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細雨中,隨著樹林社大的羅萬益老師與師母,走上守護百年水圳的活動。從百年山佳車站集合,列為市定古蹟的日式小車站,一行近20人一起走讀樹林。位於大漢溪的左岸的山佳,有超過280年後村圳及150年的十二股圳,當農田消失,灌溉功能失去後,仍有少數對文史懷著敬意與熱情的少數人,繼續守護定時清理,用熱情召喚同行者,並期待有天屬於在地的文史館可以落成。
當老師帶著大家沿著下游到鹿角溪公園,提到廢水排放與水道跌水設計問題影響了生態生樣性,突然被打開了地域邊界感,幾乎每天下班或假日行走的區域,除了沿途花草跟流浪貓,原來還有自己沒有細讀的土地與環境的故事。
來自邊界的故事
AI好朋友解釋了邊界:「邊界」的意思主要有兩種:地理上的界線,例如國界或行政區界;以及心理上的界線,指區分自己與他人之間在情緒、責任、行為上的界線。在能力與情緒界線上,幫助個人了解自己的極限,不被他人的需求或情緒所淹沒,進而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關於邊界感,身邊的同仁倒是分享幾個故事:邊界一
28歲的A,因為耳後方長出莫名小腫塊,從不在意到莫名持續腫大的不安,經歷來回醫院檢查與手術,檢測確認良性瘤後,原來掙扎思量是否離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瞬間變得無所畏懼,告別平穩又駕輕就熟的工作,向同仁們揮揮手暫別男友與家人,飛往歐洲打工換宿,給自己嶄新的新開始。因為靠近了健康邊界。
邊界二
26歲的B,一直想在工作中證明自己,積極的企圖心與行動力,無論專案任務大小或是尾牙表演承接,即使超時工作也無怨認份全力以赴,一貫地熱情帶點調皮地性格,任誰都感受到年輕無敵的能量。當一起共事的同仁長期奮力工作過度,身體疲累倒下,後來診斷出血癌,座位空了大半年後,最後沒有等回爽朗笑容,領了天使的職位離開了,讓同仁B警覺到死亡的無常,她說通過了哀傷與沉澱後,遞出了辭呈,聽到數位游牧民族整隊的號角聲已響。因為靠近了自由邊界。
邊界三
32歲的C,申請了8天假說要挑戰一人騎車環島,暫別老公與兩個幼兒。經歷了一場婚姻風暴,從心灰意冷離家到夫妻倆冷靜後,決定再一起走下去,勇敢跨越臨近的憂鬱暗界,在工作與家庭間不停雙向奔波,開始懂得在時間隙縫,擠挪出取悅自己的珍貴時光。她說25歲進入婚姻後,自己的時間都破破碎碎,這回想要在環島旅行中補滿,並歡度32歲生日。出發前雖有種種放不下的理由牽東掛西,從來不曾離開孩子這麼多天,仍鼓勵自己上路,因為靠近了快樂邊界。
同仁們都還很年輕呢,各自找到不同的方式突破邊界感,已達熟齡之姿的我,不僅肉身開始用不同方式警醒肌力需要鍛鍊外,AI科技的快速發展,帶給工作上新的刺激,增進效能的工具五花八門,漸讀到習慣性的自我設限愈發明顯,容易懷疑自己是否做不到,面對新的事物容易躲到安全的自我防護網中。內心微弱的訊號顯示,已靠近信心邊界。
松浦彌太郎在《50歲後我想這樣過》說:為了能夠過得更輕鬆自在,要與科技成為好朋友外,把人生當成專案來做會變得更有趣。想想AI可以無條件接收任何的問題,給予適切的答案與建議〈當然要留意AI幻覺〉,練習輸入與輸出的高速,鍛鍊敏捷的工作效能,確實是很得力的好伙伴。
耐人尋味的生活回甘
AI無法替代自己怎麼活。回看自己,慢慢建築習茶小路,讓感官保持多點柔軟跟敏銳,從甚麼滋味都喝不全,漸漸地喝懂了不同茶裡特有的花果或堅果香不同風味與口感,不定時為自己安排不同課程與活動,拓開了自己的成長邊界,挖掘內在的潛在寶藏,讓生活增了一點耐人尋味的回甘。
書中也提到:當陷入低潮時、想要改變突破自己的框架時、當想在工作中取得成果時、當渴望新的邂逅與機會時,並不需要下定決心徹底改變自己,只要單純地增加日常行動量。只要動起來。
從心靈拼貼的學習中,學著解讀自己心靈拼圖;也在肌力訓練與超慢跑定時運動中,減重輕盈自己,然後在影音強力魅惑下維持一個月3本的讀書量,兼顧家庭生活的大小事,如實過日。駕著一人的生命小舟徐徐搖搖擺擺推進,萬舟千帆,各有自己的航道與地圖,想起在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的《月光,米爾班克習作》(Moonlight, a Study at Millbank)畫作前,倫敦泰晤士河的夜景,月光如此皎美動人,深深被安慰到。
跨越邊界的好風景
當對現況不滿意想到改變,無論是生活中的斷捨離,工作困境還是要減肥健身,甚至歷經病苦治療,身體跟心靈總是要面對一個個邊界,建構鞏固新想法新生活型態與新信念。想跟做之間,都希望有動畫「我獨自升級」男主角這樣威。
今年也開始嚐試投入戲劇與茶的體驗課程設計,黃美雅老師的「漫光枝間」工作室裡,特別設計強化戲劇與生活的連動,以動態引導,讓非戲劇專科的素人可以鬆柔自己的身心,結合靜態的喝茶,體察茶葉轉化成茶的轉折,恰如個人的成長轉變也需要發酵時間等待,以生活戲劇為核心的課程開發,打造一個身心可以安頓的驛站。因為美雅老師的邀請,期待與更多陌生人交集並分享,建立與社會不同的連結感,在信心的邊界上,像是走入未知與驚喜的花園,感受愉悅的芬芳。
期許要健康與快樂緊緊相繫,無論走到人生任一邊界,都是重新連結自己的好時機。越過山丘,即使無人等候,也要勇敢跨界,獨自升級成自己最好的樣子吧。
漫光枝間是一個結合劇場藝術、教育行動與助人工作的跨界創意團隊,由劇場導演、劇場工作者與表達性藝術實踐者組成,長期關注「關係引導力」在各類現場中的應用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