題」。 未來也許會走向具身智能(embodied AI),讓 AI 不只是說話,而是「會行動」。


🔍 總結:這不是內鬥,而是生態的分工演化

LeCun 的這一步,其實象徵著一件健康的事:AI 產業正在開始「分工」

  • LLM 派:繼續在語言與知識服務上滾動成長(像 ChatGPT、Claude)。
  • 世界模型派:專注在感知、推理、行動這條新路上。

Meta 雖然短期內可能被外界質疑「人才流失」,但長期來看,這也許能形成「大公司負責應用,新創負責探索」的正向循環。

投資人接下來應該會盯三件事 👇

  1. LeCun 的團隊會聚焦在哪個應用(例如機器人、模擬環境?)
  2. 能不能在「影片+互動軌跡」資料上建立新的生態?
  3. 新創是否延續開源路線?這會決定社群接受度與合作能量。

最後,這則新聞目前仍屬「高可信度但未正式確認」,但從 Meta 的整體節奏來看,這一步非常合理。


如果你對這類話題有興趣,歡迎追蹤我 Mech Muse 🧑‍💻,我之後會持續更新。

點個愛心 ❤️、收藏這篇,讓我們一起見證 AI 從「聊天」進化到「思考與行動」的下一章!

延伸閱讀:

【Mech 系列】中國人型機器人公司全覽 🤖🇨🇳

【Mech系列】 美國人型機器人公司總覽|開場篇:含各公司詳細介紹🤖

【Mech系列】美國小型核能新勢力大揭密:8 大公司完整解析

【Mech系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x 全系列介紹

【Mech系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x 全系列介紹

【Mech 系列】全球機器人補助與政策總覽|各國政策解析方向

【Mech系列】人形機器人核心硬體全解析:從零件開始的下一場科技革命

【Mech週報】2025年11月2日|上週科技新知回顧|10/26–11/01熱點整理

【Mech系列】DARPA 量子競賽 Stage B 晉級企業 x 11家量子科技公司依序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45會員
702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聯絡我:mechmuse32@gmail.com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11
Google Maps 再升級!這次不只是導航更聰明,而是全面導入 AI:加入「Builder Agent」讓開發者一句話就能生出互動地圖、「Grounding Lite+MCP」讓 AI 回答更準確,「Contextual View」更能把評論、地圖和照片整合成可互動體驗。
Thumbnail
2025/11/11
Google Maps 再升級!這次不只是導航更聰明,而是全面導入 AI:加入「Builder Agent」讓開發者一句話就能生出互動地圖、「Grounding Lite+MCP」讓 AI 回答更準確,「Contextual View」更能把評論、地圖和照片整合成可互動體驗。
Thumbnail
2025/11/11
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掌握 Gartner 在 2025 巴塞隆納 IT 大會釋出的重點:2030 年所有 IT 工作都會被 AI 觸及,25% 將完全自動化、75% 由人機協作完成。同時,Gartner 也提醒企業別忽略兩大隱憂。
Thumbnail
2025/11/11
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掌握 Gartner 在 2025 巴塞隆納 IT 大會釋出的重點:2030 年所有 IT 工作都會被 AI 觸及,25% 將完全自動化、75% 由人機協作完成。同時,Gartner 也提醒企業別忽略兩大隱憂。
Thumbnail
2025/11/11
這篇介紹瑞典衛生大廠 Essity 與 埃森哲、微軟 合作導入 AI 代理(AI agents),利用 Azure、Copilot Studio、Power Platform 打造企業級雲端平台。從採購與財務兩大部門試點,展現 AI 如何落地到實際流程,並建立可控、可擴的 AI 能力。
Thumbnail
2025/11/11
這篇介紹瑞典衛生大廠 Essity 與 埃森哲、微軟 合作導入 AI 代理(AI agents),利用 Azure、Copilot Studio、Power Platform 打造企業級雲端平台。從採購與財務兩大部門試點,展現 AI 如何落地到實際流程,並建立可控、可擴的 AI 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Meta (META) 又一次交出了讓華爾街跌破眼鏡的成績單。執行長祖克柏不再滿足於將 AI 當作優化廣告的工具,而是將公司的未來,連同每年可能高達千億美元的巨額資本,全部押注在一個更宏大的目標「超級智能 (Superintelligence)」。TN科技筆記將帶你深入解讀 Meta 這份財報。
