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開始談家庭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日本在前些年在中小學課程裡,在智育體育等傳統教育目標中,加入了「食育」,除了有健康的飲食知識之外,從認識食物開始,找到自己跟土地與環境的關係,更可以從食物的烹調中,建立溫暖的親子時光。

近年台灣有些縣市也開始嘗試編訂有關食育的教材,坊間有些幼教機構或民間團體也開了一些讓孩子學烹飪的課程,看到才三、五歲的孩子,居然可以那麼認真且慎重的在廚房工作,不只是洗碗擦桌子,還能切菜煮飯,真是跌破大家眼鏡,也顛覆了長期以來家長將廚房視為禁區的想像。

飲食教育在這個時代真的很有必要,當然,不見得要教孩子煮飯,但是會辨識什麼是垃圾食物,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一直被許多大人疏忽。

raw-image

其實,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是父母責無旁貸且無法逃避的責任。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在生存演化的競爭上,一定會跟著媽媽的飲食習慣的。生物一出生,面對陌生且充滿危機的世界,不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東西不能吃,所以媽媽最初餵養的食物,會形成孩子一輩子最信任的食物來源。(這也是為什麼外來種生物往往沒有天敵的原因。因為當地其他物種的媽媽並沒有教牠們這個物種可以吃,牠們就不會去吃這從來沒吃過的外來種。)

因此,當我們責備孩子喜歡吃垃圾食物時,就要先檢視一下自己平日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跟其他生活習慣的養成一樣,當自己無法做到時,絕不可能單方面要求孩子必須如何如何,因為孩子是照著我們所做的學,而不是照著我們所說的去做。

如果可能的話,儘可能自己在家裡烹調。或許有人說,父母親兩人都要上班,下班後都累得要命,哪有精神再自己煮?只能在外面吃,或是買現成的食物回家吃。其實我們家也是夫妻兩人都在上班,只因為覺得飲食健康很重要,所以寧可累一點或晚一點吃,也要在家裡自己煮。通常孩子下課回家,若是肚子餓,會先吃點水果或麵包,然後就寫作業,一邊等媽媽煮晚飯。八點左右晚飯煮好了,孩子的功課大概也做完了,全家人就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或討論。

「吃」是人類最基本的天性,飲食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動力呢!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就曾這麼說,食物是世界史裡最重要的課題,發明烹飪,因此發展出共同進食的社群,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分水嶺,然後隨著飲食的複雜與儀式化,吃東西對人類已經不再只是為了活下去,而有了文化的意涵,然後畜牧的發展,從狩獵的生產,再來農業的發明,更是人類文明進展的里程碑,直到近代飲食工業化,食物大量製造與長途運輸,更與現今的環境、生態以及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上市場,讓孩子看到蘿蔔是怎麼從土壤裡挖出來,小黃瓜又是如何長大,甚至豬或雞,是飼養在什麼樣的環境,瞭解我們吃下的每一口食物,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以及應負的責任。

raw-image

日本人至今在吃東西之前,都會合掌說出一句感謝的話,那是對讓我們可以活下來,而奉獻出生命的動植物誠摯地感謝,「我領受您的生命了!」這種感恩的心情,其實也是人生幸福感最大來源。

同時,每個人小時候吃媽媽手煮的飯菜,更是一輩子幸福難忘的滋味,食物擁有讓全家人共享美好人生的力量,即使媽媽煮的飯菜很簡單,遠遠比不上外面餐館的豐富,可是我們真正感受到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整個用餐的氛圍。

