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達就在這財報前,顯現出市場的矛盾
輝達(NVIDIA)將在11月19日美股盤後公布最新一季(2025會計年度Q3)財報,
也就是 台灣時間11/20清晨5至6點。
這份財報的重要性,不只是輝達自己的財務成績,更是全球科技股、AI伺服器、半導體產業的風向球。
然而就在財報前夕,市場卻出現罕見而強烈的多空拉鋸。
大戶連環賣:三位市場重量級人物的動作,讓市場不安情緒瞬間升高:
☉Michael Burry(大空頭本人)宣布做空輝達
☉矽谷傳奇Peter Thiel清空53.77萬股輝達
☉日本軟銀賣出3,210萬股,套現58億美元
這些不是普通散戶,而是能左右輿論的大型資金與頭部機構。
他們的集體調節,讓市場忍不住問:「輝達是不是到高點了?」
就在市場情緒悲觀之際,美國銀行分析師Vivek Arya的觀點完全相反,上調輝達未來三年的EPS預估:
◎2025 EPS:4.56 美元
◎2027 EPS:7.02 美元
◎2028 EPS:9.15 美元
這不只是成長,而是「三年近乎翻倍」。
為什麼他這麼樂觀?
因為明年下半年開始,輝達將同時擁有三代最強AI晶片:
◎Blackwell
◎Blackwell Ultra
◎Vera Rubin
能一次覆蓋:
◎大模型訓練
◎推論
◎AI伺服器完整架構
◎軟硬體生態(CUDA)
在目前的產業中,能做到這件事的只有輝達。
因此Arya判斷:
大戶賣股是獲利了結,不是基本面轉弱。
輝達的AI壟斷地位短期完全沒有鬆動。

Polymarket:94%投資人押輝達「再次創新高」
在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預測市場Polymarket上,投資人可以用USDC(美元穩定幣)買賣「事件合約」——類似「押財報會不會擊敗市場預期」的方式。
在NVDA的財報合約中,有高達94%的資金押注:『輝達本季獲利(Non-GAAP EPS)會再次創新高。』這價格不是投票,也不是網友情緒,而是市場願意投入真金白銀買下的「機率」。
換句話說:
94%的市場參與者正在用錢說:輝達財報會爆表。這樣的數字幾乎是預測市場中罕見的「極端一致」。
台股更值得注意的是籌碼:外資大買、投信狂倒貨
輝達財報還沒公布,台股的資金流向已經悄悄出現「方向轉彎」。
11/17
外資:期、現貨同步翻多
☉現貨買超73.35億元
☉終止連續11天賣超
☉台指期空單稍減為31,526口
投信:大砍86.13億元
集中賣超:
☉台積電
☉緯創
☉日月光
☉廣達
自營商賣超146.99億元,
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多達159.77億元。
投信在避高基期電子的風險。
電子高基期震盪時,留意非電子族群悄悄變成主角
隨著電子股升多拉回、基期偏高,市場開始往基期低、落底、旺季即將到來的傳產與非電子尋找投資機會。第四季一向是集團作帳旺季,尤其塑膠(台塑系: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紡織(儒鴻1476、聚陽1477、遠東新1402)等長期被低估的傳產族群,更容易成為年底法人拉抬的焦點。
這些族群同時具有:
☉前期跌深
☉庫存落底
☉基期低
☉旺季將至
☉法人年底點火動能
反而成為台股短線最漂亮的風險報酬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