Thumbnail
Meta (META) 又一次交出了讓華爾街跌破眼鏡的成績單。執行長祖克柏不再滿足於將 AI 當作優化廣告的工具,而是將公司的未來,連同每年可能高達千億美元的巨額資本,全部押注在一個更宏大的目標「超級智能 (Superintelligence)」。TN科技筆記將帶你深入解讀 Meta 這份財報。
Thumbnail
Cloudflare推出AI爬蟲收費市場,再到亞馬遜倉儲機器人達百萬台與DeepFleet生成式AI模型問世;Meta也為WhatsApp商業版新增語音通話功能,並探索AI產品推薦;最難能可貴的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已有至少36家新創躍升為「獨角獸」。
Thumbnail
Cloudflare推出AI爬蟲收費市場,再到亞馬遜倉儲機器人達百萬台與DeepFleet生成式AI模型問世;Meta也為WhatsApp商業版新增語音通話功能,並探索AI產品推薦;最難能可貴的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已有至少36家新創躍升為「獨角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編六爺,週一早上叫醒你的,是夢想還是帳單呢? 但你可知道:現在選在AI賽道上創業的,很可能某天忽然把你「砸」醒的,是天外飛來好幾億美金的支票? 我們來看看這則新聞 「Meta 擬斥數十億美元投資一家主導 AI 數據市場的新創公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編六爺,週一早上叫醒你的,是夢想還是帳單呢? 但你可知道:現在選在AI賽道上創業的,很可能某天忽然把你「砸」醒的,是天外飛來好幾億美金的支票? 我們來看看這則新聞 「Meta 擬斥數十億美元投資一家主導 AI 數據市場的新創公司」
Thumbnail
Mistral AI於2025年5月7日推出 Mistral Medium 3,以高效能、低成本和企業級應用為核心,挑戰市場上的頂尖模型。這款模型不僅在效能上媲美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3.7,更以低至8倍的成本優勢,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Mistral AI於2025年5月7日推出 Mistral Medium 3,以高效能、低成本和企業級應用為核心,挑戰市場上的頂尖模型。這款模型不僅在效能上媲美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3.7,更以低至8倍的成本優勢,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我只是去全家回收了一個手機殼,結果換到一支冰淇淋,還被 AI 模型默默分析了人格偏好。你以為是做環保,其實是被 JEPA 預測了下一步行動。全家沒推播,但你還是走進去,這才是最高級的精準行銷。
Thumbnail
我只是去全家回收了一個手機殼,結果換到一支冰淇淋,還被 AI 模型默默分析了人格偏好。你以為是做環保,其實是被 JEPA 預測了下一步行動。全家沒推播,但你還是走進去,這才是最高級的精準行銷。
Thumbnail
Meta 在 2025 年 4 月 6 日正式推出了 Llama 4 系列模型,其中首批亮相的 Llama 4 Maverick 和 Llama 4 Scout 憑藉混合專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架構與原生多模態能力,迅速引起科技界的關注。
Thumbnail
Meta 在 2025 年 4 月 6 日正式推出了 Llama 4 系列模型,其中首批亮相的 Llama 4 Maverick 和 Llama 4 Scout 憑藉混合專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架構與原生多模態能力,迅速引起科技界的關注。
Thumbnail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對 Meta 和阿里巴巴的 AI 模型進行實驗,以確定這些系統是否能夠自我複製。研究結果顯示,在特定條件下,AI 確實能夠複製自身
Thumbnail
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對 Meta 和阿里巴巴的 AI 模型進行實驗,以確定這些系統是否能夠自我複製。研究結果顯示,在特定條件下,AI 確實能夠複製自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