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
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貿易備忘錄,宣佈對一系列中國貨物徵收進口稅,每年稅額約600億美元,以懲罰中國對美國的不正當貿易行為。備忘錄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應該在15日內公佈正式清單及關稅。此清單將在隨後30天交由公眾討論,隨後才會生效實施。
這等於是向中國宣戰。雖然這一項貿易制裁最終生效實施還存在變數,但已經拉弓搭箭,瞄準了中國。基於「301調查」結果的這份貿易備忘錄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已經轉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針對中國的崛起和不遵守自由貿易規則,美國吃盡了苦頭。兩國的貿易順差長期居高不下,中國強迫投資中國的美國公司轉讓技術,國內市場不按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如期開放,等等。
特朗普上臺後,提出要反思和改變美國長期以來的對華政策。2017年底的美國發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過去幾十年裡,美國對華政策都是基於一種理念,即支持中國崛起和納入戰後國際秩序,將使中國實現自由化。但與美國的願望相反,中國以犧牲別國主權為代價來擴張自己的實力。中國在世界上傳播以腐敗和內部監控為特徵的專制體系,並且正在建設僅次於美國的強大軍隊」。
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研究和分析副總裁沃克爾也說,「冷戰後,有一種假說占了上風:如果國家間相互融合、彼此接納、相互依賴,各國都會受益。威權大國會緩慢地自由化、民主化。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今天的中國不僅沒有走向民主自由,相反,這個政權所做的是那些專家們二三十年前做夢都想不到的。事實證明這一假說錯了。」
在今年1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處提交給國會的年度報告中,特朗普政府更是明確表示,「很明顯,美國支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條件是錯誤的,它未能有效地保證中國擁抱一個更開放、更具市場導向的貿易機制。」「現在WTO的規則不足以遏止中國扭曲市場的行為已經是很清楚的事了。」
不少觀察和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士支持這一說法。那麼,從美國利益出發,美國支持中國加入WTO真的錯了嗎?我認為不能說美國支持中國加入WTO錯了,只能說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單一文明體,且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體量的巨大,使得其內部的相互影響大於外部的影響。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更有說服力。但如果中國未能加入WTO,情況將更糟糕。
雖然中國加入WTO未能讓中國更自由化,但也讓中國無法再退縮到封閉狀態了。而封閉的中國對美國及全球秩序是更大的威脅。中國雖然現今對美國仍然抱有敵意,但也存在著巨大的依賴,因而不會走向與美國全面對抗。而一個封閉的中國則可能與美國處於全面對抗。
假設中國未能加入世貿組織,它與美國及世界經濟的聯繫這沒有現在這麼深廣,但也會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在2001年加入世貿之前的90年代,中國的年經濟增長率維持7%左右水準,加入後在2002至2011的10年間,年增長率維持在9.08%-14.16%之間,然後在2012年下降到7%左右的水準。這大致能說明,如果未能加入世貿組織,中國也能一直維持7%的年增長率。以此推算,2017年中國的GDP約是30萬億人民幣,而2017年公佈的GDP為82.7萬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約為4.6萬億,僅次於日本的4.8萬億美元,高於德國的3.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三。如果這樣一個經濟體採取與美國全面對抗,那對美國是更大的戰略錯誤。
中國政府現在的合法性建立在經濟發展和強國之上,而這離不開對外開放。出口和技術引進是保持中國經濟增長的必要前提。目前,中國修憲廢除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在政治上進一步集權,加強社會控制,表明政治上在後退;但在經濟上仍然會保留一定的市場活力和開放,積極參與和擴大國際市場,有限地對外開放國內市場。也正是中國經濟對美國的高度依賴才使得美國的貿易制裁成為了與中國要價的重要籌碼。而如果中國未能加入WTO,就不會對美國產生這麼大的依賴,從而貿易制裁的份量也沒有這麼重。
中國在政治上倒退和經濟上開放之間會產生很大的張力,很難長久維持下去。這就如「大劈叉」,一條腿往後,一條腿向前,是高難度動作,難以長期保持這一姿態。如果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能迫使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中國就更難維持政治倒退與經濟開放之間的平衡,而不得不在政治上更加自由,以適應現在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並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成為規則的維護者而不是破壞者。
總之,中國加入WTO,雖然未能在一定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還是更有利於中國融入世界體系。
2018年4月5日