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於無用的戲劇之中:《不可能的邊界》之「簡約詩意」是否發揮其劇場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不可能的邊界》(以下簡稱《不》)的「簡約詩意[1]」是否發揮了其劇場價值?

提亞戈・羅提吉斯在《不》中將砲聲轟鳴的戰爭世界稱作「不可能的邊界」,和平之處則被稱為「可能的邊界」。而「可能性」作為對不同地帶的描繪,或指充滿希望的文明前程,或同時警示著戰爭降至的失序潛能。透過穿梭兩地之間的人道救援者的視角,一系列接二連三的救援故事逐步揭示了面對悲慘世界的無能為力,也削弱了救援者對世界的樂觀積極。在這樣的氛圍下,人道救援者逐漸迎向「救援行動對戰火而言只是杯水車薪,但仍聊勝於無」的現實,接受世界的殘酷似乎也成為了唯一且必然的最終選擇。

​在無可奈何的基調下,導演採用了大量無場面調度的獨白作為敘事策略,結合白色布棚與數條繩覽打造簡單的舞台佈景,試圖以質樸的劇場形式回應戰爭世界的複雜性。並透過揭露田調期間與人道救援者的訪談對話進行導演的自我現身,逐層疊加了對「劇場之於戰爭的無用性」的思考,也間接地為平鋪直敘的戲劇手法進行補充說明。諸如戲劇開頭受訪者明確表達對劇場的乏味,並穿插說明劇場無法完全再現真實世界的殘酷與荒謬;身為人道救援者的受訪者不斷詢問提供的故事是否足夠轟動,以滿足戲劇的可看性;在受訪者與家人的對話中,身處可能地帶的聽眾,總對於人道救援者故事的趣味性感到不滿足的事實。

​儘管大量留白的安排可以被解讀為一種戲劇面對戰爭而回歸本質的決定,可將設計元素化為最簡的敘事策略卻也多少消耗了劇場的潛能。這不僅減少了觀眾與作品產生連結的機會,同時,前半段大量無調度的獨白也使作品趨近置放於劇場的電台節目,從而產生枯燥和乏味的感受。這也令人好奇,當導演已然意識到劇場作為呈現戰爭的媒介的侷限性時,相較於其他更容易保存與散播的數位媒材,為何仍要選擇透過效益相對不高的劇場論述戰爭?或進一步而言,在多數劇場作品只能帶來相對短暫且難以重複體驗的有限前提下,為何導演仍要以簡樸的方式再度表現劇場的無能為力?

​或許當觀者向戲劇形式提出疑問的同時,也成為了作品中對於人道救援者故事感到不耐煩的聽眾。可無法忽視的是,「沒有足夠經驗得以與少互動的演說般的戲劇產生共鳴」,此感受也正如同劇場之於人道救援者的乏味一樣真實。尤其當觀者願意承認自身對「人道精神作為一種普世價值」的愚昧與無知時,除去建立於人心的自發性道德要求外,《不》所刻意與觀者保持的距離也使其難以再提供更多主動走進觀者內心的可能性。因此,尤其對於非菁英的觀者而言,再多的故事散落也可能僅是徒勞無功。

​最後,我想再進一步以國際藝術節的角度來思考。戰爭的普遍性確實顯示了《不》不僅是一個區域性的主題,作品故意不揭示人道救援者的工作地點,也為觀者提供更多聯想的空間。然而,當普遍性成為國際性建構的主要基礎,便容易陷入過於龐大且高尚的情操當中,作品僅從普世人權的價值中與觀者建立聯繫,或許這使作品「國際化」了,卻同時也讓跨國展演與地方脈絡之間的聯繫變得模糊而疏遠,原先想要產生更多詮釋空間的設計也變得無從依恃。因此,作為一名亞洲觀眾,《不》反倒透露出更多的跨洋傳教般的道德輸出氣息,「簡約」的策略更令人難以忽視「人道價值作為一種菁英舶來品」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如果質樸的劇場形式僅是為了在無能為力的基調上反映出劇場的無用並挑戰當代觀眾的耐受性,那麼共鳴的機會便只剩下精英對普世價值缺陷所必然產生的同情,同時也浪費了劇場作為敘事媒介所擁有的獨特潛能。因此,儘管「劇場真的無法還原現場」[2],《不》的敘事策略對我來說仍然是過於簡化對戰爭與心境的描繪,甚至自暴自棄地陷入悲情。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劇場必須要有大量華麗的場面調度與佈景,而是在採用「簡約」的敘事策略中,導演應更深入思考如何製造更多元的共鳴可能,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的戲劇管道。當《不》將人道精神的普世性價值納入戲劇的範疇中,劇場的公共性又該何以被實現?



