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非理性才有繁榮?

有時候會看到大批人潮花時間排隊,為了特定名店餐點,或為了限量款服飾,想想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似乎不太符合效益,但這又是既存事實,存在即有其道理。

 

如果就理性數據評估,創業的成功機率很低,但仍有無數創業者前仆後繼的嘗試;這是理性的選擇?創業或投資者之所以如此選擇,一定是看到(或只是想像的預期)樂觀的前景,假設成功會具有相當的報酬,於是自認為可以是那少數的成功者;如果心裡惦記的是理性的數據:高失敗率的現實,恐怕就不容易走入創業的路。

 

常見的股市投資說法是要買低本益比、低淨值比,或是要在眾人恐懼時貪婪,大家忙著逃離股市時才有低價股票可撿,藉理性評估以避開投資風險,不過,實際上有些表現很好的股票都具有高本益比、高淨值比,或甚至有些企業還看不到實際的獲利,股價卻漲到天上去了,漲得越多越受歡迎,一點都不符合理性數據評估的價格。

 

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1996年12月提出非理性繁榮的說法,3年之後的網路科技泡沫才破滅,非理性的市場才有繁榮?這種情況下若是理性的評估,覺得非理性繁榮狀態下的投資風險太高,會眼睜睜的旁觀著市場的繁榮,是可以避開非理性泡沫的風險,卻也無緣參與或享受其過程的繁榮。

 

理性行事應是社會普遍的準則,但上述卻又顯示理性似乎還不足以解釋真實情況。

 

從商業型態,企業營運,股市,金融市場,雖具有依照理性運作的特性,但還有一些理性之外的因素,不是數據評估或優劣勢分析可以解決的,這些是人性,除了理性之外,還有社會性、創造力、想像力、情緒、藝術能力等。

 

未知的未來是人想像創造出來的,偉大的創業家或企業的創新與創造力,通常可以有某種程度改變人的生活型態或社會樣貌,股市在特定時間內所反映的,也是這樣的想像與期待(當然也有可能是被刻意營造炒作出來),股價自然也不符合理性數據所評估的價格,而是呈現想像力所創造的價格,當市場呈現非理性繁榮的時候,保持理性反而與財富無緣。

 

除了理性,還有人性,甚至更多時候是人性的創造力、想像力、情緒等主宰商業與股市等領域,才有許多理性還不足以解釋的情況。

 

商業與股市是所有人的組合,即使每個人都只偏離一點點理性,任由人性的想像發展,整體加總起來就創造出極大的非理性現象,因而常見一窩蜂的商業熱潮,經濟與股市的泡沫等現象,但這是不好的嗎?這對整體社會與經濟是有傷害的?不一定!最初的經濟泡沫說法是來自於啤酒泡沫的比喻,表面價格遠超過實質價值的現象,可是沒有泡沫的啤酒就失去了他的味道,適當的泡沫才好喝;商業社會的創新創造力源頭都來自於人性,只是最終必須透過理性的實踐才足以影響社會生活型態。

 

股市的上漲過程常有一種現象:很多人覺得景氣不好,漲勢難持久,或是覺得股價太貴,投資風險太高,眼睜睜看著越漲越高而扼腕,像是近期的台股號稱是最無感的萬點行情。

 

一般經驗是在某個階段,理性反而賺不到股市的財富,這是因為股市裡還有理性以外的因素,只是最後若忘了理性判斷而不能適時退場,後果更慘烈;投資的機會與風險要能夠拿捏得恰到好處,適時跟著市場瘋狂,又要能適當冷靜判斷,是股市的高階藝術;這裡宣揚的是理性邏輯,但仍需觀照人性,觀察市場心理與情緒,對股市才有較好的理解。

 

源頭可以是人性因素,最終則須回歸理性邏輯,要維持理性,卻不被理性綁架而失去人性,這不只是股市投資,更是人生的修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