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公告的內嵌 YouTube 影片跳轉位置的功能,我發現在手機上無法操作,已經修好了。
說到 YouTube,趁機跟會員介紹一下我的 iOS 演講與教學影片有哪些、可以在哪裡看到。一方面是簡單回顧,一方面是我最新的教學影片有公開,請看到最後。
iPlayground 2019 | 初代 SwiftUI 就用來寫 Watch App 吧!
生平第一次在研討會演講是 iPlayground 2019,也就是 SwiftUI 推出那年。因為 2018 舉辦第一屆 iPlayground 時,看到許多講者活躍的表現,激起我挑戰講台。
為什麼題目我選了用 SwiftUI 做 Watch app 呢?據說 SwiftUI 本來是為了 watchOS 而開發的。因為 Apple Watch 需要非常節能,不能直接把 UIKit 搬過去,最早的運算甚至是在 iPhone 上進行的,Apple Watch 只負責顯示。這個架構非常難開發,所以才有了 SwiftUI。
當時 SwiftUI 才剛開始,用的人少、拿來寫 Watch app 就更少了,有夠邊緣的,我甚至用了「末梢開發」這個詞。不過,第一版的 SwiftUI 在 watchOS 上的問題遠比 iOS 少,是個很有趣的開發平台。這個題目是所有我演講過最喜歡的。
iPlayground 2020 | iOS 開發者 13 倍速技巧
第二次在 iPlayground 演講,我從加速工作流程的角度分享各種技巧。
當時的很多實踐精神,到現在也都延續著。回頭看這場演講的話,應該可以看到不少 13+ 文章的前身。
MOPCON 2021 | SwiftUI 導覽狀態探究
iPlayground 因為疫情的緣故停辦。MOPCON 則是改成線上舉行,邀請我分享。
當時 SwiftUI 的 Navigation 機制不太好用,許多開發者在研究如何有效管理狀態。
後來 Apple 推出了新的 Navigation 機制,所以這場演講的內容已經過時,剩下考古價值。
iPlayground 2024 | Why SwiftUI? Why TCA?
這場演講,13+ 的讀者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之前的文章分享過了。想再被推坑一次 TCA 的話就來複習吧!
我當時所在的團隊是台灣少數積極使用 TCA 的團隊,我們覺得很值得推薦,所以去推坑。當然那也不是我第一次公開講 TCA,早就在 YouTube 上連載「配飯吃」系列了。
很高興到了隔年的 iPlayground 2025,TCA 成為架構題目的顯學。連 iPlayground 的開源 iOS App 也是用 TCA 寫的(try! Swift Tokyo 的 App 也是用 TCA,所以我是有點互相切磋的意思)。細節可以回顧這篇📖為什麼現在是學習 TCA 的最好時機?
至於 iPlayground 2025 的演講,影片目前沒有公開,不過可以看這篇💪為何我選擇「個人軟體時代」作為 iPlayground 閉幕題目。希望可以緩解一些工程師的 AI 焦慮或職業倦怠。
教學授課影片
自從 2024 年起,我開始接到 Apple 台灣教育團隊的邀請與合作,到校園授課,包括學生比賽的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