註腳

  1. 參見國家兩廳院臉書2023TIFA 提亞戈・羅提吉斯✕日內瓦劇院《不可能的邊界》文案宣傳。
  2. 同註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上學好日子的沙龍
145會員
53內容數
由於自學生們不再是少年,,但還是個人(呼應了「先是個人,才是個自學生」?不過很多處境是由於「是個自學生,才是個人」),想想那就將上學好日子當作倉庫,將偶爾寫的劇評文章放到這裡收著,有朝一日有可能在窮途末路之時轉型成藝文工作室吧。備註:倉庫意不在回應「自學生長大後在幹嘛」這類問題,儘管也是事實所以無關回應或不回應,但。。
2024/11/04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Thumbnail
2024/11/04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Thumbnail
2024/11/04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04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04
《LogIN:新南向》是一部結合劇場與走讀的沉浸式體驗作品,觀者透過手機APP進入桃園中壢的商圈,體驗東南亞企業帶來的文化碰撞。作品探討了本地人與東南亞移民之間的關係,並引發觀者對未來繁榮與本土文化衰退的思考。透過選擇與決策,觀者在探索中將影響故事的走向及結局,最終反思在科技及社會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Thumbnail
2024/11/04
《LogIN:新南向》是一部結合劇場與走讀的沉浸式體驗作品,觀者透過手機APP進入桃園中壢的商圈,體驗東南亞企業帶來的文化碰撞。作品探討了本地人與東南亞移民之間的關係,並引發觀者對未來繁榮與本土文化衰退的思考。透過選擇與決策,觀者在探索中將影響故事的走向及結局,最終反思在科技及社會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這不是個大使館》是一部充滿實驗與衝撞感的作品。表演者在舞台上揭露自身立場,觸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大膽挑戰現實,台灣因而在短短兩小時的劇場時空裡頭被歡迎、被承認、被視作一個真正的國家。這也或許是所謂「藝術自由」的實踐,在藝術發生的場域裡頭,思想、言語、表達得以毫無邊際,不受任何限制的束縛。
Thumbnail
《這不是個大使館》是一部充滿實驗與衝撞感的作品。表演者在舞台上揭露自身立場,觸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大膽挑戰現實,台灣因而在短短兩小時的劇場時空裡頭被歡迎、被承認、被視作一個真正的國家。這也或許是所謂「藝術自由」的實踐,在藝術發生的場域裡頭,思想、言語、表達得以毫無邊際,不受任何限制的束縛。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真實到非常可怕,卻無法用不正常來形容,因為導演僅是給出契機,喚醒角色的本性,也就是現實中我們的本性。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及完整版院線影評文章。
Thumbnail
真實到非常可怕,卻無法用不正常來形容,因為導演僅是給出契機,喚醒角色的本性,也就是現實中我們的本性。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及完整版院線影評文章。
Thumbnail
小說<異常>是三幕劇結構的故事,描述了一場異常事件的。故事以多個碎片般的案例展開,並從宗教角度探討了這樣的異常事件引發的衝突。對於說中文的無神之地來說,這可能不是問題,無神之地關心的不是存在的本質,而是權利與利益的分配。
Thumbnail
小說<異常>是三幕劇結構的故事,描述了一場異常事件的。故事以多個碎片般的案例展開,並從宗教角度探討了這樣的異常事件引發的衝突。對於說中文的無神之地來說,這可能不是問題,無神之地關心的不是存在的本質,而是權利與利益的分配。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