當然,如果孩子從小就能與媽媽一起煮飯,那更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幸福滋味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覺得在家吃飯最重要的禮儀沒有別的,就是好好尊敬家裡那位負責煮飯的人。那要如何顯示你的尊重呢?以下幾點,學校沒教、媽媽沒教、爸爸當然也沒教,是我自己從小時候當個只知道吃的廢物,到長大成為那個吃力不討好的食物掌門人,這一路走來悟出的道理。
Thumbnail
我覺得在家吃飯最重要的禮儀沒有別的,就是好好尊敬家裡那位負責煮飯的人。那要如何顯示你的尊重呢?以下幾點,學校沒教、媽媽沒教、爸爸當然也沒教,是我自己從小時候當個只知道吃的廢物,到長大成為那個吃力不討好的食物掌門人,這一路走來悟出的道理。
Thumbnail
這是一本太神奇的書了! 作者顛覆了長期以來家長們的想像,二三歲的小小孩居然可以那麼認真且慎重的在廚房裡工作,不只是洗碗擦桌子,還能切菜煮飯,真的是跌破大家眼鏡。 這也是一本太令人感動的書了! 當我們相信孩子,並且讓他們承擔責任,孩子的表現真的令人感動,而且與孩子一起在廚房準備著餐點時,也是親子互動最
Thumbnail
這是一本太神奇的書了! 作者顛覆了長期以來家長們的想像,二三歲的小小孩居然可以那麼認真且慎重的在廚房裡工作,不只是洗碗擦桌子,還能切菜煮飯,真的是跌破大家眼鏡。 這也是一本太令人感動的書了! 當我們相信孩子,並且讓他們承擔責任,孩子的表現真的令人感動,而且與孩子一起在廚房準備著餐點時,也是親子互動最
Thumbnail
讓孩子不輸在起跑點,這句口號亙古不變,除了將孩子送往才藝班、補習班、安親班學習,其實家長自己,就是教導叢林生存最好的導師。 人類最早沒有統一版本的「教科書」,一切關乎生存的知識與本領,都是從大自然觀察與真實經驗而來。 當孩子走出教室,趁機帶他走進廚房
Thumbnail
讓孩子不輸在起跑點,這句口號亙古不變,除了將孩子送往才藝班、補習班、安親班學習,其實家長自己,就是教導叢林生存最好的導師。 人類最早沒有統一版本的「教科書」,一切關乎生存的知識與本領,都是從大自然觀察與真實經驗而來。 當孩子走出教室,趁機帶他走進廚房
Thumbnail
直升機父母現象 早餐店被餵食的小孩 被全方位照顧的國小高年級生 聽爸媽話的社會新鮮人 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生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對生活的掌控感是安心的來源 自我價值感是來自於生活之中
Thumbnail
直升機父母現象 早餐店被餵食的小孩 被全方位照顧的國小高年級生 聽爸媽話的社會新鮮人 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生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對生活的掌控感是安心的來源 自我價值感是來自於生活之中
Thumbnail
台灣食品營養界的先驅,白小良博士寫的「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在書中,建議了幾項給父母親的飲食指南: 1每天至少一次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準備一餐飲食。 2每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參與餐點的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星期一的午餐盒)。 3每兩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前往市場共同採購新鮮食材。 4 增加進餐樂趣。
Thumbnail
台灣食品營養界的先驅,白小良博士寫的「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在書中,建議了幾項給父母親的飲食指南: 1每天至少一次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準備一餐飲食。 2每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參與餐點的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星期一的午餐盒)。 3每兩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前往市場共同採購新鮮食材。 4 增加進餐樂趣。
Thumbnail
 假日到朋友家聊天,時近中午,從廚房傳來一陣聲響後,他們正在大學讀理工科系的兒子居然端出了好幾道看起來頗費工夫的菜餚。  訝異之餘不免追問,這個一般人眼中的理工宅男,如何學會這些有點難度的菜色,他有點得意的說:「這是高中的寒假作業,之後每到過年就會跟奶奶學個一道兩道的。」  原來建國中學高一的寒假作
Thumbnail
 假日到朋友家聊天,時近中午,從廚房傳來一陣聲響後,他們正在大學讀理工科系的兒子居然端出了好幾道看起來頗費工夫的菜餚。  訝異之餘不免追問,這個一般人眼中的理工宅男,如何學會這些有點難度的菜色,他有點得意的說:「這是高中的寒假作業,之後每到過年就會跟奶奶學個一道兩道的。」  原來建國中學高一的寒假作
Thumbnail
要求孩子以愛為名把飯吃光光; 不如教導:請你在合理範圍內(營養、經濟)與大人討論 你想吃什麼?你能吃什麼?
Thumbnail
要求孩子以愛為名把飯吃光光; 不如教導:請你在合理範圍內(營養、經濟)與大人討論 你想吃什麼?你能吃什麼?
Thumbnail
我們家對於小孩教養方針的終極大目標,是小孩國中之後就可以放生他。從自己吃飯、自己去廁所大小便、自己洗澡等等生活自理能力,到能夠自主學習,一路到自主賺大錢,要怎麼樣又讓孩子盡快長大、又不強迫孩子盡快長大,就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Thumbnail
我們家對於小孩教養方針的終極大目標,是小孩國中之後就可以放生他。從自己吃飯、自己去廁所大小便、自己洗澡等等生活自理能力,到能夠自主學習,一路到自主賺大錢,要怎麼樣又讓孩子盡快長大、又不強迫孩子盡快長大,就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Thumbnail
我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但是他們還是希望媽媽幫忙準備午餐,有時候媽媽太忙時, 當我們吃一頓用心煮出來的飯菜時,會湧現幸福的感覺 他們也一定親自下廚,因為從小吃自己帶的簡單午餐,他們早已不習慣太油膩且口味太重的外食,雖然台灣小攤子的食物真的是又便宜又好吃。  有的時候問問周邊的朋友,家裏
Thumbnail
我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但是他們還是希望媽媽幫忙準備午餐,有時候媽媽太忙時, 當我們吃一頓用心煮出來的飯菜時,會湧現幸福的感覺 他們也一定親自下廚,因為從小吃自己帶的簡單午餐,他們早已不習慣太油膩且口味太重的外食,雖然台灣小攤子的食物真的是又便宜又好吃。  有的時候問問周邊的朋友,家裏
Thumbnail
現在學校提供營養午餐,我們也期待在教育目標中加入「食育」,有些縣市也開始嘗試編訂有關食育的教材,但媽媽能夠在家裡自己煮東西,自己做飲食教育,當然是最理想的。這本《媽媽,今天吃什麼?》提供飲食教育的建議,也附有容易上手的食譜,提供參考。
Thumbnail
現在學校提供營養午餐,我們也期待在教育目標中加入「食育」,有些縣市也開始嘗試編訂有關食育的教材,但媽媽能夠在家裡自己煮東西,自己做飲食教育,當然是最理想的。這本《媽媽,今天吃什麼?》提供飲食教育的建議,也附有容易上手的食譜,提供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